AA制的婚姻,根本没打算白头偕老?

2024-02-20 07:39妙黛
伴侣 2024年1期
关键词:AA制金钱夫妻

妙黛

前不久,在我们一篇关于“恋爱婚姻都要谈钱”的文章下面,收到了很多读者的留言。有赞同AA制婚姻的,也有反对AA制婚姻的。

有一位网友说,自己和丈夫多年来都是各花各的钱,两个人都有记账的习惯,到了月底统计家庭开销,然后一个人出一半的钱。

她和丈夫觉得这样挺好的,因为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一笔笔开销,他们看到了家庭是如何运行的,也都愿意去承担相应的责任。

像他们这样,用金钱作为桥梁,用金钱衡量责任,两个人都觉得很好,就是一种成功的婚姻模式。

但更多的,是女性在AA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助。

一位网友说,多年的AA制生活让她明白,所谓的AA,就是她的钱是家庭的钱,丈夫的钱是自己的钱。

她一年收入20万元,却连一次美容都舍不得做,因为家庭开销太大了。

丈夫一年只给她8万元作为家庭开销。当她提出自己一年负担了二十多万元的开销时,丈夫却说她把她个人的花销也算在了里面。

两个人吵了一架之后,各自列了一下自己的消费单。结果发现,丈夫一年有15万元都花在了他自己身上。

丈夫如此富养自己,如此牢牢守住“他的钱”,而她明明收入更高,却连美容都做不起,而且也从未收到过丈夫的任何礼物。

AA制,这个看似平等简洁的方案,已悄然成为现代伴侣关系的一部分。

这不仅是分摊账单,更是一场关于独立与平等的心灵博弈。

心理学的视角下,AA制不只是财务上的划分,它是对自我价值、权力平衡的追求,是对现代爱情中平等与公正渴望的体现。

在性别平等渐成共识的时代,它象征着一种尝试,一种在亲密关系中探求权力平衡的尝试。

然而,情感的江湖里,AA制也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划清界限的同时,可能无形中也拉远了心与心的距离,侵蚀了婚姻中的甜蜜。

当两个人决定在婚姻中走上AA制这条路时,他们不仅仅是在分担账单,也是在做着一次深刻的心灵交易。

这种财务上的独立性,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谜题,揭示着对自主、控制、认可的渴望。

當一个人能够独立承担自己的费用时,他们在无声中增强了自我价值感,仿佛在说:“看,我有能力,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被视为个体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来源。

敢于选择AA制的夫妻,尤其是女性,内心一定是比较强大的。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她主动提出AA制的模式,因为她觉得,女性伸手要钱这个动作是不独立的表现。

既然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那就不靠别人。

在AA制下,个人自信往往得到加强。这种安排使得个体感到自己在经济上不依赖于他人,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感和自尊心。

在一段关系中,当两人都感到自己是独立且有能力的,这种感觉可以促进双方互相尊重。

在财务上的平等分担,象征着双方在关系中权力的平衡。这种平衡对于建立一个健康、基于相互尊重的伴侣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这背后的心理动力并非总是表面那么简单,而是有很多理想化的因素。

就像我那位“不伸手要钱”的女性朋友,经济独立到了接近财务自由的地步。

而对于我们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女性,月薪在3000元左右挣扎的时候,再提起AA制,恐怕得到的不是自主权,而是窘迫感,和不被重视的感觉。

在追求独立与自主的同时,我们可能在无意识中也在展示对依赖的恐惧、对失去控制的焦虑。

这些深层的心理原因,成为婚姻中AA制这一财务模式的复杂背景。

AA制说到底,保护与争夺的不是钱,而是权力、控制感和爱。

在某些情况下,AA制可能无形中增加了夫妻间的心理距离。

当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财务责任时,可能会逐渐减少一个共同规划和分享的机会。

这种分割可能导致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减弱,夫妻双方在心理上感到更加独立,却也可能更加孤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AA制的婚姻幸福吗?大家觉得呢?

有一位网友直截了当地回答:不幸福。

结婚之初,她也觉得没什么,丈夫不主动给钱,她也不好意思要,怕被看轻。这也反应了很多女性真实的心理。

两个人也没有什么协议,就默默地形成了这种模式。

但是随着怀孕生子,一切都变了。

孕检的钱、孕妇营养品的钱,都是她自己支付,就连生孩子住院的钱,也是她自己掏的。

这些加起来可能并没有多少钱,但是这带来的影响是,丈夫认为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依然是吃喝玩乐,自己挣钱自己花。

虽然AA制在财务上看似公平,但它在情感上可能并不总是如此。

AA制可能反映了女性深层的恐惧——恐惧过度依赖他人会导致自我丧失,或者恐惧失去独立性会让自己变得脆弱。

女性往往害怕“花男人的钱”会显得自己是弱势的,是依赖他人的。但是,夫妻之间如果连这种依赖都没有,那感情靠什么维系?

当一方在情感上需要更多的支持时,这种严格的财务分割可能会让他们感到被忽视或不被理解。

特别是在一方面临困难,如失业、怀孕或其他生活挑战时,AA制可能会导致一方心理上的不平衡感。

AA制只讨论了钱,却无法划分情感、付出和责任。

AA制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各花各的钱。毕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己孝敬自己父母,自己名下也有自己的房子,他们觉得钱分开花是好的。

在家庭责任方面,女性朋友也都能直接要求丈夫承担属于她的那部分。

过年过节,索要礼物和红包,也算是一种浪漫,家庭有大额开销的时候,两个人也会商量。

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夫妻。

尤其当婚姻中一方的收入显著低于另一方时,AA制可能导致权力关系的不平衡。

经济上的不平等可能会在无意识中转化为情感和决策上的不平等。

较低收入的伴侣可能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发言权减少,或者在做出重要决策时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

在婚姻中实行AA制时,如何在尊重与平等的同时保持自洽,既符合个人心理需求又维护婚姻和谐,成为了一个微妙且关键的问题。

实现这一平衡,不仅意味着各自承担各自的费用,更意味着尊重对方的消费选择。

在这种尊重的基础上,双方可以避免因金钱观念不同而产生矛盾和不满。

第一,平等的基础上寻找共识。

平等并不意味着一切机械地对半分,而是要基于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寻找共识。

例如,如果一方的经济能力暂时较弱,另一方可以在保持基本平等的前提下,适度承担更多的共同费用。

这种灵活的调整,反映了对婚姻关系深层次的理解和关心。

第二,共享的乐趣与责任。

尽管在某些方面保持独立,夫妻双方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实现共享,如共同规划未来的投资或家庭支出。

这种共享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它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伙伴感和团队精神,同时也为婚姻带来共同的目标和乐趣。

第三,情感的连接与财务的独立。

在保持财务独立的同时,夫妻双方需要在情感上更加主动和深入地连接。

这包括经常性的沟通、共同的休閑活动、互相的支持和理解。

金钱的独立不应成为情感疏远的借口,反而应成为更深层次情感交流的基础。

第四,避免金钱问题变成权力斗争

在处理财务问题时,夫妻双方需要避免将金钱问题变成一种权力斗争的工具。

这需要双方都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够了解对方的经济状态、尊重对方的心理需求,避免因金钱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矛盾。

责编/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

猜你喜欢
AA制金钱夫妻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比金钱更值钱的
二则
婚姻黑洞:AA制&无性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AA制
去餐厅的必备口语:“请客”和“AA制”
金钱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