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我演《雷雨》

2024-02-20 02:00冉启蕾
红岩春秋 2024年1期
关键词:周萍涪陵舞剧

冉启蕾

不久前,我从央视第九频道的节目中,得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复排话剧《雷雨》。这则消息让我追忆起当年在舞台上扮演周萍时的情景。

我在大山深处当知青时,曾在煤油灯下偷偷读过曹禺的剧集,对《北京人》《日出》和《雷雨》都非常熟悉和喜爱。就读师范学校时,我还邀约几名话剧发烧友排练、演出过《雷雨》的小片断。1982年调到涪陵工作后,我常和涪陵文艺界的老师们在一起探讨舞台艺术,也常谈论起《雷雨》。

1983年初冬,涪陵要举行春节晚会。策划晚会时,导演组希望编导之一孟少伟能推出一个有内涵、形式新颖的节目。

一个寒风呼啸的晚上,孟少伟召集我们几个好友,围在一桌小火锅前,边吃边研究节目。我突发奇想,建议把《雷雨》的片段搬上舞台,而且同时用话剧和舞剧来呈现。这个大胆的设想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经过几天的筹备,孟少伟在涪陵各单位精心挑选了几名主要演员,舞剧部分的周萍由我扮演。由于大家工作都很忙,排练只能在晚上进行。但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常常下班后饿着肚子准时赶到排练场,排练到深夜也毫无怨言。

那时我离开歌舞团已好几年了,由于没有堅持基础训练,基本功薄弱了许多,许多动作完成起来有些难度,孟少伟也只能根据我的舞蹈水平和完成情况不断修改动作。尽管如此,大家仍公认我在剧中的表现是最到位的。

排练期间,父母从丰都到涪陵来看我。他们看了我的排练后给出建议:不能为跳舞而跳舞,更不要炫舞技,要认真吃透角色,用肢体语言表现出周萍的复杂心理。父母在学校教书时也是文艺骨干,对《雷雨》的剧情了如指掌。我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以周萍的内心为切入点,去塑造他的特殊形象。

整台舞剧从音乐剪辑、舞美设计,到服装制作、舞台调度以及动作设计,几乎都是由孟少伟和我两个人完成的。

演出前几天,我在完成一个托举动作时突然扭了腰,顿时站立不稳,疼痛难忍。这可吓坏了我和剧组的所有人。做按摩和针炙虽然使疼痛减轻了些,但我仍然不能跳舞,每晚只能到排练场忍着伤痛走走调度。我生怕掉队,失去扮演周萍的机会。

演出当天,我腰上贴着膏药,缠着宽宽的腰带,决定忍痛登台。追光灯下,我与扮演繁漪的演员随着剧情的推进,在话剧的道白和音乐声中全神贯注地完成了一系列大跳、旋转、托举等动作,完全忘记了疼痛。

演出相当成功,成为整台晚会的亮点。直到演出完成后,我才感到腰部的疼痛。

一位在北京文化部门工作的涪陵籍老师感慨:“万万没想到,在涪陵这样一个小小的城市,居然还有人踫触曹禺的名著,而且还将话剧和舞剧融合得如此完美,更没想到的是由半专业的业余演员完成的,太了不起了。”

前不久,涪陵话剧社又准备将《雷雨》的几个片断进行复排,在适当的场合演出。我暗暗想:我也争取在其中演个角色。不过,依我现在的年龄和体形,绝不可能再演周萍了,最多只能扮演周朴圆或者鲁贵。虽然青春不再有,但我的激情依然在。

编辑/王尧

猜你喜欢
周萍涪陵舞剧
百科全书舞剧
涪陵榨菜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永远创新的涪陵页岩气公司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舞剧《瑞鹤图》剧照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舞剧《红高梁》——一种对于生命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