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柔性复合路面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

2024-02-20 11:30陈松灵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2期
关键词:层底剪应力主应力

陈松灵

(江苏省科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4002)

1 引言

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是新型路面形式。相较于传统沥青路面,半柔性基层混合料孔隙率较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密实性,且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可以有效抵抗车辙,同时具有较好的低温抗裂性。因此,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逐步成为我国高速公路的重要路面形式[1]。本文基于具体工程项目,通过ABAQUS 有限元软件分析半柔性基层模量分别为500 MPa、700 MPa、900 MPa、1 100 MPa、1 200 MPa、1 500 MP,厚度分别为20 cm、22 cm、24 cm、26 cm、28 cm、30 cm 时,对层底应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半柔性基层的最佳模量和厚度,并研究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施工工艺[2]。

2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为双向8 车道,机动车道宽3.75 m。原路面结构总厚度90 cm,沥青上面层为4 cm 厚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为6 cm 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8 cm 厚沥青混凝土,基层为厚20 cm 的水泥稳定碎石和20~30 cm 的半柔性基层,底基层为厚28 cm 的碎石石灰土[3]。

3 半柔性复合路面设计

3.1 建立路面结构模型

半柔性复合路面基层厚度与模量对其路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厚度与模量较小时会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寿命,而厚度与模量较大时会导致施工周期与工程成本增大,因此,需要合理设计半柔性复合路面基层厚度与模量。

3.1.1 模型尺寸与网格划分

构建三维沥青路面结构模型,为反映基层厚度及模量对路面结构应力的影响,采用一定长度的单车道路面结构模型,其尺寸为长5 m、宽3.75 m、厚0.9 m,沥青上面层厚度为4 cm、中面层厚度为6 cm、下面层厚度为8 cm。水稳基层厚20 cm,石灰碎石底基层厚28 cm。为确定最佳半柔性复合路面基层厚度与模量,本文模量设计范围为500~1 500 MPa,厚度设计范围为20~30 cm。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时,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结构网格类型采用C3D8R,并对模型结构进行网格化加密处理[4]。

3.1.2 荷载作用面积

本文采用双圆均布荷载模拟BZZ-100 标准轴载,轮胎对地压强为0.7 MPa,荷载矩形尺寸为18.4 cm×19.2 cm,两轮间距为13.6 cm,荷载作用面积如图1 所示。

图1 荷载作用面积

3.1.3 边界条件

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土基底面边界条件为:U1=U2=U3=UR1=UR2=UR3=0;路面行车方向及道路两侧边界条件为:U1=U2=U3=UR1=UR2=UR3=0。其中,U1、U2、U3表示沿路面行车道方向、垂直于行车道方向以及沿路面厚度方向的位移;UR1、UR2、UR3表示这3 个方向的旋转自由度,当U1=U2=U3=UR1=UR2=UR3=0 时,表示约束路面结构所有自由度。

3.2 半柔性基层模量变化对沥青下面层层底应力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半柔性基层模量对沥青下面层层底应力的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拟基层模量分别为500 MPa、700 MPa、900 MPa、1 100 MPa、1 200 MPa、1 500 MPa 时,计算沥青下面层层底等效应力、最大主应力及剪应力。

半柔性基层模量从500 MPa 增加到1 500 MPa,沥青下面层层底等效应力、最大主应力及剪应力有限元模拟结果见表1,半柔性基层模量与应力关系如图2 所示。

表1 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结构模拟结果MPa

图2 半柔性基层模量与应力关系图

由图2 可知,沥青下面层层底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与最大剪应力随基层模量的增大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基层模量从500 MPa 增加到1 500 MPa 时,层底最大主应力从0.374 MPa 减小到0.251 MPa,最大主应力减小率为32.89%;层底等效应力从0.484 MPa 减小到0.194 MPa,等效应力减小率为59.92%;层底最大剪应力从0.514 MPa 减小到0.294 MPa,最大剪应力减小率为42.80%。并对层底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与最大剪应力进行线性拟合,最大主应力:y=-1.21x+0.425、R2=0.915;最大剪应力:y=-2.436x+0.634、R2=0.838;等效应力:y=-2.873x+0.578、R2=0.715,其中,x 为基层模量;y 为应力值,R2为拟合度。层底最大主应力、最大剪应力与基层模量具有较大的线性关系,而等效应力随基层模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基层模量从500 MPa 增加到1 100 MPa 时,等效应力减小率为55.79%,基层模量从1 100 MPa 增加到1 500 MPa时,等效应力减小率为9.35%,等效应力减小率较前者大幅度降低,不能只通过增加半柔性基层模量减小层底应力。因此,该项目将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基层最佳模量控制在1 100 MPa。

3.3 半柔性基层厚度变化对沥青下面层层底应力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半柔性基层厚度对沥青下面层层底应力的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基层厚度分别为20 cm、22 cm、24 cm、26 cm、28 cm、30 cm 时,沥青下面层的层底等效应力、最大主应力及剪应力。

半柔性基层厚度从20 cm 增加到30 cm 时,沥青下面层层底等效应力、最大主应力及剪应力有限元模拟结果见表2,半柔性基层模量与应力关系如图3 所示。

表2 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结构模拟结果

图3 半柔性基层厚度与应力关系图

由图3 可知,沥青下面层层底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与最大剪应力随基层模量增大呈先减小后稳定的趋势。当基层厚度从20 cm 增加到30 cm 时,层底最大主应力从0.25 MPa 减小到0.08 MPa,最大主应力减小率为68.1%;层底等效应力从0.456 MPa 减小到0.184 MPa,等效应力减小率为59.65%;层底最大剪应力从0.556 MPa 减小到0.278 MPa,最大剪应力减小率为45.06%。并对层底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与最大剪应力进行线性拟合,最大主应力:y=-0.021x+0.311、R2=0.891;最大剪应力:y=-0.026x+0.637、R2=0.826;等效应力:y=-0.026x+0.525、R2=0.705,其中,x 为基层厚度;y 为应力值;R2为拟合度。

半柔性基层厚度从20 cm 增加到26 cm 时,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最大剪应力分别减小到54.8%、58.77%、33.99%;厚度从26 cm 增加到30 cm 时,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最大剪应力分别减小到29.2%、2.13%、16.77%,下降幅度较前者变化平缓,说明厚度增加对层底荷载应力有分散作用,但并不是厚度越大效果越明显,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厚度越大效果越明显。因此,项目将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基层最佳厚度控制在26 cm。

4 半柔性复合路面施工

4.1 拌和

半柔性复合沥青路面混合料采用间隙式拌和机,由于半柔性基层混合料孔隙率较大,因此,拌和温度控制较难,需要严格把控设备温度,半柔性基层混合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90~200 ℃;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70 ℃,出料温度控制在160~180 ℃。半柔性基层混合料拌和时间控制在2~3 min。

4.2 运输

由于半柔性基层混合料孔隙率较大,运输过程中散热较快,因此,运输过程中需要对混合料做好保温工作,宜采用40 t的自卸车进行运输,自卸车厢内壁需要均匀涂抹一层隔离剂,并保持车厢清洁。混合料需要分3 次装料,避免粗细集料离析。装料完成后,采用保温布覆盖在自卸车保温处理,若温度较低,需要增加保温布的层数。运输车行驶过程中,速度不宜超过20 km/h,并且应防止急刹车、急转弯等问题。

4.3 摊铺与碾压

半柔性基层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摊铺温度应控制在160~170 ℃。摊铺时采用两2 台大型摊铺机作业,以减小混合料孔隙率且需要控制摊铺厚度,提高道路夯实等级。施工现场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60 ℃。

为保证半柔性基层混合料强度与压实度满足要求,压实遍数在8 次以上,12 次以下为佳,初压遍数为2~3 遍为佳,初压温度宜控制在140~150 ℃,初压控制速度1.5 km/h;复压遍数为4~6 遍为佳,复压温度宜控制在135~145 ℃,复压控制速度在1.0~2.0 km/h,严禁采用大吨位胶轮压路机进行半柔性路面的复压作业;终压遍数为2~4 遍为佳,终压温度宜控制在100 ℃以上,终压控制速度在1.5~2.5 km/h。

5 结语

为提高高速公路工程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结合工程实例,并通过软件模拟分析不同半柔性基层模量和厚度对层底应力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1)层底应力随半柔性基层模量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且确定最佳模量为1 100 MPa;

2)层底应力随半柔性基层厚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稳定的趋势,且确定最佳厚度为26 cm;

3)半柔性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具有良好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层底剪应力主应力
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分析
砾石土垫层对路基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剪应力计算分析
山东某小区地下室地面渗水现象的分析与解决
复合断层对地应力的影响研究
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拉试验
旧沥青路面加铺的力学分析
考虑中主应力后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沥青路面最大剪应力分析
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