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按摩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024-02-20 01:42苏姗姗石国凤雷飘佘丽君敖子豪
河南中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气滞经络血瘀

苏姗姗,石国凤,雷飘,佘丽君,敖子豪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2.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首发症状多表现为腰痛,一侧下肢疼痛或放射痛及马尾神经症状,其往往导致患者行动受限、劳动力丧失,严重者甚至残障[1-2]。据相关流行性病学研究报道,我国LDH发病率为15.2%,好发于20~50岁人群[3],是骨科及针灸康复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LDH在中医学中归属于“腰(脚)痛”“痹证”范畴,其治疗方法多样,且花费较低、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LDH发病多因精血亏虚,导致营卫失调、气血瘀滞,经络运行不畅,阻滞络脉,“虚则不通”导致“不通”“不荣”,从而产生麻木疼痛症状,气滞血瘀型LHD尤为多见。本研究基于整体辨证思想及经络腧穴学理论,观察循经按摩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已通过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号:RYW2021007)。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对其进行编号,即01~120,用SPSS26.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常规组、推拿组、循经按摩组,每组40例。研究过程中无脱落、剔除病例,3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常规组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48.60±11.26)岁;病程(52.50±67.97) d;有无合并其他疾病:无25例,有15例;突出部位:L4~516例,L5—S121例,其他3例。推拿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8.75±10.71)岁;病程(48.80±69.41) d;有无合并其他疾病:无19例,有21例;突出部位:L4~518例,L5—S120例,其他2例。循经按摩组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51.68±10.61)岁;病程(54.28±76.84) d;有无合并其他疾病:无24例,有16例;突出部位:L4~518例,L5—S120例,其他2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病例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经期女性;精神病患者;合并腰椎骨折、滑脱、骨质疏松等情况的患者;存在皮损或局部感染;皮肤损伤未愈者、有出血倾向者;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疼痛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具备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近期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或接受过其他治疗方案疗效无法判断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常规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内服、中药热奄包外敷、腰背肌力训练、中医辨证施护,连续治疗2周。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药组成:当归9 g,川芎9 g,桃仁12 g,红花10 g,威灵仙12 g,葛根 10 g,熟地黄15 g,白芍10 g,甘草6 g,水煎服,共6剂,每日1剂,分3次温服。中药热奄包(红花、花椒、艾叶、防风、伸筋草、草乌、桂枝、川芎、大血藤、泽兰、木瓜、牛膝、透骨草、当归、苏木各30 g,水煎外用)外敷治疗腰部及患肢,每天2次,每次20 min。治疗过程中注意温度,避免烫伤。腰背肌力训练:背伸训练,患者俯卧,双下肢伸直,两手放在身体两侧,两腿不动,抬头时上身躯体向后背伸,每日3组,每次20~50次;腰臀肌功能调整:于骨科治疗室行倒走训练,每日3次,每次10~30 min,熟练后,可酌情延长。中医辨证施护: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适宜温度、湿度;注意休息,在翻身或起床时应佩戴腰围,避免再度扭伤;改善生活习惯,避免过多弯腰、久坐久站,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饮食宜进行气活血化瘀之品;做好情志护理。

循经按摩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循经按摩治疗,每日1次,时间30 min以内,连续治疗2周。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操作前充分评估患者,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和方法,取得患者同意;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暴露按摩部位,注意保暖。(2)循经按揉:操作者立于患者一侧,沿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循行经过腰部及患肢部位,按经络走向,以掌推法或指推法按摩经络10 min,以放松肌肉、疏通经络。(3)循经点按:一指禅推法、点法循经点按,自肾俞推向大肠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自腰俞推向腰阳关、命门,每个穴位点按30 s,以拇指或者肘关节点穴,幅度、频率、压力均匀,手法宜连贯、有力,禁用暴力,以患者感觉酸麻胀痛且能耐受的最大力度为宜,以加速瘀血及局部炎症物质的排解,达到散瘀止痛的目的。(4)点按结束后,再次沿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循行经过腰部及患肢部位按经络走向以掌揉法按摩,以透热为度,增加疗效,操作时间约5 min。(5)整理:用手轻拍患者腰背部及双下肢,结束操作,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卧位。

1.5 观察指标

1.5.1 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该评分法已被翻译为多国版本,并广泛应用于评估腰腿痛患者腰椎功能,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6-8],有学者研究证实,中国版本JOA评分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6,重测信度在0.951~0.977之间[9]。该量表对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活动受限程度、膀胱功能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兼顾了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评价条目具有针对性,能够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比较全面、具体、准确地反映患者临床症状及腰椎功能情况,且评价比较简单,信效度高,临床应用广泛。

1.5.2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采取目前最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方法NRS判断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其数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数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该评分法操作简单、易于理解,且对疼痛程度进行了划分,在评估成人疼痛时,NRS信度、效度及反应性比其他量表好,组内相关系数为0.991[10-11]。

1.5.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ODI是评定腰痛的量表之一,在观察保守治疗效果方面应用非常广泛[12-13],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相关选项,填写方便灵活,较单一疼痛评估更加全面、具体,有较高的信效度。国内版本删除了性生活项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内容效度为0.86[14]。采取公式计算ODI分值,分值越高,功能障碍越明显。

康宁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以电视技术和消费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自此,康宁深耕中国市场近四十载,见证并推动了国内光通信、显示科技、生命科学器皿、汽车和移动消费电子产品五大市场的迅猛发展。康宁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及产业升级的时代契机,在中国大陆地区投资已超过40亿美元,建立了18个业务运营公司和工厂,以及一座康宁中国研发中心,拥有近5000名员工。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以及在研发上的不断投入,康宁始终与时俱进,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开发出改变人类生活的创新产品。

实际分数/5×回答的问题数×100%

1.5.4 安全性指标在对患者进行循经按摩的过程中,要及时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按摩部位是否出现肿胀、出血等异常情况,若发生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处理,做好相应记录,保证患者安全。

1.6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12年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评定。治愈:腰腿痛等症状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其他症状明显减轻,直腿抬高60°以上,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基本恢复工作;有效:腰腿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愈显率=(治愈+显效)/n×100%

2 结果

2.1 3组LDH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3组LDH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分)

2.2 3组LDH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3组LDH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分)

2.3 3组LDH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3组LDH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分)

2.4 3组LDH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3组LDH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LDH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不仅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还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LDH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仍是大多数LDH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成功率高达80%~90%[15-16]。西医多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腰背痛[17],减轻患者疼痛,但药物对心血管及胃肠道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激素可短期改善症状,但长期效果不明显[18]。推拿治疗本病具有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且其操作不受医疗条件限制,有“绿色疗法”之称。目前用于LDH治疗的推拿方法和思路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其流派众多、手法名称不一,各具特色,没有统一标准[19]。

循经按摩集中医理论、经络学说、整体辨证思想于一体,在传统推拿按摩手法基础上结合经络腧穴,通过手法施加压力刺激经络及相应穴位,并经经络传导,调节相应脏器功能,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活血散瘀,有利于组织修复[5,20-21]。气滞血瘀型LDH常因外伤、劳损或受外邪侵袭导致患者气机失调,血行不畅,瘀阻经络,导致发生腰痛,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气血、沟通脏腑体表各个器官组织的重要通道,经络通畅才能濡养筋骨,达利关节。《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本藏》有言:经络“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由此可知,经络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治主病者”就是指取用主治该病证的经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就是要按照经络辨证,循经取穴。多经多穴相互得气,各经穴形成刺激因子,能激发神经冲动传导,松解压迫,消除炎症,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改善机体“内结血瘀”的病理状态,通则不痛,从而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腰椎功能活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经过腰部并主腰脊疼痛,《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记载:“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足。”从临床症状来看,气滞血瘀型LDH可归于足太阳膀胱经腰痛,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线路在脊柱旁1.5寸,与脊旁的交感神经分布相似,第二条线路在脊柱旁3寸,与脊神经后支的皮神经分部循行相同。气滞血瘀型LDH引发的腰背部疼痛及放射痛多遵循膀胱经走行,足太阳膀胱经为六经之长,阳中之阳,循此经脉按摩穴位可振奋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疏通经络,从而实现“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督脉行于脊柱正中,总督一身之阳,有“阳脉之海”之称,又别走太阳,是脊神经分布的区域,与气滞血瘀型LDH腰背疼痛部位重合,循此经脉按摩穴位,能激发神经冲动传导,松解压迫,有温经通络、散瘀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和ODI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组治疗方法均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循经按摩组治疗后疼痛症状减轻、腰椎功能改善更明显,效果优于推拿组和常规组(P<0.05)。常规治疗组愈显率为32.5%,推拿组愈显率为72.5%,循经按摩组愈显率为85.0%,循经按摩组愈显率高于推拿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经按摩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减轻功能障碍,提高疗效。3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说明按摩安全性较高。

综上,循经按摩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但本研究干预时间较短,未对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强对患者的随访,探讨循经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

猜你喜欢
气滞经络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血瘀体质知多少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