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化博弈分析

2024-02-21 21:45王文郭彬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政策支持数值仿真演化博弈

王文 郭彬

摘 要:为探究政策支持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文中构建中小企业与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了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3种单一政策及政策组合对政企策略选择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单一政策支持须达到一定阈值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在相同支持力度下,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的政策促进效果依次递增;两种政策组合显著加快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化速度,其中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的政策组合效果最佳;3种政策组合下,低强度的政策支持促使系统快速稳定于(数字化转型,支持)理想状态,高强度的政策组合反而不利系统演化。结果表明:政府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应重视扶持政策的激励作用、选择高效的政策组合方案、采取合适的政策支持力度。

關键词: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演化博弈;数值仿真;政策支持;政策组合

中图分类号:F 276.3;F 2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4)01-0060-12

An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Policy Support Perspective

WANG Wen,GUO B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zhong 030600,China)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olicy support o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s),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between SME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uses Matlab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dynamic influence of three single policies and policy combinations of financial subsidy,tax preference,and service supply on the strategic choices of SMEs and the government.The study found that:A single policy support must reach a certain threshol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Es,and the policy promotion effect of financial subsidy,tax preference,and service supply increases in the same support intensity.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policies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s the evolution of SM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with the policy combination of tax preference and service supply having the greatest effect.Under the three policy combinations,low-intensity policy support can rapidly stabilize the system in the ideal state(digital transformation,support),whereas high-intensity policy combinations are detrimental to system evolu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centive role of supporting policies,choose efficient policy combination programs,and adopt appropriate policy support intensity to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Es.

Key words:digital transformation;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evolutionary game;numerical simulation;policy support;policy combination

0 引言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重塑价值创造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增强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1]。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其数字化转型快慢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速度。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年度数字化投入5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比由37%提升至53%,但不可忽视的是,79%的中小企业仍停留在初步探索阶段。一方面,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技术薄弱、认知匮乏使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陷入“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问题;另一方面,具有技术改造与创新特征的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转型动力。因而,仅靠“无形之手”或将难以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府作为顶层设计和产业引导者,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方案驱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议题。

近年来,工信部先后出台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等一系列专项政策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各省市也相继推出“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等数字化扶持举措。实践中,考虑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度与复杂性,各级政府倾向采取政策组合方式,将单一政策难以完全实现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效果诉诸多样性扶持政策的互补优化。然而,多种政策并行实施可能会加重财政负担,影响政府支持意愿;多重政策激励也有可能致使企业产生政策依赖,逐步弱化自身在数字技术方面的研发与应用活力。因而,政策组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究竟如何?怎样在有限的经费资源下采取合理的政策实施力度与政策组合方案?是目前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

1 文献综述围绕政策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響,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开展了积极研究。一是从总体政策层面,如吴非等[2]指出政府财政科技支出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稳定财务状况、优化创新行为,进而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陈振权等[3]基于企业财务指标,发现科技金融政策通过类似的渠道机制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应用。二是从不同政策类别,如张志元等[4]从信号传递角度实证政府补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推动作用;曹直等[5]认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能有效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市场预期,进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王海等[6]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在强化企业内在能力的同时,优化数字产品与服务供给环境,由此增强其数字化转型动力。三是从政策组合视角,如龚新蜀等[7]通过检验营商环境和政府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优化政府治理和法治建设环境、强化财政科技支出有利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由此可见,政策支持从直接资源补充、间接信号传递、内外部环境优化等方面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然而,也有研究认为政府政策对企业转型的促进效果不显著或产生抑制作用,如戚聿东等[8]认为,数字化补助会扭曲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降低数字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黄昌富等[9]发现,政府补贴不仅没有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反而加剧产能过剩、损害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随着演化博弈发展,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0-11]。演化博弈是一种将传统博弈与动态演化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有限理性前提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演变过程进行动态刻画,常用于研究多个利益相关主体的互动行为。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博弈研究,孟凡生等[12]以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数字化视角分析了其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樊自甫等[13]在动态博弈中引入Hotelling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市场竞争和政府补贴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杨磊等[14]从设计奖惩机制角度,研究了政府引导和服务商帮扶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关于政策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定论,且多数学者或是从总体层面笼统讨论政府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或是仅考虑某单一扶持政策的作用效果,对各类政策的差异性分析及政策组合的激励效用研究较少;此外,已有研究多采用实证方法检验政府政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鲜有文献探讨政策支持变化的动态影响。同时,现有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弈模型,大多从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出发,研究数字化能力、转型收益、转型成本等对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鲜少将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纳入研究,讨论政策干预等外部因素的作用,尤其缺少不同政策类型与政策组合对企业数字化行为决策的分析。鉴于此,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考虑政府政策支持(主要有“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数值仿真方法,构建中小企业与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政企行为选择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政策支持力度下各类数字化扶持政策与政策组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选择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主要的边际贡献体现在:其一,探讨了三类典型的数字化扶持政策及政策组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选择的影响,从政策支持角度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理论研究;其二,将中小企业和政府作为博弈主体,分析两类主体及系统的演化稳定性和影响因素,丰富了政府同企业数字化转型互动机制的研究;其三,采用演化博弈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动态分析方法,更好地揭示了政策支持变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动态影响,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实施方案提供有益参考。

2 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弈分析

2.1 政策支持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

当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主要分为三类: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其中,财政奖补通过认定奖励、据实补助、贷款贴息等对满足要求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15],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分担数字技术创新风险,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此外,财政奖补也具有政府信用背书作用[16],有助于市场投资者识别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17],引导金融资源聚集,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税费优惠通过减税降费、退税缓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降低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增加企业内部现金流[18],促进企业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同时,税费优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19-20]、增强技术创新[21]、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的软硬件基础条件,提高数字化转型成功率。服务供给是指政府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强化技术指导、建设基础设施、培引数字人才等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资源支持。一方面,政府服务供给能够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环境、增强企业转型能力,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心[22];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也将加剧市场竞争,带动软件与信息技术发展,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2.2 演化博弈方法与问题描述演化博弈源于生物进化论[23],它的3个基本特征是有限理性、复制动态与演化均衡。博弈参与方都遵循有限理性原则,根据自身获得的不完全信息做出最有利的决策。每个博弈参与者的决策都会受到其他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博弈者通过模仿、学习,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获得最佳收益[24]。各主体间重复互动的博弈行为,称为复制动态[25]。复制动态的结果是博弈系统达到一个稳定状态,这种状态是博弈参与方都比较满意的均衡状态,但不一定是最优状态。该方法摈弃了传统演化博弈“完全理性”的前提假设,注重博弈的动态性,从而能更好地展现社会经济问题。中小企业数字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多周期博弈,存在资金不足、能力不够、转型风险高等特点,在此过程中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尤为重要。然而,相关政策是否行之有效仍饱受争议,不同政策类型与政策组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还有待研究。鉴于此,根据演化博弈思想,遵循有限理性与利益最大化原则,深入探究政策支持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选择的影响。

2.3 基本假设与参数设定假设1:博弈主体与博弈策略。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弈过程,涉及中小企业与政府2类博弈主体。中小企业的博弈策略为{数字化转型,传统经营},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概率为x,传统经营的概率为1-x,x∈[0,1];政府的博弈策略为{支持,不支持},政府选择支持的概率为y,不支持的概率为1-y,y∈[0,1]。假设2:中小企业收益。中小企业传统经营收益为P,实施数字化转型会产生额外收益ΔP,包括数据处理能力、运营效率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成本为Ce,包括数字技术学习、流程改造、软硬件购买、人才培养等。假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受资源与能力束缚,转型收益小于投入成本,即ΔP<Ce。此外,企业运用数字技术能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使更多消费者成为数字化转型企业的忠实用户,进一步挤占传统经营企业的市场份额。传统经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润损失为rL,其中r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竞争企业比例。假设3:政策支持。政府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引导主要包括财税激励与服务供给,其中,财税激励又可分为财政奖补和税费优惠。具体而言,政府通过财政奖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如针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的认定奖励、对达到标准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据实补助,设财政奖补额度为T,财政奖补系数为α,α∈[0,1];政府通过税费优惠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如对满足要求的数字化转型企业降低税率、减免费用等,设税费优惠比例为s,税费优惠系数为β,β∈[0,1] ;政府通过服务供给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增加企业转型收益,如提供数字培训、建设基础设施、搭建数字平台等,设政府服务供给成本为Cg,服务供给系数为k。假设4:政府收益。政府的基本收益为aG,a∈(0,1)。政府支持数字化转型不仅会营造良好的政府作为形象,还会对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其支持获得额外收益为(1-a)G。此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也会为政府带来额外收益ΔG,包括创造就业机会、提升治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等。现阶段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水平不够,若得不到政府支持,其数字化转型效果势必有所减弱,为政府带来的额外收益也会相应减少为bΔG,b∈(0,1)。根据以上假设,整理模型参数及含义见表1。

2.4 博弈支付矩阵基于以上假设和参数设置,对中小企业和政府的收益进行分析,构建政企博弈支付矩阵见表2。

3 博弈主体及系统的演化稳定分析

3.1 中小企业的演化稳定性分析根据表2,可得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传统经营的期望收益U1、U2,及平均期望收益x分别为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制动态方程F(x)为

其对应的x一阶导数为

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当F(x)=0且F′(x)<0时,中小企业的策略选择处于稳定状态。令y*=(-rL-ΔP+Ce)/(kL+kΔP+αL+βsCe),中小企业的策略演化相位如图1所示。

1)當y=y* 时,F(x)≡0且F′(x)≡0,所有x都是稳定的;2)当y≠y*时,只有在x=0和x=1处满足F(x)=0。进一步分析可知y>y*时,F′(x)|x=1<0,在x=1处稳定,表明实施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对应的策略空间为S1。

y<y*时,F′(x)|x=0<0,在x=0处稳定,表明选择传统经营是中小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对应的策略空间为S2。空间S1、S2的大小受y* 变动影响。当Ce增大时,y=y*向上移动,面积S1变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概率减小。即转型成本增加会降低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当rL、ΔP、αT、βs、k增加时,y=y*向下移动,面积S1变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概率增加。一方面,rL增加,企业选择传统经营维持现状的利润损失增大,迫使企业寻求转型之路;另一方面,ΔP增大,数字化转型的额外收益增加,对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此外,αT、βs、k增大,表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能获得更多财政奖补与税费优惠,以及更优质的社会服务供给,增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与信心。

3.2 政府的演化稳定性分析政府选择支持与不支持的期望收益U3、U4,以及平均期望收益y分别为

U3=x(G+ΔG-αT-βsCe-kCg)+(1-x)(G-kGg)(6)

政府支持的复制动态方程F(y)为

其对应的y一阶导数为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当F(y)=0且F′(y)<0时,政府的策略选择处于稳定状态。令x*=(G-aG-kGg)/(bΔG-ΔG+αT+βsCe),政府的策略演化相位如图2所示。

1)当x=x*时,F(y)≡0且F′(y)≡0,所有y都是稳定的;2)当x≠x*时,只有在y=0和y=1处满足F(y)=0。进一步分析可知x>x*时,F′(y)|y=1<0,在y=1处稳定,表明支持是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对应的策略空间为S′1。

x<x*时,F′(y)|y=0<0,在y=0处稳定,表明不支持是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对应的策略空间为S′2。

同理,空间S′1、S′2的大小受x*变动影响。当(1-a)G、(1-b)ΔG增大时,x=x*向左移动,面积S′1变大,政府支持概率增加。即政府支持数字化转型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增大,以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政府带来的额外收益增加,都会促使政府选择支持策略。而αT、βsCe、kCg增加,使x=x*向右移动,面积S′1变小,政府支持概率降低。即政府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财政奖补与税费优惠力度越大、服务供给成本越高,越不利于政府选择支持策略。

3.3 系统演化稳定性分析联立式(4)、式(9)可得中小企业与政府的复制动态系统为

令F(x)=F(y)=0,得到该系统的局部稳定均衡点为E1(0,0)、E2(1,0)、E3(0,1)、E4(1,1)、E5(x*,y*)。用Friedman[26]方法,分析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可以得到博弈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ESS)。式(11)对应的雅可比矩阵I为

根据Lyapunov第一法则: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存在正实部时,均衡点为不稳定点;除实部为0的特征值外,其余特征值实部都为负时,均衡点为鞍点;特征值实部全为负数时,均衡点才为演化稳定点。将均衡点E1~E5带入式(12)中,得到各点处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见表3。各均衡点的稳定性与特征值正负有关。为使结果更贴近现实,假设(1-a)G+(1-b)ΔG-αT-βsCe-kCg>0,(1+k)ΔP-Ce>0。即政府支持数字化转型的收益大于其政策支持成本;在政府支持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额外收益大于其转型成本。在此条件下,分4种情形讨论各均衡点的稳定性见表4。

情形1:当rL>Ce-ΔP且G-aG>kCg时,由表4可知,只有均衡点E4(1,1)的特征值都为负数,该点为系统唯一的演化稳定点,对应的演化策略为(数字化转型,支持)。具体分析可知,当rL>Ce-ΔP时,满足Ce-ΔP-kL-kΔP-rL-αT-βsCe<0,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获得的额外收益与政策效益之和大于转型投入成本,企业将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当G-aG>kCg时,满足aG-ΔG-G+bΔP+kCg+αT+βsCe<0,政府支持数字化转型获得的整体收益大于政策支出成本,政府愿意采取支持策略。

情形2:当rL<Ce-ΔP且G-aG<kCg时,由表4可知,均衡点E1(0,0)和E4(1,1)的特征值都为负数,这两个点都为系统的演化稳定点,对应的演化策略分别为(传统经营,不支持)、(数字化转型,支持)。演化稳定点E4(1,1)同情形1,不再赘述。对于演化稳定点E1(0,0),当rL<Ce-ΔP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与收益之差大于传统经营的利润损失。即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成本高于收益,甚至大于传统经营的利润损失,企业将维持现状,采取传统经营策略;当G-aG<kCg时,政府支持数字化转型的收益小于其服务供给成本,即政府支持企业转型的总效益为负,政府将选择不支持策略。

情形3与情形4:由表4可知,均衡点E4(1,1)为系统唯一的演化稳定点,与情形1类似,不再赘述。

综上可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企博弈过程存在两个可能的演化稳定点:E1(0,0)和E4(1,1)。当政府不支持时,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与收益之差大于其传统经营的利润损失,企业倾向选择传统经营策略;在政府支持下,企业转型收益与政策效益之和大于转型成本时,中小企业将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同理,当政府支持收益小于其服务供给成本时,政府不会选择支持策略;当政府支持数字化转型的收益大于其政策支出成本时,政府倾向选择支持策略。

4 Matlab数值仿真为进一步探究各类扶持政策及政策组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直观分析不同政策支持力度下中小企业与政府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本文采用Matlab仿真进行演示。参考已有文献仿真设置基础,结合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情况,以及各省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设置博弈系统的参数初始值为:ΔP=6,Ce=8,T=2,s=0.3,r=0.2,L=4,a=0.6,G=15,b=0.5,ΔG=8,Cg=10;中小企业与政府策略选择的初始概率分别为x=0.5,y=0.5。

4.1 单一政策支持对政企策略演化的影响当政府分别采取财政奖补、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政策时,不同政策支持力度下中小企业与政府的策略演化如图3、图4所示。从图3可知,在不同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的策略选择随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逐渐向x=1靠近,但不同政策与不同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进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图4反映了政府分别采取三种政策支持的策略演化,演化结果都稳定在y=1处,表明政府仅实行单一政策支持时,都愿意采取支持策略。

当政府仅采取财政奖补或税费优惠政策时,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增大,中小企业的策略选择逐渐从传统经营向数字化转型演变。低强度的财政奖补与税费优惠不足以激励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只有在高强度的财政奖补或税费优惠下,中小企业的策略选择才会稳定在x=1处;相同政策支持力度下,税费优惠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强于财政奖补。究其原因,财政奖补往往具有选择性,主要向高成长性、专精特新、领军示范企业倾斜,而对大部分亟待转型的中小企业关注不足;此外,财政资金拨付具有一定后置性,不能及时解决企业资金不足困境。相对而言,税费优惠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具普适性,能直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加内部现金流,促使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数字化转型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发现,相对财政奖补与税费优惠,服务供给政策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中高强度的服务供给明显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化速度。由此可知,相对财税激励,中小企业更看重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底层技术、数据资源、软件应用等社会公共服务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字化转型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问题,助推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增强其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与信心。综上,3种单一政策支持都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但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会发挥作用;在相同支持力度下,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的政策促进效果依次递增。

4.2 政策组合对政企策略演化的影响

4.2.1 财政奖补与税费优惠的政策组合当政府同时实施财政奖补与税费优惠政策时,中小企业与政府的策略演化如图5、图6所示。从图5可知,当税费优惠系数较小时(β=0.2),低强度的财政獎补不足以激励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只有在中高强度的财政奖补下,企业才会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当税费优惠系数β≥0.5时,中小企业都会采取数字化转型策略,且随着财政奖补系数增大,其向x=1收敛的速度加快。即在税费优惠系数较大时,提高财政奖补的政策支持力度会加快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由此可知,财政奖补与税费优惠的政策组合能显著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财政奖补增加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直接收益,同时税费优惠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成本,双重政策激励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但也要注意到,当两种政策的支持力度都较低时,政策组合难以产生激励作用,中小企业会维持传统经营现状。增大税费优惠的政策支持力度,能显著提高政策组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对政府而言,在任何支持力度下,其实施财政奖补与税费优惠的政策组合都稳定在y=1处,如图6所示。这是因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政府带来的额外效益,以及政府支持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政策支出成本,政府愿意采取支持策略。

4.2.2 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的政策组合当政府同时实施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政策时,中小企业与政府的策略演化如图7、图8所示。由图7可知,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的任意强度组合都能有效激励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具体而言,当服务供给系数k=0.2时,随着税费优惠系数增大,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的演化速度加快;当服务供给系数k≥0.5时,无论税费优惠系数如何变化,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的概率收敛速度都没有太大改变。即当服务供给系数较大时,加大税费优惠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不明显,税费优惠的政策效益不再随其实施力度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只需低强度的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组合便能有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高强度的税费优惠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政策激励效用,反而会大幅减少财政收入,影响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观察政府策略演化,如图8所示,在采取中低强度的服务供给与税费优惠组合时,政府的策略演化稳定在y=1处;而在高强度的服务供给支持下,再实行高强度的税费优惠,会加重财政负担,致使政府转而选择不支持策略。结合政企演化结果可知,中低强度的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组合是边际效用最大的政策组合方案。这种政策组合既能有效激励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又能节约政府资源、减轻财政负担。

4.2.3 服务供给与财政奖补的政策组合当政府同时实施服务供给与财政奖补政策时,中小企业与政府的策略演化如图9、图10所示。从图9可知,在财政奖补系数α=0.2的情形下,服务供给系数k=0.1时,中小企业的策略选择逐渐向x=1靠近,演化速度较慢;当服务供给系数k≥0.3时,中小企业会迅速演化到数字化转型的稳定状态。当财政奖补系数α≥0.5时,低强度的服务供给(k=0.1)也能加快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高强度的服务供给与高强度的财政奖补组合反而会使中小企业转而选择传统经营策略。这是因为,在双高强度的政策组合下,政府需投入高额的政策支持成本,政府支持收益难以弥补政策支出,政府选择不支持策略(图10)。当政府不支持时,中小企业无法享受政策福利,难以凭借自身资源成功转型,因而倾向选择传统经营策略。由此可知,在实施服务供给与财政奖补的政策组合时,中低强度的服务供给有利于推动政企博弈系统达到(数字化转型,支持)的理想状态;而高强度的服务供给会降低政府支持意愿,不利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4.2.4

财政奖补、税费优惠和服务供给的政策组合政府同时实施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政策时,中小企业与政府的策略演化如图11、图12所示。由图11可知,当服务供给系数k≤0.5时,任意强度的财税政策组合都能促使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进一步观察发现,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的策略演化速度有一定提升,但效果并不显著。因而,在中低强度的服务供给支持下,只需低强度的财税政策支持便能有效激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财政奖补与税费优惠力度会降低政策边际效用,浪费财政资源。当服务供给系数k=0.8时,中高强度的财税政策组合会导致中小企业转而选择传统经营策略。究其原因,中高强度的政策供给在加大财政支出的同时,减少了政府税费收入,财政负担过重,致使政府采取不支持策略,系统向(传统经营,不支持)的不利结果演化。从图12可知,当服务供给系数较小时(k≤0.5),任意强度的财税政策组合,政府都愿意采取支持策略;而在高强度的服务供给支持下,只有与中低强度的财税政策组合,政府策略才稳定在y=1处。

因此,在实施三种政策组合时,政府需谨慎考虑服务供给政策与另外2种财税政策的有效配合。中低强度的服务供给与任意强度的财税政策组合可以促使系统向(数字化转型,支持)的理想状态演化;而在高强度的服务供给支持下,只有与低强度财税政策组合,才能维持政企博弈系统的良性演化。

5 结语1)3种单一政策都能激励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策略,但在支持力度较低时难以发挥作用,需要高强度的财政奖补、高强度的税费优惠、中高强度的服务供给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相同支持力度下,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的政策促进效果依次递增。2种政策组合显著加快了中小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的演化速度。其中,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的政策组合效果最佳。当服务供给政策分别与财政奖补、税费优惠组合时,高强度的服务供给会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致使政府选择不支持策略。3种政策组合下,低强度的政策支持便能促使系统快速稳定于(数字化转型,支持)的理想状态,加大支持力度会降低政策边际效用,浪费政府资源。特别的,3种高强度的政策组合反而会使政企博弈系统向(传统经营,不支持)的不利结果演化。

2)重视扶持政策的激励作用。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市场力量有限的困境,需“有形之手”进行有效调控。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实行直接奖励、研发补助、减税降费等,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注入资金、降低成本,激发其数字化转型活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应重视公共服务供给,如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提供数字技术培训、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增强其数字化能力。此外,还应完善政策支持的跟踪问效机制,防止企业可能产生的投机行为,提高扶持政策的精准性与有效性。3)选择高效的政策组合方案。相较单一政策支持,政策组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尤其是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的两种政策組合以及三种政策支持的有效结合最能充分发挥政策组合工具的激励作用。从整体看,政府应适当减少针对领军示范企业的财政奖补,突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普适性税费优惠,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范围与力度;围绕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针对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障碍、人才匮乏、知识溢出等问题设置更加完善的服务供给体系,加快政府从直接财税激励向间接基础支撑的角色转变。4)采取合适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同政策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政府采取不同政策支持需要考虑适度原则。当政策支持达到一定强度后,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效用减弱;过度政策扶持也会加重财政负担,影响政府支持意愿,阻碍企业转型发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市场经济行为,不能完全依赖政策支持,政府只是作为市场力量的辅助,并不是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转型主体。因而,政府需明确企业主体地位,采取适度的数字化扶持举措,激发市场活力,引导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造血”自生。

参考文献:

[1] 杨东.数字化驱动制造企业创新发展[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01):127.[2]

吴非,常曦,任晓怡.政府驱动型创新——财政科技支出与企业数字化转型[J].财政研究,2021(01):102-115.[3]

陈振权,李大伟,吴非.科技金融政策、企业生命周期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南方金融,2021(09):3-19.[4]

张志元,马永凡.政府补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信号传递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01):111-128.[5]

曹直,吴非.税收激励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3,38(02):88-99.[6]

王海,闫卓毓,郭冠宇,等.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还是“负能”?[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05):5-23.[7]

龚新蜀,靳媚.营商环境与政府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来自上市企业年报文本挖掘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02):90-99.[8]

戚聿东,蔡呈伟.数字化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多重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0(07):108-119.[9]

黄昌富,徐锐,张雄林.政府补贴、产能过剩与企业转型升级——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8,37(03):160-168.[10]

李停.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3,44(04):381-387.[11]

郑万波,董锦晓,史耀轩,等.基于政府与矿企协同监管演化博弈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3,44(02):180-188.[12]

孟凡生,赵刚,徐野.基于数字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演化博弈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05):89-97.[13]

樊自甫,陶友鹏,龚亚.政府补贴能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吗?——基于演化博弈的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分析[J].技术经济,2022,41(11):128-139.[14]

杨磊,潘桂花,侯贵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参与主体的行为演化[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6):112-123.[15]

HOWELL S T.Financing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R&D gran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7,107(04):1136-1164.

[16]LI L,CHEN J,GAO H,et al.The certification effect of government R&D subsidies o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firms access to bank finance:Evidence from China[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9,52(01):241-259.[17]

WU A.The signal effect of government R&D subsidies in China:Does ownership matter?[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7,117(Apr.):339-345.[18]

唐飞鹏,霍文希.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创新质量——基于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的经验证据[J].财政研究,2022,478(12):91-106.[19]

CZARNITZKI D,HANEL P,ROSA J M.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R&D tax credits on innovation:A microeconometric study on Canadian firms[J].Research policy,2011,40(02):217-229.[20]

KASAHARA H,SHIMOTSU K,SUZUKI M.Does an R&D tax credit affect R&D expenditure? The Japanese R&D tax credit reform in 2003[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14,31(C):72-97.

[21]楊雨婷,韩军辉.减税激励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3,44(04):416-423.[22]

张敏.小微企业非研发创新与转型进程中的政策供给[J].科学学研究,2018,36(08):1505-1515.[23]

SMITH J M,PRICE G R.The logic of animal conflict[J].Nature,1973,246(5427):15-18.[24]

NOWAK M A,MAY R M.Evolutionary games and spatial chaos[J].Nature,1992,359(6398):826-829.[25]

TAYLOR P D,JONKER L B.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 and game dynamics[J].Mathematical Biosciences,1978,40(01-02):145-156.[26]

FRIEDMAN D.Evolutionary games in economics[J].Econometrica: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1991,59(03):637-666.

猜你喜欢
政策支持数值仿真演化博弈
多自由度本船操纵运动仿真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公平关切下处理商与回收商博弈模型研究
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分析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煤炭污染治理需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关于资产证券化中信用评级行为的分析
基于VOF方法小型赛车燃油晃动数值仿真
民用飞机水上迫降数值仿真研究进展
分析,自适应控制一个有乘积项的混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