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有“三气”

2024-02-22 19:26杨红科
党课参考 2024年2期
关键词:俚语二十大受众

近日,有读者在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上留言,想知道如何更好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群众心坎里。为此,我们选编了中共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县委组织部杨红科撰写的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要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温润千家万户,让广大基层党员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就要增强宣讲的实效性,在宣讲的语言、方式和成效上下功夫,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走深走实。

在语言上“接地气”,巧用“乡言俚语”渲染式宣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简单化之、简而言之,要做足做深宣讲成效文章,就要“入乡随俗”学说“乡土话”、常练“家常功”,多说有感而发的话,少讲照本宣科的话。宣讲者要根据基层党员群众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灵活使用基层党员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进行宣讲,让基层党员群众在“乡言俚语”中听懂党的好声音、记牢党的好政策。宣讲者要围绕基层工作的痛点、堵点,基层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通过联系实際讲、事例切入讲、田间地头讲等方式,将“理论观点”变成“朴实道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方式上“冒热气”,善用“推陈出新”创新式宣讲。宣讲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受众的满意度。务实的宣讲要做到受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传递到哪里。基层党员群众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宣讲方式要“灵活多样”“推陈出新”,以适应基层党员群众日益多元的宣讲方式需求。要提升宣讲效果,就要创新方式方法,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宣讲方式。宣讲者可针对宣讲过程中有些基层党员群众“不想听、听不进去”的情况,采取小品、相声、戏曲、快板、民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同时,灵活采取广场小区“定点式”、乡村舞台“展演式”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宣讲吸引力。宣讲者要针对基层党员群众“空余时间少、精力少”的情况,用好党建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上的线上资源进行宣讲,真正让基层党员群众静得下心、听得进去、学有所获。

在成效上“聚人气”,活用“纾民之困”惠民式宣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宣讲者要聚焦基层党员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围绕民之所盼、所愿、所想展开宣讲,切实关注基层党员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基层党员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党中央的温暖和关怀。宣讲者要建立“考学评学”效果反馈机制,让基层党员群众对宣讲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对基层党员群众满意度不高、成效不明显的地方,宣讲者要及时进行整改,真正做到以党员群众满意度检验宣讲质效,真正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俚语二十大受众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