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皎漂港协议重启,海外建港为何偏爱中国

2024-02-23 02:00
求学·理科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海事港口建设

2023年12月26日,中缅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项目的补充协议正式签署,由中国中信集团(CITIC)、中国招商局集团(CMHI)、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CHEC)、中国天津泰达(TEDA)、中国云南建工(YNJG)、泰国正大集团(Charoen Pokphand Group)组成的中信联合体获得缅甸皎漂港99年的租期,这一消息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皎漂港,这个位于缅甸若开邦皎漂经济特区的南方小岛,正逐渐成为中国绕开马六甲海峡、直通印度洋的出海口。未来,皎漂港有望成为中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更是中国连接内陆与海洋的战略支点。

◎中国的海外建港历史,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久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在海外建港口的歷史,和改革开放的时间一样长。从1978年援建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港开始,到2019年,中国已参股全球100多个港口的建设,目前,全球前50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企业投资占了近三分之二。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海运”(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航线已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范围覆盖共建国家的100多个城市。不仅缅甸的皎漂港,还有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对中国的租期都是99年。我国在海外投资港口的足迹遍布大西洋、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已初步建成全球航运网络。

中国企业不断参与海外港口建设项目,正是为了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建港已经成为中国与港口国家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除了提供援助建设港口码头,还包括承建海外港口项目、获取海外港口经营权、与港口国家合作建设港口等参与方式。这些项目有的是在双方领导人的见证下推动的(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和蒙法尔科内港),有的是企业自身通过竞标获得(缅甸皎漂港),有的则是他国主动邀请我国参与合作(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海外港口建设之所以偏爱中国,除了中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治环境,还因为中国的港口建设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不仅掌握国际领先的大型深水航道建设成套技术,还掌握大型、高效港口机械装备核心技术及智慧港口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全套系统。《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2)》显示,中国已建和在建自动化码头数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

◎构建战略生命线上的PPC,打造互联互通“新名片”

“前港—中区—后城”(Port-Park-City,简称PPC)是一种园区开发模式,指由一个企业独立地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在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上进行全方位配套改革。所谓“前港”,是指新建港口或升级已有港口,包括水港、空港、陆港等交通枢纽;所谓“中区”,是指依托港口发展或者与港航物流密切相关的产业园区,如临港工业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保税港区等,是连接“前港”和“后城”的纽带和主要载体;所谓“后城”,主要是指支持和服务港口及产业园区的配套居住和商业。PPC模式的核心在于港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配套城市功能开发,进而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其在借鉴深圳蛇口模式的基础上,以海港、空港、内陆无水港等核心交通节点为切入点,以临港的产业园区为核心和主要载体,以求系统解决制约东道国产业转移的软硬件短板问题,打造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发展综合体。

PPC模式打破了传统境外合作园区重开发轻管理、单纯追求短期利润的短期化开发的成规,更加注重与东道国的合作,强调园区开发与运营理念的高度一致。在PPC模式中,一般通过设立资产公司和运营公司,共同做好园区的开发与运营。其中,资产公司主要负责园区资产管理,运营公司主要负责园区的建设开发、市场化运营管理。据悉,中缅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项目计划分四期建设,总工期约20年。

未来,随着我国在海外港口投资布局的不断加深,港口建设与管理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将越发旺盛。

港口与航道工程师

岗位描述:技术工程师的一类,是在交通、水利、海岸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勘测、设计与建造港口、码头和防波堤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港口与航道工程师是港口建设和运营中至关重要的岗位,承担着管理和维护港口设施的重要职责。在取得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学位后,可申请参加港口与航道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基础考试,基础考试合格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4年,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通过后获得港口与航道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资格证书,参加基础或专业考试的人员,须分别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

工作职责:①根据港口需求评估和规划港口项目,通过对港口流量、货物需求和航道条件等的分析,制定港口规划方案,设计包括码头、泊位、疏港设备和堆场等港口设施;②在项目施工阶段负责监督施工进展和质量,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规范和安全标准,协调相关单位解决施工问题,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③根据港口需求,对起重机、堆高机、装卸设备等港口设备和机械进行评估和选型,以及维修保养监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④监督和负责港口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和实施港口风险评估和事故应急预案;⑤与政府部门、船务公司、物流企业等各方做好协调沟通,平衡和解决利益冲突,了解港口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应方案;⑥积极参与港口建设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密切关注行业新技术和新动态,寻求改进和提升港口工程质量的手段和方法;⑦管理和指导团队成员共同推动港口工程的顺利实施。

薪资水平:北极星招聘数据显示,该岗位月收入一般为17k—20k,另有绩效工资、公积金、地区津贴和节日福利等额外资金及补贴。

相关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港口管理员

岗位描述:掌握现代港口、航运、货代、船代及外贸运输等企业业务操作与管理的知识技能和业务流程,能从事港口企业经营和生产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港口管理员需要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如港口码头安全管理人员证书(分为A证、B证、C证)和港口作业证书等。

工作职责:①负责港口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包括码头、仓库、设备等资源的调度和分配,以确保港口货物的有序顺畅运转;②与货运公司、船舶公司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协调制定运输计划,确保货物按时到达目的地,并及时处理运输中的问题;③监控港口的安全状况,制定并执行港口安全制度和操作程序,确保港口运营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④收集和分析港口运营数据,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优化建议,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⑤负责港口管理团队的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明确团队成员分工;⑥与港口客户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⑦监督港口的环境问题,确保港口运营符合环保要求。

薪资水平:在海外合作共建经济区从事港口工作,基本工资一般为国内的两倍,月收入为15k左右,另外还有绩效工资、公积金、地区津贴和节日福利等,年薪可达20万元以上。

相关专业:交通运输、港口与航运管理、港口物流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以“丝路驿站”(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文化商贸交流与旅游往来服务的新平台)为代表的产业园区成功将PPC这一园区开发模式复制过去,打造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港口、物流、金融和园区生态圈,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商贸交流和互联互通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响应“一带一路”布局,高校交出亮眼“成绩单”

然而,与海运强国的雄浑气象以及船舶往来熙熙攘攘形成对比的是,我国航运服务人才的培养与供给仍显滞后。当下,港口航运业正在向“智慧、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智能技术、绿色技术在港口航运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这让我国航运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訓前景既充满光明又面临着各种挑战。但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海事高等教育机构正在努力调整课程结构,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教学当中,以求跟上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

上海海事大学为国际海事专业提供人才支撑

上海海事大学紧紧抓住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促进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撑”的定位,积极践行“搭建国际顶级海事技术合作平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宗旨,积极发挥学校“航运、物流、港口”的专业特色优势,承办“一带一路”建设有关的海事专业高级研修项目,大力推进全球海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开展高层次、专业化的国际海事专业技术培训,帮助各国培养高层次海事人才。2017年至今,上海海事大学共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海事能力培训项目48个,培训国际学员逾2000人次,涉及30多个国家。

大连海事大学将海外港口建设问题融入课程

大连海事大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等学科专业开设了“港口物流”特色专业课,将海外港口建设运营问题融入课程,为我国交通设施“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课程讲授了交通强国背景下我国港口航运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鼓励学生将个人志向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开发在线双语课程,利用在线虚拟仿真系统,面向“一带一路”建设为海外港口培训项目输出优质课程资源。

编后语

皎漂港的建设,不仅将为中缅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当地整体基础设施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深化缅中经贸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布局的关键一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探索和实践的又一新起点,它既关乎经济利益,又与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密不可分,同时也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期待中缅双方能够在此深化合作、共谋发展、走向富强。

猜你喜欢
海事港口建设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港口上的笑脸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