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兰登堡门:德国磨难与振兴的见证者

2024-02-26 17:23张斯扬陈祎宁
世界博览 2024年3期
关键词:柏林墙普鲁士雕像

张斯扬 陈祎宁

在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菩提树下大街及六月十七日大街的交界处,有一座德国的“凯旋门”——勃兰登堡门。它几乎见证了发生在德意志土地上的每一件大事,它享受着普鲁士王国崛起与七年战争胜利带来的荣耀光环,也目睹了法国军队占领柏林的屈辱;它亲历了德国的一统,也目睹了第三帝国的疯狂与苏联红军战士的占领;它还见证了柏林墙从建立到推倒,两德从分裂敌对到合二为一的历史时刻。

提到勃兰登堡门的建筑历史,自然绕不开以“铁”与“血”威震欧陆的普鲁士。1701年,普鲁士公国以及勃兰登堡公国的公爵腓特烈一世站在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边向法兰西王国波旁王朝宣战,以此换来了“普鲁士国王”的称号。

腓特烈一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一世为了加强普鲁士王国的军事力量,从1734年开始为首都柏林建造城墙,城墙共有14座城门。1735年,在柏林城的西面竖立起了一座城门,坐西向东,城门外的道路通往普鲁士王室的“龙兴之地”——哈弗尔河畔的勃兰登堡,因此得名“勃兰登堡门”。此时建造的勃兰登堡门只是一座用两根巨大石柱支撑起来的简陋石门。

勃兰登堡门东西两侧各矗立着6根15米高、底部直径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立柱支撑的平顶之上,胜利女神驾着一辆驷马战车,呼啸般凯旋,她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象征权力的铁十字勋章,其上站着一只戴着普鲁士皇冠的鹰鹫。

腓特烈二世继承了父亲威廉一世的王位后,这位野心勃勃的大帝大规模发展普鲁士的军事力量,并与英国结盟,同法国、奥地利与俄国同时作战。这场英、普同盟与法、奥、俄同盟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海外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长达七年之久,普鲁士在战争后期虽一度处于被三线夹击的危险境地,但最终因俄国帝位更迭,主动退出进攻普鲁士的行动,而使英普同盟绝处逢生,以胜利告终。史书中对腓特烈二世的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从结果来说,确实确立起了普鲁士作为欧洲大国的地位,成为英、法、奥、俄外的又一欧洲列强,也为腓特烈二世赢得了“腓特烈大帝”和“军事天才”的称号。

腓特烈·威廉二世继承王位后,为了纪念这场使得普鲁士崛起的战争以及他的“天才军事家”叔叔,于1788年下令重建勃兰登堡门,历时3年方完工。历经大修后的勃兰登堡门充分显示出了处于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威严。1793年,普鲁士雕塑家沙多夫又为雄伟的勃兰登堡门设计并完成了一尊“胜利女神驷马战车”雕像,并将其安放于上门顶正中央,胜利女神张开翅膀,驾着战车面向柏林城内,象征着王师得胜归来。

普鲁士人将胜利女神安置到勃兰登堡门顶未久,洋洋得意于昔日辉煌的普鲁士君臣随即加入了为对抗法国大革命而结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

法国革命者给予普鲁士军迎头痛击,而这仅仅是风暴的开端。此后拿破仑加冕为帝,率领着强大的法国军队飓风般地席卷了欧洲中部。法军势如破竹,德意志土地上大大小小三百多个邦国很快被法国军队完全占领,这其中也包括普鲁士。1806年10月27日,拿破仑骑马率领法国军队,以征服者的身份通过象征普鲁士胜利的勃兰登堡门,进驻柏林。

国都沦陷,普鲁士君主只得狼狈出走柯尼斯堡,并向拿破仑屈膝求和,被迫承担巨额战争赔款和割让大片土地。作为征服者,拿破仑走到腓特烈大帝的墓前说了一句,“假如他还活着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在这里”。而后拿破仑在普鲁士人的众目睽睽下,命人将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女神拆下,运至巴黎,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收藏品。

1814年,普鲁士参加的第六次反法同盟终于击溃法军占领巴黎,拿破仑被迫接受战败。

时隔8年,胜利女神雕像再次回到柏林,柏林市民将这座失而复得的雕像称为“归来的马车”。在对其进行修复的同时,雕像上的橡树花环中还被添加上了象征权力的铁十字勋章,这枚普鲁士铁十字勋章是申克尔在1813年根据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建议设计的,如今是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标志。

胜利女神重新回到勃兰登堡门后,“胜利”再次站到了普鲁士一边。面对支离破碎的国家,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这个国家必须用它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正是因为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我还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的,办亡国了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就在勃兰登堡门的不远处,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洪堡大学建成。普鲁士开创了义务教育和公立大学之先河。此后普鲁士历经施泰因、哈登堡和俾斯麦三代政治精英的经营,终于成了欧洲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经历普丹、普奥和普法战争后,普鲁士联合大部分德意志邦国建立起统一的新国家。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德国人选择在这里举行德意志帝国君主的加冕仪式。在勃兰登堡门前,举行了盛况空前的阅兵式,俾斯麦和帝国参谋长老毛奇骑马走在最前头,接受众人的欢呼。勃兰登堡门也就此成为德意志民族复兴的一座象征性的里程碑。

德国人的“胜利”并没有延续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又笼罩在割地赔款的阴影下,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更让德国战后经济雪上加霜。为了转移尖锐的社会矛盾,德国社会再次走向战争。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纳粹党冲锋队的游行队伍从勃兰登堡门通过。当时的德国人误以为自己会在勃兰登堡门下见证民族新的辉煌,而未想到随即陷入到战争摧残与法西斯恐怖统治的万丈深渊。

纳粹最终被野心反噬。1945年,苏联红军攻入柏林,一名苏联卫兵登上勃兰登堡门,并将苏联旗帜插上勃兰登堡门顶,德国士兵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直接用大炮轰击,胜利女神雕像因此受到严重损毁,仅剩下一只马头,如今保存在柏林市麦克舍博物馆的展览厅内。

柏林墙曾被修建在勃兰登堡门的门口。在柏林墙分裂德国的28年内,这道门被封闭。

德国战败后,在美苏等国干预下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部分,柏林也被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东柏林由苏联占领,西柏林由美国、英国和法国控制。在冷战阴影下,虽然分属不同阵营的东柏林和西柏林相互敌对,但在重新修建勃兰登堡门这个问题上双方却达成了共识。东西柏林的文物修复专家根据在二战中保存下来的石膏模型和档案照片重新铸造了一套驷马战车及女神雕像,1957年12月14日,重建工程正式完工,为了显示与军国主义传统一刀两断,東柏林市政大会决定将雕像上的铁十字勋章和鹰鹫撤下。

冷战的象征——柏林墙,也修建在了勃兰登堡门的门口。在柏林墙分裂德国的28年内,这道门被封闭,共有239人为了翻越柏林墙而丧生,3000多人被逮捕。柏林墙从西侧广场将勃兰登堡门围住,只有东德边境士兵才能够登上勃兰登堡门。

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西柏林市市长魏茨泽克说:“只要勃兰登堡门还关着,德国统一问题就悬而未决。”这个合适的机会在不久之后终于来临,1989年,在东德和平转变的框架下,柏林墙被推倒。12月22日,在超过十万人的欢呼声中,时任西德总理的赫尔穆特·科尔由西往东走过勃兰登堡门,东德的最后一任总理汉斯·莫德罗在门的另一端迎接科尔,勃兰登堡门再次开放。随着隔离区被彻底拆除,德国人民在勃兰登堡门前的柏林墙上跳舞庆祝。勃兰登堡门见证了德国近半个世纪的分裂,也见证了一个全新而统一的德意志的回归。随后,马拉战车雕塑的再次修复过程中,鹰鹫和铁十字被重新被安置上去,马拉战车雕塑终于完整了。

(责编:刘婕)

猜你喜欢
柏林墙普鲁士雕像
有奖问答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柏林墙今昔
普鲁士18世纪对华贸易银币初探
柏林墙外
穿越25年:柏林墙倒塌时
德欲重建柏林墙 抵抗经济危机
普鲁士军事改革家沙恩霍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