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早在童年就写好了吗?

2024-02-26 17:23潘楷文
世界博览 2024年3期
关键词:禁止令脚本禁令

潘楷文

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两三年中,婴儿跟父母的互动方式尤为重要,这是孩子早期经验的来源,也是孩子生命发展的底色。很多传统观念认为:“小孩子不记事,没有记忆”,这是错误的,这时婴儿所能记住的,几乎都是内隐记忆。所谓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实际上,人们绝大部分的记忆,都是内隐记忆,尤其是孩子,而这些内隐记忆总是和各种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甚至还直接决定着这个孩子未来的人格,也就是孩子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跟我们个人经历相关的记忆,也是内隐记忆的一种,被称为自传式记忆,也是构成儿童“人生脚本”的核心,这些记忆则深藏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人生脚本”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的,人生脚本是人在各种体验中所得到的感受,并在心中写下“自己一定会这样过一生”的故事结构。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你完全没有发觉,然后人生就照着你预想的故事结构发展下去了。例如某个人抱着某种想法或信念,就会无意识地配合行动,结果就变成了现实,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实践预言”。也可以说“自己运气不好”的人,是因为写下了运气不好的脚本;而觉得“自己运气好”的人,是写下了运气好的脚本。

人生脚本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答案就是我们童年点点滴滴的记忆,孩子从出生到2岁大的时候,就可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3—6岁的时候,孩子对经历事件的描述会更加具体且有条理。在童年中期时,孩子的回忆里会加入更多的背景信息和事件发生时的情境,比如事件发生时他们在哪里、他们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在场的其他人等。在与成年人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学着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描述跟他自己相关的记忆,这些记忆我们称之为自传式记忆。如果众多的自传式记忆汇聚起来,就会形成我们每个人独特的人生脚本。

当我们讲述人生脚本的时候,我们貌似是在讲过去的事情,其实是通过讲述过去的事情来构造一种不同的未来。而这个不同未来背后的依据就是我们的自我,因为通过讲述过去,可以得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管是哪种人生脚本,只要能给自己的人生加分,就是好脚本。但如果是会让自己不幸的脚本,即使再耗神费力也应该改写。

其实那些不幸的脚本,一切都来自于父母或者权威“禁止的命令”,顾名思义就是“不可以做什么”的命令。

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应該都接收过类似“不可以跟陌生人走”“晚上十点以后不可以看电视”等禁止令。也有非语言的禁止令,例如妈妈总是告诫孩子“饭前不可以吃零食”。某天,晚饭前孩子耍赖要吃零食,妈妈很罕见地回答:“如果那么想吃,就吃吧。”但却是一副愤怒的神情,语气也很冷淡。这种状况下孩子也察觉到“不准吃”的信号,忍耐着不敢吃。孩子观察父母真正心意的能力,绝对超乎想象。像这样非语言的因素,也就是父母的态度、表情、动作等等,传达出“不可以”的信号,也是一种“禁止令”。

为了不让父母不开心,孩子心里会想,是不是不要撒娇比较好,有的孩子还会察颜观色,跟父母保持距离。这就是孩子的“成见”,通过限制自己的行动,来获得双亲的爱,这是生存的本能。儿童时代形成的成见,长大成人后也不会消失。例如有着“不可以靠近”禁止令的孩子,长大后就不擅长跟人沟通,过着总是一个人行动的人生。

这种“禁止令禁锢”会具体表现在语言和思维上,就是总会习惯性地埋怨、不信任自己,并经由事实不断验证自己说过的话,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从而被自己写就的人生脚本牢牢套死。这就是我们在心理学上常说的自我证实,也是所谓的心理暗示。一旦进入暗示状态,人的行为与思维就会进入自动化模式,根本没有理性思考的位置,人的行为、举动、口头禅就会不知不觉进入到一个模式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走向那个最初就为自己设定好的目的地。

而那些书写了“成功的”人生脚本的人都是怎样的?答案无一例外,都是发展出强大内在自我的人。拥有强大内在自我的人,一般都是令人愉快的人,人们很愿意聚集在这类人身边。于是,正向的循环就这样开始了:一个人越是显得沉稳周密,就越是受人欢迎,本人也越有安全感;而越是有安全感,就越是有人接近他……于是,这个人的内在自我就会不断强化。如果孩子要发展出强大的内在自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方面是孩子最基本的情感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如果孩子感觉自己的需要并不重要,甚至是不好的,那么他们就很难在内心培养出一个强大健康的自我。另一方面是孩子得拥有一个稳定而充满爱的家庭。那些被满足了上述基本情感需求的孩子大多都来自这样的家庭,他们的需求受到重视,家庭也会为他们设定明确的界限,犯傻和玩耍也是被允许和鼓励的。那些在童年时期玩过游戏、有过乐趣的人,成年后很可能更容易获得快乐,内心往往也住着一个强大的幸福小孩。

要想帮助孩子书写出属于他自己的幸福人生脚本,就要帮助孩子发展出强大的内在自我,所以发展出内在自我,就需要去满足孩子基本的情感需要,并且给孩子构建出稳定而充满爱的家庭,这是必要的前提条件。要知道,孩子年龄越小,孩子的人生脚本就越容易书写。

第一,我们要有觉察自己人生脚本的能力。人生脚本很有意思,当它隐藏在潜意识中时,它就会实实在在地去操控我们的人生。而当你能够觉察到潜意识中的人生脚本,把它们从阴暗的角落里拿到阳光下晒一晒,你的人生脚本对你的影响力就会被大大地削弱。

第二,我们需要跟自己的人生脚本和解。当你发现自己的人生脚本,跟自己的期待相差甚远,或者从自己的人生脚本中看见了父母的控制与伤害,看见了自己的不甘心与无可奈何时,你会愤怒,会羞耻,会无助,这些情绪是因为你无法接受自己现在的人生脚本。而当你对隐藏在潜意识中的过往创伤或者让你感到羞愧内疚的事不再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时,才可以说你是真正与自己的过往和解了,内心的伤痛才不会左右你,你才有能力去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脚本。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断地坚持学习和持续科学地认识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我们需要书写好自己的人生脚本。当你觉察、认识并且开始与自己的人生脚本和解之后,先别急着帮孩子写人生脚本,而是要先把自己的人生脚本搞清楚。改写人生脚本,可以先从自己上手,例如从改善自己的夫妻关系开始。通过沟通,学会如何跟自己的伴侣好好说话、说好话,在持续地沟通中,进一步增加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让自己获得支持。在这之后,再去慢慢改善跟原生家庭的关系,以及自己的其他人际关系。

第四,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人生脚本,给孩子自由选择人生脚本的空间,用沟通助力孩子写好人生脚本。实际上,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父母要做的首先是基于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尊重孩子的愿望与期待,充分给孩子发展空间,用科学的语言沟通,跟孩子建立富有情感的关系,让孩子在发展的道路上无后顾之忧。因此,助力孩子写好人生脚本,不是要去替孩子写,而是在一次又一次与孩子的沟通過程中,让孩子清晰地看见自己,清楚地认识自己,清爽地规划自己,轻松地走向未来。以前我们总说“知识改变命运”,现在还有一句话“沟通改写命运”。

(责编:南名俊岳)

例如“不可以爬树,很危险!”这个禁令容易发生在父母管教严格、过度保护、过分注意细节的家庭。

例如“今天你要穿这件衣服”和上条相反,容易在心理上养成“妈宝男”和“妈宝女”。

例如“你怎么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这个禁令会让人对自己没有信心,很容易受到外在评价、常识、社会氛围的左右,无法做自己。

例如“不可以哭!”这个禁令会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感,孩子慢慢会变得对事物漠不关心、毫不感动,情感贫乏。

例如“你现在必须成熟点!”有这个禁令的人,就是在童年时期早早被父母催促着要长大,造成“自己不做不行”的责任感过剩的情况。

例如“你敢跟我顶嘴,想挨揍了是吗?”在这种禁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放弃思考,甚至无法进行逻辑思考、冷静判断。

例如“我现在很忙,等一下再说!”这个禁令会让孩子逃避亲密,不愿意相信他人,也不会跟别人诉说自己真正的想法。

有些孩子在成功的时候,没有得到赞美,失败了反而能得到关注,这样的经验不断重复,就容易产生“不可以成功”的禁令。

他们无法坦率说出自己的需求,因为面对辛苦遭罪的父母,自己提出任何要求,都会让自己有强烈的愧疚感和罪恶感。

这个禁令会让人通过生病或受伤博取同情,也会借由突兀的行为或奇怪的发言来引人注目。

有这个禁令的人,经常会费心让自己不要太醒目,也讨厌背负责任。

例如“不要跟那个孩子玩”有这种禁令的人,总是单枪匹马,无法融入团体或职场中。

这是最痛苦的禁令,例如“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这些被父母视为不幸原因的孩子,就会有这个禁令。

猜你喜欢
禁止令脚本禁令
酒驾
禁止令保全措施为“环境止损”增添新武器
安奇奇与小cool 龙(第二回)
数据库系统shell脚本应用
快乐假期
中美禁止令制度比较研究
解码郑州“加床禁令”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