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新品种农科大14 号的选育

2024-02-26 09:11马建祥张勇李好魏春华杨建强白如意沈健温瑞琦付宇航王香杨甜张显
中国蔬菜 2024年1期
关键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枯萎病坐果

马建祥,张勇,李好,魏春华,杨建强,白如意,沈健,温瑞琦,付宇航,王香,杨甜,张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我国是西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据统计,目前我国西瓜种植面积已超过160 万hm2(马永明等,2023)。陕西省作为优质西瓜产区,近年来西瓜产业发展较快。为了进一步丰富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促进陕西省西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瓜类课题组以品质优、耐低温、大红瓤、中果型为育种目标,选育出早熟西瓜一代杂种农科大14 号,2021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西瓜(2021)610129。

1 选育过程

母本Y2M 系2006 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的A114 经4 年8 代连续自交选择获得的高代自交系。抗枯萎病,茎蔓粗壮,植株生长势强,坐果性好,早熟,全生育期约87 d(天),果实发育期约28 d(天),果实圆形,皮厚约1 cm,耐贮运,果皮绿色覆深绿色条带,果肉大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单瓜质量约6 kg,外形美观,种子中等大小。父本1526 系2010 年由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的9956 经4 年8 代连续自交选择获得的纯合自交系。早熟,果实发育期约30 d(天),全生育期约90 d(天),果实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条纹,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酥脆,品质优,平均单瓜质量6.7 kg,种子中等大小,植株生长势强,抗枯萎病,易坐果,皮厚约1.1 cm,耐贮运。

2015 年春季在陕西省合阳县西瓜基地试配杂交组合;2016—201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京欣2 号为对照,组合Y2M × 1526 表现突出,枯萎病抗性较强,易坐果,外形美观,品质优;2018—2019 年参加陕西省区域试验,2020 年在陕西省杨陵揉谷、渭南蒲城、榆林榆阳进行生产试验,定名为农科大14 号;2021—2023 年在陕西省西瓜主产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约650 hm2。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6—2017 年春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甜瓜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同类型大面积种植品种京欣2 号为对照。2 月下旬温室育苗,3 月下旬定植于大棚,株距70 cm,行距1.5 m,爬地栽培,三蔓整枝,选择主蔓第2~3朵雌花留瓜,7 月初采收。小区面积21 m2,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表明(表1):农科大14 号植株生长势较强,果实发育期30 d(天),平均皮厚1.08 cm,与对照京欣2 号相当;平均单瓜质量6.8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12.5%,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10.9%,均高于对照;平均产量4 134.6 kg · (667 m2)-1,比对照增产6.35%,产量差异显著。

2.1.2 区域试验 2018—2019 年参加陕西省西瓜(中果型组)区域试验,设杨凌揉谷、渭南蒲城和榆林榆阳3 个试验点,以京欣2 号为对照。小区面积21 m2,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定植株距70 cm,行距1.5 m,种植时间及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表2):农科大14 号果皮厚1.04~1.14 cm,稍低于对照京欣2 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12.6%,稍高于对照;产量3 864.7~4 481.7 kg · (667 m2)-1,比对照增产4.57%~10.4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表2 农科大14 号区域试验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20 年在陕西省杨凌揉谷、渭南蒲城、榆林榆阳进行生产试验,以京欣2 号为对照。小区面积210 m2,不设重复;定植株距70 cm,行距1.5 m,种植时间及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表3),农科大14 号果皮厚1.08~1.16 cm,与对照京欣2 号相当;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12.5%,稍高于对照;产量3 976.8~4 497.8 kg · (667 m2)-1,比对照增产5.68%~7.61%。

表3 农科大14 号生产试验结果

2.2 品质

2020 年7 月2 日,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瓜类资源研究与遗传育种实验室品质测定,农科大14 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总糖含量10.83%,VC 含量83.7 mg · kg-1,总酸含量0.126%,与对照京欣2 号(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总酸含量分别为11.9%、10.34%、78.9 mg · kg-1、0.117%)品质相当。

2.3 抗病性

2020 年6 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实验室进行枯萎病苗期室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接种方法、病害调查、抗性分级等参考NY/T 3626—2020《西瓜抗枯萎病鉴定技术规程》。农科大14 号病株率28.4%,对照京欣2 号病株率32.1%,抗性分级均为中抗。

2020 年7 月6 日,在陕西省杨陵揉谷西瓜甜瓜基地对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的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农科大14 号蔓枯病、炭疽病病叶率分别为13.4%、12.5%,病情指数分别为3.9、5.7,田间抗性强于对照京欣2 号(蔓枯病、炭疽病病叶率分别为17.4%、13.6%,病情指数分别为4.8、6.5);白粉病未见发生。

3 品种特征特性

农科大14 号为早熟中果型西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约90 d(天),果实发育期约30 d(天),第1 雌花节位第4~6 节,间隔3~5 节再现雌花;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叶片中等大小、缺刻浅。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1,果皮绿色覆墨绿色齿条纹,皮厚约1.1 cm,较耐贮运,果肉大红色,肉质酥脆,口感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中抗枯萎病,易坐果,平均单瓜质量6.5 kg,每667 m2产量4 200 kg 左右,适宜陕西省设施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牛粪或鸡粪3~4 m3或符合国标的商品有机肥300~400 kg,并混施高钾复合肥(N-P-K 为15-5-26,下同)40 kg。陕西省关中地区塑料大棚栽培,一般采用三膜覆盖方式,2 月中旬育苗,3 月中旬定植,定植密度为500~600 株 ·(667 m2)-1。采用爬地栽培,三蔓或四蔓整枝,选留主蔓第2~3 朵雌花坐瓜。果实发育中期,结合灌水每667 m2追施高钾复合肥10 kg;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

猜你喜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枯萎病坐果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