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沟渠首工程除险加固设计

2024-02-26 02:49张艺媛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2期
关键词:冲砂阿拉消力池

张艺媛

(吐鲁番市清源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新疆 吐鲁番 838000)

1 项目概况

阿拉沟河发源于天格尔山山脊处的冰川区,流域上游为高山区,流域最高海拔4 km 以上。河流自西向东先后与支流夏尔格沟、艾维尔沟、祖鲁木图沟、乌斯通沟和白杨河汇合,尾闾为位于吐鲁番市境内的艾丁湖。阿拉沟出山口处设有阿拉沟水文站,测站以上集水面积1 861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4 亿m3,出山口以下河段位于堆积平原,河段为基本对称U 型河谷,土壤以栗钙土-棕钙土为主,植被稀疏。

阿拉沟渠首位于托克逊县西部约60 km 阿拉沟河出山口处,始建于1962 年,为中型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2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 年一遇,设计引水流量为11 m3/s。

工程建设运行60 余年来,对灌区工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建设期条件限制,且工程长期带病运行,经托克逊县水利局委托鉴定,阿拉沟渠首工程存在过洪能力和引水能力不足,泄洪冲沙闸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泄洪冲沙闸下游防冲消能不满足规范要求,渠首淤积严重、泄洪冲沙闸和进水闸闸室底板及闸墩混凝土磨损剥蚀严重等问题,鉴定结果为四类闸。

2 气象水文

托克逊县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北、西、南有高山屏障,地势低洼,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酷热、干燥、多大风、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气温年际变化不大,而日差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2 mm,6—8 月降水量为5.1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 014.9 mm,多年平均气温为14.5 ℃,最大冻土深0.6 m。

根据吐鲁番地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新疆托克逊县阿拉沟渠首除险加固工程水文分析计算》报告成果,计算设计工况下阿拉沟渠首不同保证率设计年径流量,成果如表1 所示[1]。

表1 阿拉沟引水渠首工况下设计年径流量成果表

阿拉沟渠首设计洪水标准为2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 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推演需要侧重考虑阿拉沟水库对洪水的调节影响,水库仅调节遭遇30 年一遇以上规模洪水,因此,此次只需对标准为1.0%,2.0%,3.3%的设计洪水进行计算,其余设计洪水与天然状况下的设计洪水相同。不同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2[2]。

表2 阿拉沟渠首设计洪峰流量成果对比表

3 工程规模与总体设计

3.1 工程规模

工程主要任务是保证渠首正常引水,提高灌区9 200 hm2耕地的灌溉保证率;提高渠首的防洪标准至设计洪水20 年一遇、校核洪水50 年一遇。除险加固工程采用拆除重建形式,主要建筑物由泄洪闸、冲砂闸、溢流堰、引水闸、上下游导流堤组成。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 级。

3.2 工程总体布置

阿拉沟渠首除险加固选择临近原闸址上游约400 m 处修建,上下游河宽稳定宽阔,河道平顺,水流情况好,采用闸堰结合方案,枢纽从左岸至右岸依次布置引水闸、冲砂闸、溢流堰、泄洪冲砂闸、溢流堰,其中,引水闸轴线与泄洪冲砂闸轴线夹角为90°,引水角为90°,泄洪冲砂闸轴线和溢流堰轴线均与河道中心线垂直布置。

上下游导流堤总长度为535.80 m,其中上游左岸建导流堤173.30 m,右岸新建导流堤193.80 m;下游左岸新建导流堤100.50 m,右岸新建导流堤68.20 m。导流堤采用梯形断面,迎水面坡比为1∶1.75,背水面坡比为1∶1.5,堤顶宽4.00 m,堤身高3.50 m,基础埋深2.00~4.00 m。堤身采用砂砾石填筑,相对密度Dr≥0.75;迎水面采用混凝土面板衬砌,地面以上衬砌厚度为0.15 m,地面以下衬砌厚度为0.20 m,面板顺水流方向每4.00 m、垂直水流方向每5.00 m 设伸缩缝[3]。

新建引水闸为1 孔,净宽5.00 m,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25 二级配混凝土浇筑,抗冻等级为F200,防渗等级为W6。引水闸进口底板高程为813.50 m,闸墩顶高程为816.70 m,闸室边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宽1.00 m,闸室总宽7.00 m、全长10.00 m,设置1道平面工作闸门、一道平面检修闸门。

新建泄洪冲砂闸为3 孔,净宽5.00 m,由上游防渗铺盖、闸室段、斜坡护坦段组成,布置在引水闸右侧,轴线与河床轴线平行,与引水闸轴线夹角为90°。闸室段全长12.00 m、总宽19.40 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边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边墩顶宽1.00 m、中墩宽1.20 m。闸底板高程为812.30 m,闸墩顶高程为816.70 m,3 孔工作闸门均采用弧形闸门,设置1 道移动平面检修钢闸门。闸室后接消力池,采用陡坡连接,坡度为1∶6,消力池长16.80 m,陡坡与消力池底板边墙均采用浆砌石结构,消力池后接长20.00 m 的铅丝石笼。

溢流堰靠泄洪冲砂闸两侧布置,共2段,单段净宽31.50 m,采用WES 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溢流堰垂直水流方向宽度63.00 m,堰顶高程815.10 m,溢流堰垂直水流方向每隔10.00 m 设置沉降缝,采用橡皮止水。上游铺盖位于引水闸、泄洪冲砂闸、溢流堰上游测,顺水流方向长度为20.00 m,底板为0.50 m 厚混凝土结构,呈10.00 m×10.00 m 分缝布置,采用橡皮止水。

3.3 过流能力计算

引水闸正常引水时,泄洪冲砂闸关闭,引水闸净宽5.00 m,加大引水流量为13.75 m3/s;为保证冲砂及闸底板同上游河道合理衔接,考虑到运行期冲砂功能,泄洪冲砂闸闸底板高程为812.30 m;泄洪时溢流堰与泄洪冲砂闸联合运行。引水闸、泄洪冲砂闸和溢流堰过流能力计算公式[4]:

式中:Q为过闸流量,m3/s;B0为闸孔总净宽(堰宽),m;δs为堰流淹没系数;ε为侧收缩系数;m为流量系数;H0为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水深,m;g为重力加速度,9.81 m/s2。引水闸、泄洪冲砂闸过流能力计算成果如表3 所示。

表3 引水闸泄洪冲砂闸及溢流堰过流能力计算成果表

3.4 闸顶高程计算

该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闸顶高程应根据挡水和泄水两种运用情况确定,水闸挡水时,闸顶高程应不低于水闸正常蓄水位(或最高挡水位)、波浪高度及相应安全超高值之和,该工程安全超高下限值正常蓄水位下为0.40 m、最高档水位下为0.30 m;泄水时,闸顶高程应不低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及相应安全超高值之和,该工程安全超高值设计洪水位下为0.70 m、校核洪水位下为0.50 m;工程闸顶交通桥梁底高程高出最高洪水位0.50 m。

波浪平均波高hm(m)、平均波周期Tm(m)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W为计算风速,m/s;Hm为水域平均水深,m;v0为计算风速,设计洪水位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2 倍,校核洪水位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D为风区长度,m;H为堰上水深,m;Lm为平均波长,m。泄洪冲沙闸闸顶超高及闸顶高程计算结果如表4 所示,综合各工况计算成果确定泄洪闸闸顶高程为816.70 m。

表4 泄洪冲砂闸闸顶超高及闸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3.5 消能防冲设计

以迭代法计算收缩水深和共轭水深,判定该工程泄洪冲沙闸、溢流堰下发生远离式水跃,根据有关规范选取挖深式等宽消力池,消力池各特征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d为消力池深度,m;σ0为水跃淹没系数;h″c为跃后水深,m;h′s为出池下游水深,m;△z为出池落差,m;hc为收缩水深,m;α为水流动能校正系数;q为过闸单宽流量,m3/s;b1,b2为消力池首段和末段长度,m;T0为消力池底板顶面算起的总势能,m;φ为孔流流速系数。

进水闸消力池底板厚度t(m)按下式计算。

根据抗冲要求:

根据抗浮要求:

式中:k1为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k2为消力池底板安全系数;△H为闸孔泄流时上下游水位差,m;U为作用在消力池底板底面的扬压力,kPa;W为作用在消力池表明底面的扬压力,kPa;Pm为作用在消力池底板上的脉动压力,kPa;γb为消力池底板的饱和重度,kN/m3。

海漫长度Lp(m)按下式计算。

式中:KS为海漫计算系数;q为海漫末端单宽流量,m3/s。

经计算可知,泄洪冲沙闸消力池计算深度为1.18 m,设计值取1.20 m;消力池水平段计算长度为14.67~16.77 m,设计值取16.80 m;陡坡段坡度为1∶6;陡坡段水平长度与溢流堰陡坡段衔接长度为13.20 m,故消力池总长度取30.00 m;消力池底板厚度取抗冲和抗浮计算值较大者,由抗冲计算结果控制为0.68 m,设计值取0.80 m;消力池下海漫长度计算值为18.84 m,设计值取20.00 m。溢流堰消力池计算深度为0.69 m,设计值取0.8 m;消力池水平段计算长度为11.83~13.52 m,设计值取14.00 m;陡坡段坡度为1∶6;消力池底板厚度取抗冲和抗浮计算值较大者,由抗冲计算结果控制为0.32 m,设计值取0.50 m;消力池下海漫长度计算值为13.42 m,设计值取15.00 m。

4 结语

阿拉沟渠首是托克逊县重要引水枢纽,始建于20 世纪60 年代,受建设时条件限制和多年运行影响,渠首工程存在防洪能力不足、主要建筑物结构失稳等严重隐患。针对上述情况,此次研究通过对过流能力、消能防冲、闸顶高程等的水力计算,确定了阿拉沟渠首工程的除险加固方案。该方案的实施使区域居民供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有效保障了区域防洪安全。

猜你喜欢
冲砂阿拉消力池
油田冲砂技术的问题与对策
阿拉更爱雪中人
U型钢板桩在干河子坝二级消力池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三个哥哥
某拦河大坝下游消力池结构对消能防冲的影响
无污染防泄漏连续冲砂装置
冲沙闸渗透稳定计算及消力池防冲设计
心中的阿拉坦汗
底流消力池内悬栅消能工数值模拟研究
锦州油区连续冲砂技术发展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