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实验室,玩在一起

2024-02-27 14:33许宵雪
莫愁 2024年5期
关键词:佛头版画敦煌

文/本刊记者 许宵雪

艺术手工课,照见每个创作者独特的灵魂。

走进一扇不作遮挡、斜方半开的门,南京大众书局的艺术实验室便映入眼帘。房内的书架上,堆叠的手工泥版画、各具姿态的彩塑佛头,复刻着敦煌壁画上的神秘故事;经过蓝晒法制作的手绢,呈现出优雅的普鲁士蓝;品清茶、食茶点、赏字帖,茶话闲谈,最是清欢。

在这里,茶的清香、墨的韵味、泥的厚重协调交织,像烧瓶里不同的化学元素不期而遇,催生出轻松愉快的气息,悄然氤氲开来,温暖着每一个夜间文艺生活家的灵魂。

艺术开新花

艺术实验室从2023 年9 月正式开班运营,从周一至周五,每晚7 点30 分,总有一群年轻人如约碰面。在这之前,大众书局文化艺术中心已推出了“文艺课堂”日间系列课程,包括摄影、艺术展导览、国画、书法等,学员大多是退休人群。随着课程的名气逐渐打响,学员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有些只有周末才有时间上课的学员表示,希望能有一个开展夜间学习的场所。当这样的诉求越来越多,艺术实验室便应运而生。

艺术实验室的开课点设在南京玄武门附近,希望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打造面向大众的文化客厅。在这样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客厅里,白天是主要面向银发人群的文艺课堂,晚上则化身年轻人聚集的艺术实验室。

在艺术实验室,年轻人开始接触和了解篆刻、泥塑、扎染等传统艺术,触电敦煌美学、非遗技艺。尽管课程都是古老的文化艺术,但经过精心设计后,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表达技巧妥善嫁接,再加上年轻学员与年轻教师的火花碰撞,似乎让一棵棵老树开出新花。

负责课程研发设计的董老师介绍,他希望用艺术来串联大家的情感,让年轻人不局限于学习本身,而是在艺术实验中探索、传递并交换着一切关于文艺的内容。

古法冲洗植物蓝晒照

非遗,玩在一起

敦煌,被誉为古丝绸路上的明珠。而敦煌文化则融入来自中亚、西亚和我国西域、青藏、内蒙古等地的民族文化成分,是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集大成者。研发过程中,董老师经过多轮头脑风暴和试课,最终找到了泥版画和彩塑佛头两种最适于开课教学的艺术形式,难度适中,实践性、趣味性强,开课后受到许多学员的喜爱。

敦煌壁画是墙壁上的博物馆,而泥版画则是人们接触莫高窟壁画最直接的方式。在特制的泥中加入麻丝,捏制成泥版,经过勾线、填彩、润色、做旧,时光仿佛在双手的动作中按下快进键,飞天神女、八瓣莲花、九色鹿等等敦煌元素跨越千年,成了这块泥版上的画作。

彩塑佛头的制作则更加有趣,一排排制作好的佛头摆在架子上,有的顺眉耷眼、神态安详,有的剑眉星目、生机勃勃。最有意思的是,学员在捏制佛陀或菩萨时,临摹的同时也会把自己的主观形象投射在作品中,最终的成品都有几分像自己。也正因此,有学员觉得,敦煌系列课程不仅能了解到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精神、工匠技艺,也在吸收的同时有所产出,照见每个艺术创作者独特的灵魂。

除了厚重的敦煌文化课程,一些精妙灵巧的非遗手工课也很抢手。深秋时节,学员们走进大自然,借点花草、借点阳光、再借点清风,在化学世界与艺术世界的交织间,玩了一场承载着太阳和记忆的艺术——古法冲洗植物蓝晒照。蓝晒是一种古典印相技术,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蓝晒工艺利用铁盐与光的化学反应,借助太阳光的照射在载体表面生成大量普鲁士蓝色素沉淀,从而实现图像的转印,这种美丽经典的深蓝色则被称为“普鲁士蓝”。通过蓝晒法制作的图像,每张都是与众不同的,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涂布药液的介质、涂布的方法力度、曝光时间、显影时间都充满了变化,所以做出来的每张图像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创作者理想中的“一花一世界”。

拓印课上,聆听碑帖、画像砖、瓦当纹样的故事,描稿刻制属于自己的拓片;漆艺漂染课上,不同颜色的漆在水面自由蔓延,三分凭人意,七分靠天意,漂染出的纸扇妙法自然,美轮美奂。无论哪种课程,大家都以轻松愉快的方式“玩”艺术,而不是刻板和生硬地学习。当学员们满手泥巴一脸墨,属于晚上的那个自由、无拘束、无压力的我们仿佛才开始显露出原本的模样,用一颗不计较究竟学到多少的平常心“玩”在一起。

“多巴胺”学习

为了维持教学质量和较好的学习体验,艺术实验室保持着每班十几名学员的小班化教学模式,除了授课教师外,每班还配备一名助教。由于“文艺”的定位,课堂上,女生占了大多数。而老师则大多是青年艺术家,比如敦煌系列课程是雕塑系的青年艺术家负责教授,篆刻则请来专门研究金石的。当年轻艺术家遇上年轻学员,艺术实验室便具备了两种活泼的“化学元素”,每每激发出活力满满的艺术效果。

手工泥版画

彩塑佛头

目前,艺术实验室收获了一批铁杆粉丝,不少学员一报就是好几门课,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一起上课,更有一位女生不仅同时报了周一篆刻、周三国画和周四泥版画课程,还带着妈妈一起来上课。这时,艺术实验室便成为文化客厅,成为社群文化中心,人们带着亲人、朋友来,又结识了新的朋友,大家的社交圈子拢在一起,又得到成倍放大。因此,在年轻人眼中,艺术实验室“校”的属性弱化了,“夜”生活的属性则更强烈,参与性、互动感、重社交、松弛感和沉浸式成为学习体验的关键词,学员们称之为“多巴胺”学习,当目标退场,学习过程中专注的快乐便更加突出。

艺术实验室以500 元12 节课的亲民价格为大家带来一堂又一堂艺术课。董老师表示:“我们愿意坚持走下去,为年轻人打造更加多元并存的夜校,让年轻人在分享中体验文艺生活家的乐趣。”

猜你喜欢
佛头版画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版画作品选登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甘肃高校师生复原莫高窟佛像“佛头”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阿閦佛像前合十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佛珠搭配中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