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蛇菰科植物新记录种
——多蕊蛇菰

2024-02-27 02:05林贵灿
生物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华安县裂片雄花

林贵灿, 邱 麒, 安 昌

(1.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福州 350101;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与生物技术中心, 福州 350002)

檀香目(Santalales)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寄生植物中最大的目,蛇菰科(Balanophoraceae)是檀香目19个科中唯一的全寄生类群[1]。蛇菰科植物无正常根、茎、叶结构,靠粗壮且分支的根茎上的吸盘寄生于寄主植物的根上,其花序是唯一的地上部分,并仅在繁殖期出现。近年来,其寄生的分子机制,基因的扩张、收缩及丢失等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的热点[2-3]。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等热量带,从宁夏到海南多地广泛分布有种类多样的蛇菰科植物,南方地区目前记录有约12种蛇菰属植物。通常,蛇菰科植物寄生于热带森林的灌木和乔木根部,很难被发现,随着科考的全面深入,以及各类图像通讯系统的普及,近年来不断有蛇菰科的新种发表[4-6],各地也陆续有新分布记录被报道[7-8]。

2022年10月,福建省华安县中医药爱好者采集到一蛇菰科植物,在当地被称为“回春草”“土苁蓉”,认为其具有补肾、壮阳等功效。笔者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发现其与福建省所记载的蛇菰科植物均不相同,经文献查阅及解剖观察,鉴定为多蕊蛇菰(Balanophorapolyandra),为福建省新记录植物,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FNU),现报道如下。

1 多蕊蛇菰(图1)

(a)盛花期的雄性植株; (b)盛花期的雌性植株; (c)雄花特写; (d)雌花和附属物特写。图1 多蕊蛇菰的形态结构Figure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B.polyandra

BalanophorapolyandraGriff. in Proc. Linn. Soc. Lond. 1: 220. 1844: Forb.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411. 1894: Merr. et Chun in Sunyatsenia 2:219. 1935

凭证标本:汤淑月TSY2022102001(FNU)。标本2022年10月20日采集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镇三畲尖山,生于阔叶林下阴湿岩石缝,海拔1 228 m,北纬24°55′364″,东经117°26′35″。

蛇菰科蛇菰属植物。全株带红色至橙黄色,多年生寄生性肉质草本,植株高5~25 cm;根茎块状,常分枝且有纵纹,表面密被颗粒状小疣瘤和疏生皮孔,直径2~3.5 cm,卵状长圆形鳞苞片4~12枚,在花茎下部着生的旋生,上部的互生;花为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圆柱状,长12~15 cm;两侧对称,花被裂片4~6,开展,直径约1 cm,两侧为顶端尖的三角形至卵形裂片,上下是长圆形裂片,聚药雄蕊中央脐状突起,近圆盘状,花药短裂,分为20~60小药室,花被裂片和小药室均从花序轴基部向顶端逐渐变少;雌花序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3 cm,子房呈伸长卵形,基部呈渐窄或近圆柱形,花柱丝状;附属体为倒圆锥形或近棒状,7~8 cm,宽约4 mm,花期8—10月[9]。

FOC记载产西藏、云南、四川、湖北、广西、广东。生于海拔1 000~2 500 m密林下。福建省为新记录产地。中国蛇菰属植物有20余种,多分布于西南地区[10]。经调查,福建境内该属植物原记载有3种[11],分别为杯茎蛇菰(B.subcupularis)、红冬蛇菰(B.harlandii)、疏花蛇菰(B.laxiflora)。多蕊蛇菰雄花茎深红色,鳞状苞片4~12,在花茎下部的旋生,花茎上部的互生,有时呈卵形;花序圆柱状,长12~15 cm,花裂片4~6,展开,两侧裂片三角形至卵形,顶端尖,上下两裂片为长圆形,聚药雄蕊近圆盘状,中央呈脐状突起,花药短裂,药室分成20~60小药室等特征可以明显与其他3种蛇菰区分,为便于后来者的鉴定与研究,现列福建省蛇菰科蛇菰属植物检索表如下。

1.1 福建省蛇菰属检索表 (Key to the Balanophora taxon in Fujian Province)

1.肉穗花序,雌雄同株。雄花仅着生于花序基部,4数;根茎通常呈杯状,叶贴生在花序梗上

杯茎蛇菰B.subcupularis

1.肉穗花序,雌雄异株

2

2.雄花3数,球形或短椭圆形的花序、雄花3数、聚药雄蕊呈扁阔盘状、雄花序中的雄花有长梗且相邻雄花的苞片相接成蜂窝状

红冬蛇菰B.harlandii

2.雄花4~6数,花被片4~6,小药室多数,花被片和小药室都有由花序轴基部向顶端有逐渐变少的趋势

3

3.药室分成10~14小药室

疏花蛇菰B.laxiflora

3.药室分成20~60小药室

多蕊蛇菰B.polyandra

2 分布生境及药用价值

近年来,国内各种调查项目陆续开展,各地不断有新记录报道[12-15],这对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华安县位于福建南部,属南亚热带北缘,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夏季潮湿多雨,气候温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华南植物区系的特征。境内贡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存有约200 hm2的以壳斗科锥属、青冈属、栎属,樟科山胡椒属、润楠属和楠木属等植物为建群种的常绿阔叶林[16],非常适合蛇菰科植物的生长分布,省内4种蛇菰科植物均有分布。多蕊蛇菰大多寄生于福建青冈(Quercuschungii)上,本次发现的生长于石头缝隙中,在毛竹林中也偶有成片寄生生长,生长状态良好。与华安县距离最近的报道分布点是广东阳江市,该地属于南亚热带区域,华安县的地理位置与其在气候、纬度、海拔高度等都比较接近,为其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

蛇菰科植物在我国民间多有药用,大多含有三萜类、苯丙素类、鞣质类、黄酮类等成分,萜类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苯丙素类、黄酮类具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蛇菰科植物具有解酒毒、保肝等作用,可为开发治疗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炎的新药提供新资源。此外,其在预防艾滋病、糖尿病方面也蕴含良好的发展前景[17-18]。《中华本草》记载多蕊蛇菰:性平,味苦、涩,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止血等功效,主治淋病、梅毒、血虚出血等病症[19]。研究表明其具有很好的体内降糖活性[20],其甲醇提取物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21],在抗菌消炎等方面也有一定功效[22]。在当地,其植株大多在中秋前后露出地面,多有药农采集并作为药用(回春草),笔者调查了解主要用于泡酒和煲汤;因其外形特征,民间认为其具有滋阴补肾、强肌健骨、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可以治疗腰和膝盖疼痛、四肢麻木、关节风湿病等。蛇菰科植物生长季节性强,生长期短,野生资源稀少,无序过度的采挖极易造成其资源的枯竭,因此,有必要与有关部门及科研单位合作,进一步评估其受威胁等级,完善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同时根据其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深入探讨其潜在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3 讨论

华安县地属南亚热带北缘,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地邻广东省,兼具华南植物区系和华东植物区系的特点。华安县森林资源丰富,保存良好,近年来不断有新分布植物的报道[23],良好的植被条件为发展林下生态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条件。随着国家中医药产业振兴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药材林下生态种植更成为中医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调查发现,华安县当地存在众多原生药用植物,且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有必要进一步查清县域内的中草药资源,结合当地的森林和气候条件,发展适宜中草药的林下种植产业,为乡村经济振兴贡献技术力量。

目前,国内外在寄生植物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演化关系、寄生机制、寄主互作等方面[24]。蛇菰科在分类学中难有一个确切定位,Su等[25]对檀香目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明了蛇菰科起源于檀香目,是一个包含两个单系群Balanophoraceae A和Balanophoraceae B的多系群。Yu等[26]基于形态特征差异,结合18S与ITS序列对蛇菰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厘清了蛇菰科的物种边界和种间关系。多蕊蛇菰在福建省的新记录报道,对蛇菰科的分布和物候学、谱系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福建省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种子资源区系分布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为蛇菰科植物的林下种植及人工培育技术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华安县裂片雄花
菊花杂交一代叶片形态数量性状分析
楚雄花事(组诗)
桑树雄花茶的加工工艺研发与品质初探*
同心发射筒系留盖体燃气开启技术
系3. 门源翠雀花系 Ser. Menyuanensia
一种微波裂片设备
瑞 兽
飞龙在天
鼠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