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研究

2024-02-28 01:42吴漂生
图书馆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红色图书馆资源

吴漂生

(宜春学院图书馆,江西 宜春 336000)

1 引言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念,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中华文化基本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资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百年奋斗的资料库,记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新中国从诞生走向繁荣富强的成长脚步;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党员干部和大学生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催征鼓,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天然养分。因此,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红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推广,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彰显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红色资源的概念及价值

2.1 红色资源的概念

关于红色资源概念学界对其创造主体与时间跨度的界定尚存一些争议。如果红色资源创造主体界定为古今中外的先进人物,则过于宽泛,无法彰显红色资源的民族性、时代性与地域性特色,因而大多数学者将其界定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华儿女,这点学界基本趋于一致。争议的焦点在于时间跨度的界定,一种观点将红色资源界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至新中国成立期间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卓绝斗争中所形成的并能为今天开发利用的各种物质及其精神总和[1-3];另一种观点界定红色资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能彰显时代价值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4-6]等,笔者持此观点。

2.2 红色资源的价值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存,它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革命精神,在今天仍发挥着显著的时代价值:一是政治教育价值。红色资源是历史的资源库,见证了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与追求,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在今天建设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中,中国共产党特别需要这种红色血脉来传承革命传统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引领社会风尚;二是文化传承价值。红色资源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以真实史料为载体的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儿女为革命理想光明磊落、意志坚定、无私奉献、坚守信念、勇于创新、敢于胜利的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经济价值。一方面红色资源本身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它所蕴藏的政治资源和精神财富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另一方面,红色资源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资源能够将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转变成地方红色旅游品牌,成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经济增长点。

3 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意义

3.1 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始于心,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毕业后将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只有从内心接受、认同红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日后才能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同却不容乐观,据吴佳丽对湖北7 所高校的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主要存在认知模糊、信仰淡化、践行困难、认同盲目等四个方面的问题[7]。究其原因,除了近代西方列强在加紧对我国政治、经济掠夺的同时,也加深了文化的渗透,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以经济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却忽视了文化软实力,应试教育片面强调英语等学科,使历史、人文等学科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导致大学生对红色资源普遍缺乏直观感受,认同感不高。红色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创造力。图书馆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教学等相关部门的精诚合作与长期锲而不舍的阅读推广,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同,还能提升其文化自信。

3.2 图书馆职责所在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其基本职能是信息服务与文化教育。红色资源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也是文化自信教育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图书馆对红色资源挖掘、整理与阅读推广既是图书馆自身信息服务职能所在,也是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红色资源内在价值、弘扬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自身行业价值、承担行业责任,发挥文化教育职能所需。党的十八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继承好”,因而高校图书馆对红色资源的阅读推广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时代所需。

4 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现状

图书馆对红色资源的研究早在1982 年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称为“革命文献”[8],早期的研究重在对红色资源的收藏、整理[9-10]。随着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并指出红色资源是文化自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有关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研究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一个热点。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红色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如杨华等从资源整合的视角对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趋势的研究[11]、林方玉对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库开发利用的探索[12]、王乐对馆藏红色文献数字化研究[13];二是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理论、意义与模式。如李欢围绕红色资源阅读推广模式理论的研究[14]、马静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功能与意义[15]、高雨乔对红色文献助力研学的内在逻辑的探究[16]等;三是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如唐月娥认为要建立长效机制,利用专业优势,从资源建设、专题推介、主题活动和咨询研讨等方面进行阅读推广[17]。郑闯辉认为要建立“红色图书馆联盟”,通过联盟的平台,从红色文献特藏建设、创新活动形式等方面做出实质性改善,从而实现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18]。孙鹏等认为要加强顶层规划,完善政策制度支持体系、打造“红色”空间,创设阅读场景、组织“红色”资源,聚焦阅读史料、培育“红色”阅读推广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立体化“红色”活动,强化推广效果等五个方面开展高校红色资源的阅读推广[19]。

5 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基本框架

5.1 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红色资源既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能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因而成为阅读推广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尽管红色资源的阅读推广研究与实践无论是推广内容还是推广模式都取得了很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效果不佳少机制。阅读习惯与兴趣的培养需要持续的输入,文化自信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坚持。目前有些馆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定位为亮点工程、节日工程、形象工程,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形式多样,但缺乏绩效评估、人才培养、资源集成等长效机制,仅是为了应付“世界读书日”“读者服务月”等而组织的阶段性工作,难以形成持续性,影响文化自信的提升;二是单打独斗少合作。红色资源的特征决定了其阅读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规划,多部门合作,梳理现有文献的研究,虽偶有跨部门的横向合作,但这种跨部门、跨系统的合作少之又少,大部分停留在理论上,实践中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地方的红色资源形成合力,仅是图书馆自演自唱的“独角戏”;三是内容固化少品牌。目前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主要以红色主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为主,虽能让读者深度感受红色资源的精神魅力,但由于没有深挖当地特有的红色资源,建立像国家图书馆“文津经典诵读”等品牌,无法吸引读者;四是形式单一少互动。红色资源的阅读推广以红色阅览室、红色书目、朗读、讲座、展览、竞赛等传统、常规的阅读推广为主,多为自上而下的单向推送,与读者互动交流少,缺乏吸引力,读者参与度不高。

5.2 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基础框架

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根据美国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Harold Lasswell)传播5W 理论,即传播过程的5个要素:传播主体(Who)、传播客体(To Whom)、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在阅读推广活动中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5 个要素,建立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基本框架,如图1,将有助于指导高校图书馆沿着“红色资源开发→知识深度共享→提升文化自信”的链式路径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

图1 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基本框架图

阅读推广中推广主体是关键,决定着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效果与方向,在红色资源的阅读推广活动中推广主体可以是图书馆,但由于图书馆阅读推广员囿于自身学术背景、推广渠道、红色资源的缺陷等因素,必然影响推广客体、推广内容、推广渠道与推广效果。但如果图书馆联合学校教务处、团委等建立多个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则可以完善推广渠道、丰富推广内容,从而影响推广客体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进而提升客体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而客体的积极参与,也会激发推广主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红色资源的阅读推广活动中,提升阅读推广效果。反之,建立、完善阅读推广效果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等,也会刺激推广主体(如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经费的落实、制度的完善等)、丰富推广渠道(如媒介的多样性)、激发客体热情(如读者满意度、读者参与度等)、充实推广内容(如活动深度与广度、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从而提高红色资源阅读推广效果,提升文化自信。

6 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思路

6.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任何一项工作要高效且持续运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红色资源阅读推广也是如此。一是图书馆要成立专业的、长期的阅读推广部。作为图书馆的核心工作,需调集精兵强将,从人员、资源、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除了规范红色阅读推广的制度与职责外,建议高校图书馆或相关协会参考相关部门与地方政策,如《湖南省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2021 年7 月30 日通过),出台高校层面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制度与要求,保障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持续化、制度化。三是建立绩效评估与监督机制,绩效评估不仅有助于落实责任,提高管理,完善服务手段与方法,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而且有利于提高读者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公众监督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推动红色资源阅读推广,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绩效评估可以从保障机制与推广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保障机制包括资金、人才、制度、技术、组织等方面,推广措施主要包括推广主体的多元化、读者参与度、推广媒介多样性、读者满意度等,从这些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6.2 构建多元合作的阅读推广主体

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文化自信,不仅涉及学校图书馆、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院等多个主体,也涉及校外纪念馆、博物馆等多个公共文化主体,图书馆仅是其中的一环。因此,图书馆红色资源的阅读推广首先必须在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相应的协调委员会,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如图书馆的文献、教学院的人才、团委与教务的协调,强化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力度,提升文化自信效果。其次与校外的博物馆、纪念馆、红色基地等合作,构建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共同体,让红色资源的价值得以更有效地挖掘和传承。红色资源的阅读推广是以资源为保障进行的,仅靠图书馆、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建立跨部门、跨系统合作关系,构建共同主体,相互借力,红色资源阅读推广才能形成合力。

6.3 创建强有力的红色资源阅读推广人队伍

在阅读推广过程中,阅读推广人是策划者、引导者和协调者,阅读推广人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决定了阅读推广的方向与效果。一个合格的红色资源推广人必须具备“一颗红心”“三种能力”。“红心”是一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心”,传播文化始于心,只有内心对中国文化认同、自信与热爱,才会不知不觉地以自身的言行感召、熏陶读者。“三种能力”,首先是专业服务能力,“打铁还得自身硬”,这种专业能力既包括具备较深阅读底蕴和人文情怀的阅读能力,也包括能根据读者需求快速检索,及时推送,还熟知馆藏,围绕馆藏,结合热点创意、策划推广主题,构思阅读推广项目,合理配置资源,并能根据项目的进展及时补充、完善有关资源的专业服务能力。其次是协调沟通能力,阅读推广员不仅需要协调不同主体人员,合理配置红色资源等,同时还要面对客体的差异,善于与之沟通,了解其需要,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再次是激发他人生长能力,红色资源阅读推广虽然是通过活动推动阅读,促进阅读,但终极目的是阅读推广人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读者,激发读者,提高文化自信。

6.4 围绕经典,创建品牌

阅读,特别是红色经典阅读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文化自信。而品牌能吸引读者眼球,引起广泛而持久的传播,获得读者忠诚度。如何根据馆藏资源特色、围绕经典、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结合热点策划、创建品牌,吸引更多大学生投入红色经典阅读,提升文化自信,是摆在我们阅读推广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些馆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太原市图书馆集聚经典文献收藏、空间功能叠加为一体的“马克思书房”,该书房自成立以来以独具特色的空间服务、丰富多样的推广活动以及趣味十足的文创产品赢得了业内外一致赞誉,成为文创产品经典品牌[20]。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成立阅读推广部,设置4 个专职阅读推广岗位,开展“红色经典伴我行”“90年艰苦奋战、成就中华之崛起”等系列活动,并创建“红色经典阅览室”,推出“十大红色经典书籍推荐”“红色经典歌曲推荐”“红色经典电影精选”等宣传活动[21]。鲍玉静等在调研河北省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的基础上指出要吸收多方力量,联动构建红色经典阅读生态环境,并将红色经典阅读纳入课程体系,构建长效学习推广机制[22]。但从梳理的文献看,红色经典阅读推广不仅少,且形成品牌效应的更少。

6.5 细分客体,分类推广

增强读者的文化认同,提升其文化自信,是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最终目的。随着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深入,推广的重点已由“图书馆有什么推什么”的被动推广转向读者“需要什么推什么”的主动推广。客体是红色资源阅读推广活动的中心,因而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员必须通过大数据、用户画像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深入调研等细分读者类型,分类推广。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以KANO 模型为指导,将师生红色文化阅读需求划分为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无差异型和反向型五类,并详细分析每类需求的关联性与因果关系,据此建立个性化的用户红色主题阅读需求档案[23]。虽然用户需求与行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用户属性和特征在一定范围内是确定的。细分用户类型实施分类推广,不仅可以根据用户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还可以根据用户群体的需求与特征提供针对性的红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激发读者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的终极目标。

6.6 运用新技术策划红色资源阅读推广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书目推荐、朗读、讲座、展览、竞赛等阅读推广活动。要通过多元、立体的活动丰富推广形式,营造沉浸式推广场景,尝试开展唱红歌、看红片、研学游等多种活动,增强沉浸式、交互式阅读体验。同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App、抖音等新媒体数字平台良好的互动功能及时了解读者的动向与需求。在数字阅读时代,红色资源的阅读推广不仅需要红色空间等实体物理空间的支撑,更需要虚拟现实技术(VR)等数字技术的支持和服务,使大学生置身虚拟环境中获取全新的认知和互动,激发认知上的新意和感知上的重构,通过“生动性”“沉浸性”“构想性”提升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效果和体验。如全国首座红色文化高科技主题公园——江西赣州方特东方欲晓,就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VR、AR、高清巨幕、旋转平台、球幕、动感轨道船等前沿高科技,将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和英雄事迹打造成了一系列沉浸式、强互动的红色主题项目和特色景观,演绎中华民族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近现代历史,在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红色旅游新体验的同时提升了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红色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追忆红色浪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