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场域的空间形成与信息传播路径
——以国家高新区为例

2024-02-28 11:37吴煜昊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解码场域主体

吴煜昊 陈 进

(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210023; 2.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23)

1 作为创新场域的国家高新区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是我国为推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振兴相融合而设计的科技政策特区和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吸收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1-2],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策源地[3],也是创新场域的一种独特空间形式[4]。信息是场域内部一切要素紧密凝结的内核,链接了场域的各种关系,形成了多主体传播的信息流动路径和信息闭环的“结构性”空间。在此背景下,对“要素之间具有怎样的互动关系”“其空间形态和行动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信息传播生成了何种创新扩散链路结构和流动路径”等问题的探索,对于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扩散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家高新区是占据一定物理空间的实体,组成了新的结构关系网络,其中也不乏资本的影响和介入。在国家高新区的信息传播环路中,存在着类似意见领袖政策信息中转节点,它们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政府是科技、产业创新场域的主导者与强有力支持者,人才信息、科技信息、金融信息等不同种类信息的扩散都有赖于政策信息的支撑与推动。

2 国家高新区创新场域的形成机理与行动结构

2.1 传播政策的风向标:科技政策传播的职能升级

无论是构建服务型政府,还是创新政府治理模式,都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以促进科技创新的效率,其中科技政策传播职能的发挥程度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在科技创新场域内,顺应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解决科技创新网络中的痛点和堵点,进而利用科技创新场域中创新与传播主体间的紧密连接,能够实现良好的科技政策传播效果。

2.2 传播效果的标尺:科技创新制度的规范作用

科技创新是制度推动与建构的过程。制度保障不仅能给创新企业配置必要的资源,还能因时制宜调整方向,为企业可持续创新提供动力。科技创新的深层机理和可持续性取决于科技企业的基本实力,制度结构也同时发挥巨大的作用。科技规划通过各个主体共同努力和各项制度共同作用,将公共资源配置到科技研发领域,引导企业和私人资本自愿投入科技研发活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结果,更是制度创新的效用体现。

2.3 传播实践的行动者:科技产业创新主体的网络结构

科技创新的发展驱动空间形态革新,权力和资本在此处汇集,各种促进科技创新的要素得以有机连结。空间和政府在科技创新场域中产生新的关系,空间生产在政府主导下进行,资本再生产也须依靠空间的生产。由空间构建而形成的关系性结构,促成了科技创新场域的最终形成;同时,信息通过流动为该场域构建联结网络,资本、权力等要素对空间的重塑构成空间的生产,空间也由此成为介质和产物。科技、产业创新场域中的中介型关键信息节点则以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的角色在政策信息传播过程实现数据驱动并行计算的价值。

3 创新场域中信息传播链路特征与实现路径

3.1 多主体传播:科技创新场域中的信息流动路径

由于科技创新场域是由固定的空间和内部各类主题构成的信息传播闭环,因此,科技创新场域内的信息流动既可以根据传播主体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传播内容进行区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主体与技术创新环境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互相依存,从而形成的系统可以被视为“创新生态系统”,其内部包含多种影响因素和多个反馈过程[5],如图1所示。

图1 科技创新场域中的信息流动

在这个创新系统中,物质装备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和人力资源流在区域创新体系内自由、快速地流动,从而形成促进创新体系发展的原动力。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在公、私领域里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行为能够有效开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其中,政府是国家创新管理的主导者,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应确定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制定相应政策,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与此同时,在高新区政策的引领下,科技创新企业、民营机构等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3.2 政策传播模式链:科技创新的政策编码与解码

信息的最大功用在于其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借助信息实现沟通,需要对信息进行编码,或者把信息转变成某个话语系统的符码。编码者在编码的过程中往往会植入某种态度,而信息的接收者则在自身的知识框架语境中进行解码。然而,在解码过程中,由于双方在代码上缺乏对等性,会出现无法解码或解码不准确的情况。

在科技创新场域中,存在政策编码与解码的模式链,如图2所示。自上而下的科技创新政策传递是一个由统管部门编码、企业进行解码的过程。在繁复冗长的政策文本中,企业对相应信息进行筛选和解读,即所谓的政策解码。由于政策制定会受到市场环境、国际关系、国家战略等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政策编码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图2 编码与解码模式示意图

3.3 信息的创新扩散链:创新场域中的传播力链接力

科技创新企业存在对信息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认知的现象。创新网络中,多元主体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关系形成规范,提升主体信任度,另一方面通过弱关系增加探索性创新潜力。科技创新场域中信息的高效率运转,需要信息传输者和接收者对科技新知具有对等的解读和再编码能力。

科技服务企业使科技创新传播的信息链路发生颠覆性改变,能够最大化根据“信息+经验=知识”这一公式进行转化,促进整个科技创新场域中信息驱动力良性运转。科技、产业创新场域中,创新主体依托中介型科技服务企业与政府一起共同构成“创新扩散链”。其中,信息流动不仅为创新主体发展提供外部引导,还能够为其吸纳资源、整合规划带来参考依据,如图3所示。

图3 创新场域中多创新主体传播关系图

4 中国科技创新场域的现实反思

4.1 信息驱动: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动力

全球化趋势下,创新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利润回报周期也被压缩,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节省寻找、采纳和利用信息的时间,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减少获得和利用信息的成本,把时间和资金尽可能多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现代科技创新企业管理者而言,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收益无疑是第一要务,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应对内外部的各类风险。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协调企业外部环节和资源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传统价值链管理被视为“对静态环境进行优化的僵化流程”,而以信息为驱动的新型价值链管理则被认为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信息、网络、知识成为企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增长动力。利用信息可以及时把握市场变化的动向,预测市场需求和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不确定性,提高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要通过对外部信息的收集、加工和识别来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和开展各种管理活动,并让外部信息发挥驱动力,而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使用可使企业实现信息集成以及数据规范化处理,从而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实现企业信息的最小冗余和数据的全局共享。科技创新场域中同样需要一个类似企业外部ERP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外部信息进行判断和管理。

4.2 信息扩散:企业象征资本的获取与培育

象征资本是被人们承认和接受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资本。象征资本对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助力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已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都能构成企业的象征资本,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式,比如雇佣拥有良好业绩经历的CEO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经济资本;与高声誉组织、知名投资、法律、金融组织等建立联盟关系和在专业产业集群内开展经营是具有象征性的社会资本;另外,通过ISO认证、荣获国家、省部级奖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拥有专利/采用行业内领先技术、与著名高校或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等都是具有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在科技创新场域的企业实践过程中,企业也在不遗余力地获取上述象征资本。从大多数企业获得象征资本的路径看,基本是以官方的各类评选为主,由此形成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对于企业而言,各类荣誉成为一种象征符号,能够使企业得到相对意义上的差异性身份;企业在拥有这种象征符号之后,可以将其转化为更多的物质资本或者其他资本。

4.3 实践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扩散环境

我国已确立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亟需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扩散环境,主要体现在:

(1)在创新场域中构建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能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激发创新的竞争性。科技创新场域形塑这种独特的创新环境,在其信息链作用下,创新主体能够及时获取相关政策,政府管理部门也能够获得有效反馈,及时调整施政措施。在各个创新主体之间,通过科技服务机构的协调和运作,能够形成有序的竞争合作关系。中介型科技服务机构所采取的线上线下联动措施,既能为创业者提供人文关怀,也能极大地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2)在创新场域中形成创新扩散链的信息传播闭环。国家意志在创新网络中发挥着核心处理器的重要作用,中介型科技服务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场域中的关键内核,主要通过扮演“政策创新传播 NPU”的角色,实现数据驱动并行计算的价值,并发挥科技政策传播落地过程中的“信息加速器”作用。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结构中,需要进一步构建以政府、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中介型科技服务企业为实体的结构化行动网络。其中,中介型科技服务型企业成为信息链接的枢纽节点,链接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从而形成信息流动闭环的政策驱动型场域化创新系统。

(3)完善和培植创新场域中信息网的关键节点。在科技创新场域中,不同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促进创新网络的演化和发展,需要对创新网络功能进行优化,并进一步培植和完善该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科技创新场域中,信息创新伴随着扩散过程一直存在,在关键节点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些信息创新与扩散形成科技创新场域力链,塑造了信息传递网络,并实现信息流转和价值转换。作为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纽带,关键节点上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能在科技创新场域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解码场域主体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解码万吨站》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解码eUCP2.0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