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建构策略探究
——以F 市的教研实践为例

2024-02-29 01:54汪路艳
教育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研修名师教研

汪路艳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需要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以名师、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来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名师工作室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在推动教师研修学习的同时,也创新着教师研修的形式。本研究以F 市基础教育阶段35 个名师工作室为例,分析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构路径和运行现状,以期对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构和运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建构的内在机理

把握名师工作室与教师研修、教师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质量、教研活动与教师研修共同体三对关系,有助于理清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建构所要遵循的内在机理。

(一)名师工作室是引领教师专业研修学习的重要平台

名师工作室为教师研修学习和专业成长搭建了支撑平台。一方面,名师工作室通过研修活动的开展来调动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名师工作室以组织教师参与集体研修活动的形式深化教师对教学研的认知与学习,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生成。另一方面,名师工作室通过加强与专家、名师的交流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视野,促进教师的知识积淀。名师工作室会邀请本地、外地专家和名师来开展专题研修活动,推动教师自我反思,更新和重塑教师的知识体系。

(二)教师研修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的有力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质量决定学校乃至区域的教育教学质量。鉴于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专业成长存在质量不高、速度缓慢、效率低下等问题,加强教师研修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破解此类问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增效。[1]教师研修是满足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需求的必要途径,能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研能力,带动教师教学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加强教师研修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丰富教师的专业发展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培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自驱精神。

(三)教研实践活动是建构教师研修共同体的优质土壤

教研实践活动为教师研修共同体积累了丰富的教研文化资源和教研素材资源,为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构和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一方面,教研实践活动为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文化土壤。教研实践活动能推动教师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价值共识,为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形成营造合作、交流与共享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教研实践活动为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构和发展提供土壤。教研实践活动为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构积累了经验,有助于教师研修共同体不断改进工作思路,促进共同体自身的发展。

二、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建构的调查设计

本研究以F 市35 个学科名师工作室为例,以名师工作室人员、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各校领导为调研对象,运用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资料收集法展开调研,并对调研取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以此分析F 市名师工作室在教师研修共同体建构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三、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构路径

F 市名师工作室从加强机制建设、落实结对帮扶、促进专业成长、深化学术引领、彰显品牌特色、坚持研用一体等方面,为建构教师研修共同体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一)优化机制建设:完善工作室运行制度,制定愿景发展规划

良好的机制建设是保障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常态化运行的先决条件。在名师工作室外部运行保障机制的建设方面,F 市名师工作室的经费支持、设施保障、运行环境等外部保障条件坚持制度化管理,实行多方共建共管。[2]在名师工作室内部运行机制的建设方面,F 市名师工作室采用多种措施来修订和完善本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其一,制定和完善工作室的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室的职能定位。F 市35 个名师工作室在成立后,首先对本工作室的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和职能定位进行了思考,并围绕服务教师、辐射本地、引领成长、资源共享、均衡发展、名师培养、课题研究、阅读学习等方面对此予以说明,以明晰工作室的职能定位。

其二,制定了从远及近、从集体到个人层级分明的工作愿景规划,厘清了工作室和成员的远、近发展愿景。F 市名师工作室对工作室及其成员制定了层次分明的三年远景规划,学年、学期近景规划使工作室的愿景规划实现远景规划的长远期待和近景规划的实际指引相统一。[3]

其三,制定和完善工作室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制定和完善针对工作室个体成员差异的目标,确保工作室整体的有序发展和工作室内部个体成员的均衡发展。在工作室愿景规划方面,F 市名师工作室制定和优化工作室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在不同时期的分段目标方面,工作室针对个体成员的发展差异,制定和完善个体目标。[4]

其四,完善工作室的规章制度。F 市工作室结合研修安排和教师教研需求,不断修订与完善工作室的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工作室的工作内容,以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且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落实结对帮扶:深化校际帮扶协作,推动师徒结对工作

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是名师工作室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F 市名师工作室在落实帮扶方面先后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保证送教送培下乡活动定期开展,促进优质教育教学和教研资源的共建共享。F 市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以送教课展示、送培讲座和集中研讨为主要内容的送教送培下乡活动,为乡镇、乡村学校,尤其是乡镇、乡村薄弱学校的教师拓宽教研思路、优化教学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其二,开展面向乡镇、乡村学校的帮扶活动。F市共有22 所公办幼儿园、33 所小学、23 所中学,其中只有6 所幼儿园、13 所小学、5 所中学在城区,绝大部分学校都位于乡镇、乡村。为此,名师工作室对乡镇、乡村学校开展以送教送培下乡、跨校联合教研、教师集体备课指导、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主要形式的帮扶活动。

其三,加强师徒结对工作。F 市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工作室骨干成员和研修成员、新老教师之间的师徒结对工作,以促进新手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四,注重发挥工作室在促进本学科非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F 市工作室领衔人和骨干成员以教学设计指导、教学技能大赛指导、示范课展示、专家讲座学习等形式促进非工作室成员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此带动区域内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聚焦专业发展:创新教师研修形式,增强教师的学习自主性

F 市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以教学研讨、阅读交流、研修心得分享等形式为主的跨区域教研活动,以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名著、学科教育作品、新课标和本学科的学术期刊,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教研经验分享的讲座,为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借鉴;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教学技能赛和试题命制比赛,开展常规的教学技能赛、作业设计比赛,开展学科试题命制培训、中高考备考培训等各类专题研修活动,以促进教师教学、试题命制等专业能力的提升。

(四)深化学术引领:鼓励教师研究课题,强化专家与名师的指导

在基础教育阶段,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与学术科研的联系往往是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进行的,为此,F 市名师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了提升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系列活动。

其一,鼓励教师作为课题组长申报课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各级课题研究,以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在2019—2022 三个学年中,工作室每学年立项的在研课题较多,尽管受课题申报级别高难度增大、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定位等因素影响,大部分课题都是县级课题,省级和地市级课题申报成功数量较少,但总体上而言,工作室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2019—2022 学年工作室在研课题数量如表1 所示。

表1 2019—2022 学年F 市名师工作室立项在研课题数量统计表

其二,邀请专家开设课题研究的讲座,指导教师科学规范地进行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每学期邀请专家开设关于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指导的专题讲座,指导教师按要求申报课题、收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引导教师科学规范地做好课题研究。

其三,鼓励教师撰写、发表学科教育教学和教研的论文,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省市县等各级各类论文汇编和评选活动。F 市名师工作室鼓励教师发表论文,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开展的教师论文评选和论文汇编活动,以提升教师的论文写作能力。

(五)彰显品牌特色:植根特色研修活动,塑造工作室的品牌

F 市名师工作室在运行中将教学研理念、地方文化与教师研修有机结合,开展多样化的研修活动以彰显工作室的品牌特色。

其一,结合当前新课标、新课改、新教材、新中高考以及“双减”等前沿教育政策,开展能彰显名师工作室运行理念的研修活动。

其二,结合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新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关于学生素养发展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三,结合学校、地域特色文化,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研修活动,推动本土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彰显工作室的地域特色。

(六)坚持研用一体:立足教学教研实况,促进研修成果的运用

落实研用一体是名师工作室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和研修成果的必要之举。F 市名师工作室坚持研用一体化,注重教学、教研、课题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主张教师要从实际教学和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视角和研究切口,针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也尝试将研修活动中学习到的新的教育、教学、教研理念和模式运用到现实的教学研活动中,使之与推动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相融合,推动研用一体化。

四、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运行存在的问题

F 市名师工作室在学校参与意识、工作室积极性、工作室成员内部发展、研修需求覆盖、研修成果推广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些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的良好运行。

(一)学校参与意识较弱:组织申报力度不大,校本教研氛围薄弱

名师工作室从成员申报到每次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学校的密切配合。学校参与意识不强是制约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开展的一大难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学校动员教师申报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力度不够,降低了名师工作室对学校的辐射面。在2023 年4 月新一届的F 市名师工作室换届工作中,部分学校只有极少数教师申报了名额,少部分学校没有教师申报,在名师工作室管理部门的多次催促下,这些学校多数也只新增极少数申报人员,甚至有的学校仍不为所动,保持原有的申报名额。

其二,学校“躺平”式的校本教研氛围降低了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开展的成效,减少了这些积极性欠缺的学校自我提升的机会。一方面,工作室的大部分活动是在幼儿园、中小学开展的,那些教研氛围薄弱的学校错失举办研修活动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工作室活动的参与者是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和本学科的全体教师,受这种薄弱的教研氛围和教研文化的浸染,在这类学校工作的教师往往也会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工作室积极性欠缺:研修活动开展频次较少,工作室设置形同虚设

部分名师工作室在开展研究活动上积极性不高,突出表现为工作室的活动开展频次较低,造成工作室职能难以发挥,工作室在实际运行中形同虚设。课题组通过对F 市名师工作室2019—2020、2020—2021 两个学年活动开展情况的统计,发现绝大部分名师工作室活动开展总次数在10 次以上,只有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化学、德育、小学体育、高中数学5 个名师工作室活动开展次数较少(见表2)。

表2 F 市部分名师工作室2019—2020、2020—2021 学年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三)成员内部发展不均:专业发展自主性差异较大,研修机会分配不均

F 市名师工作室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内部发展不均衡限制了名师工作室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性,此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工作室成员个体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差异较大,使得工作室成员间的努力方向和行进速度难以同频。部分成员专业发展动机不强、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造成自己的专业发展速度缓慢,专业发展的自主能力较低。

其二,工作室研修机会分配不均,骨干成员获得较多的研修机会,研修成员获得的研修机会较少。工作室开展的诸如试题命制、中高考备考等此类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研修活动,一些教师往往无法参与,失去学习或者锻炼的机会。

其三,部分成员的行政依赖观念较强,参与研修的动机过于功利,也不利于成员的专业自主发展。F市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与研修是出于学校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文件要求,将参与研修视为完成任务,[5]也有成员参与研修的动机过于功利,只是为了职称评聘,而非将参与研修作为学习机会。

(四)研修覆盖力度不足:参与研修的教师和学校有限,工作室辐射范围受限

学校和教师是名师工作室的主要研修对象,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所能覆盖和辐射的研修对象有限,也是制约名师工作室影响力发展的一大难题。

其一,工作室每学期、每学年开展的研修活动很难在每所学校开展。作为工作室开展研修活动的重要场所,不是每所学校都能有机会成为研修活动的承办校,这使得工作室能辐射的学校受限。

其二,工作室成员作为工作室研修活动参与的主力军,他们参与工作室研修的机会和名额有限。一是因为工作室成员需要向工作的学校协调好自己参与研修活动的时间,二是因为工作室有些研修活动的对象不是工作室全体成员,而是少部分人。

(五)研修成果推广欠缺:研修成果的研修实践运用程度不高,二者融合不足

名师工作室是推广教师研修成果的平台,担负着推动促进学研用一体化的职责。F 市名师工作室在研修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存在不足。

其一,学研用一体化难以有效落实,研修成果、研修经验在研修实践中的运用程度不高。研修成果和经验能够为工作室和本区域的教学研活动的优化提供参照依据,然而工作室的学研用一体化意识欠缺,不重视甚至轻视对研修成果和经验的运用,造成研修成果和经验的浪费和闲置。

其二,工作室在探索研修成果与教学研活动的契合之处和转化路径方面有所欠缺,这造成了研修成果难以与教学研实践活动深入融合。

五、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运行的改进策略

改进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名师工作室和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以推动名师工作室在教师研修方面作用的高效发挥。

(一)提升学校的参与意识:重塑校本研修氛围,健全教师研修的保障机制

学校是名师工作室争取外部保障和配合的支持力量,与名师工作室是合作而非隶属、互惠而非行政指导的关系。[6]学校要对此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其一,重塑本校的教研文化和研修氛围,与名师工作室建立互惠协作、互学共生的关系。学校可以借助承办名师工作室活动、接受名师工作室指导、组织本校教师申报工作室成员的契机,观摩、学习和借鉴名师工作室和其他教研强校、优校的经验,改进本校的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参与研修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文化和教研氛围。

其二,健全本校教师研修的保障机制,确保教师能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名师工作室所开展的系列活动中。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时间很可能会和教师的工作日程安排产生冲突,有的教师由于工作时间冲突且难以与其他教师调课,而无法参与名师工作室的活动。针对此类现象,学校应尽可能结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和教研需求,为教师调课、请假来参加名师工作室活动畅通渠道,确保教师参与研修活动。

(二)提振工作室的积极性:借鉴优秀工作室的经验,增加研修活动的开展频次

针对工作室活动开展积极性欠佳的问题,提振此类工作室的积极性是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当务之急。这需要此类工作室做到如下几点。

其一,学习、参考和借鉴优秀名师工作室在组织教师研修活动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研修成果,改进本工作室的工作。优秀名师工作室无论是工作室管理制度、研修文化和凝聚力这种软实力,还是研修活动开展、研修成果这种硬实力,都为其他工作室创新研修活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积极性欠缺的名师工作室可在此方面加强向优秀名师工作室的借鉴与学习。

其二,提高工作室活动开展的频次,保证每学期开展两到三次的研修活动,促进工作室活动的定期开展。对积极性欠缺的名师工作室来说,要保证每学期至少开展两到三次的研修活动,这样既不会造成研修活动的频繁开展与教师工作安排产生时间冲突,确保工作室教师能全员参与,也有利于教师为研修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明确研修需求和观念,助推自我成长赋能

针对名师工作室教师研修积极性欠缺的问题,教师需要采取如下策略以激发自己的内生动力。

其一,结合自己所教学段,明确自己的研修需求,克服依赖行政的研修惰性、过于功利的动机,树立正确的研修观念。为此,教师可结合自己本学期、本学年的教育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情,分析自己本学期、本学年的教研需求有哪些,更新自己的研修观念。

其二,自觉树立自己在研修活动中的主体意识,转变“自己是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被动参与者和被管理对象”的观念。为此,教师要树立研修活动的参与者和改进者观念,为改进、完善研修活动建言献策、积极行动。

其三,培养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提升研修活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加强学习和研修,为自我成长赋能。为此,教师要增强研修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所创设的资源和平台,积极参与,加强学习、反思、交流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四)扩大研修的覆盖范围:开展多元研修活动,确保学校和教师广泛参与

针对工作室活动覆盖的研修对象范围受限的问题,名师工作室可从如下几点来扩大研修活动的覆盖范围,保证教师和学校的广泛参与。

其一,在保证既有的有益工作方式的基础上,丰富研修活动的形式,以满足教师和学校的多元研修需求。F 市名师工作室开展的研修活动大多是以教学展示和专家讲座为窗口,为教师和学校改进教学研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研修效果较好。此外,工作室还可以采用课题研究指导与总结、阅读交流、工作室与学校结对帮扶等形式来加强对教师、学校的指导。

其二,工作室的活动可以增加、吸纳新的活动承办学校,以扩大研修活动对学校的覆盖面。针对当前F 市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开展固定在某些学校的现状,工作室领衔人可提前与F 市其他学校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让工作室的活动尽可能走进不同的学校,从而扩大工作室研修活动对更多学校的辐射和覆盖面。

其三,继续加大对薄弱校,尤其是乡镇、乡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力度,确保研修活动对这类学校的覆盖和倾斜力度,以促进此类薄弱校向常规校、优质校发展。名师工作室担负着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发展,助力乡村薄弱学校的优质化发展的职责。[7]薄弱校尤其是乡镇、乡村薄弱校是教育均衡发展中至为重要的一环,为此,F 市名师工作室在研修活动开展、结对帮扶层面,要继续加大对此类学校的倾斜力度,以促进薄弱校教师尽可能多地参与研修活动,提升薄弱校的研修积极性,最终带动此类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其四,加强对在线研修平台的使用,畅通教师的研修渠道,为教师参与线下研修、线上研修创造条件,为教师共建共享研修资源提供保障。F 市名师工作室需进一步加强对线上研修平台和资源的利用,为教师突破研修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当工作室教师因日程安排冲突而无法参与线下研修时,工作室可通过活动录播、资源共享的形式,弥补教师无法到场参加研修活动的遗憾。此外,F 市名师工作室以及名师工作室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利用在线研修平台、电子资源的培训力度,在平台操作、教研活动、资源等方面优化网络研修平台,如简化平台操作步骤、提供更加丰富的网络研修资源,为教师利用在线研修平台提供高效、便捷的渠道。[8]

(五)力促学研用的一体化:把握研修成果与研修实践的契合之处,聚力二者的相互转化

学研用一体化是推广工作室研修成果、提升工作室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可行之策。F 市名师工作室促进学研用一体化的落实,要坚持以下几点。

其一,分析研修成果及经验与教学研实践的契合之处,把握研修成果和研修经验适用于教学研活动的条件,为研修成果和研修经验的实践运用创造相应的教学研环境和支撑条件。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成果和研修经验能否运用到教学研实践活动中,需要工作室思考并分析研修成果、研修经验与教学研实践活动的契合之处,为研修成果和经验进一步转化成能指导研修的实践创造相应的条件。

其二,把握研修成果、研修经验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条件,既要注重对研修成果和研修经验的实践和运用,将研修成果和经验进一步理论化,又要结合教学研实践活动来检验、改善研修成果和研修经验。为此,F 市名师工作室既需要注重研修成果和经验在实践中的运用,善于从研修活动中总结和提炼研修经验与研修成果,又要根据研修实践活动来检验和改善研修成果和理论。

名师工作室为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构创设了实践平台,基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构与完善需要名师工作室、学校、教师及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以提升教师研修活动、区域教学研的质量。

猜你喜欢
研修名师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名师简介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