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 ——基于省域fsQCA联动效应分析

2024-03-01 06:32孙艳韩宁
教育与职业(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省域

孙艳 韩宁

[摘要]厘清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差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依据。以TOE分析框架为基础,使用fsQCA方法对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组态分析,发现:任一单个因素并不构成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路径主要有组织环境突出与客观条件作用型、组织环境突出与主观条件作用型、组织投入突出与产业结构引领型三种;政府和民众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是快速有效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东部地区政府和大众对现代职业教育关心关注度最高,中西部地区则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未来,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投入,发挥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关注度。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组态分析;省域;fsQCA方法;TOE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孙艳(1984- ),女,江蘇连云港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硕士;韩宁(1975- ),女,辽宁阜新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硕士。(江苏  无锡  214028)

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党中央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也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抉择。尽管在国家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各省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然而各地区的落实效果千差万别。因此,厘清影响省域间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效差异的因素和路径机制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省域现代职业教育实践案例为样本,探究省际、地域间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不同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Khairul在《高职教育四十年研究:文献计量学回顾》一文中分析了1980年至2020年发表的有关职业教育的出版物和学术论文,发现中国、美国和英国是职业教育出版物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且目前关于职业教育的研究领域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针对国家密集出台的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等,学者们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文本分析或政策解读,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了理论支持[1][2]。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3],并在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教高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建议[4]。同时,学界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在第二、三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实证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5][6],也提出了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教育质量的具体策略和方法[7]。部分研究还具体探讨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路径、学生素养提升路径、服务地方能力提升路径和教育形象提升路径等话题[8][9]。近年来,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也是热点[10][11]。然而,目前尚缺乏可借鉴的典范样本或参照模型,以解释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同驱动路径。

综上,以往研究多基于质性研究或单一案例研究,聚焦于描述性分析与规范性讨论,基于经验材料的实证分析较少。即便在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多数仍局限于单一影响因素的统计回归或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分析,难以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路径选择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而本文在TOE(Technology,Organization Environment)分析框架下以组态分析视角,探究影响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复杂因素及复杂因素间的联动效应机制,可以为制定不同省域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及变量

(一)研究方法

各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多样性表明,可能存在多条导向同一结果的“殊途同归”的因果链。本文从组态视角出发,摒弃了传统的基于“自变量—因变量”二元关系的统计方法,采用以集合论为基础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尝试分析中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多元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机制,试图找出不同条件的匹配模式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进一步在承认因果复杂性的前提下识别多重条件变量的协同效应[12]。同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不确定环境中单个因素是否足以成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2)哪些因素所形成的组态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3)不同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何不同?

(二)分析框架及变量

TOE分析框架将影响因素分为三个方面,即技术条件、组织条件以及环境条件[13]。技术条件关注技术本身,包括其创新性以及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条件关注组织内部因素,涵盖管理结构、沟通机制、资源技术接受度等。环境条件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或宏观因素等。基于组态分析的视角,将各省的实际情况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相结合,构建了影响和驱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TOE分析框架(见下页图1)。

1.结果变量。“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数据来源于清华大学与智联招聘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力白皮书(2023)》。该白皮书覆盖了2021年中国31省域900所高等职业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并使用稳健的字典排序法(lexicographical order),对样本按照8个测度指标从高到低得分区分为A、B、C三个梯度。本文以某个省份的高职综合排名A等以上数量占该省份全部高职数量的比值作为衡量其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标准。其中,海南、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六个省区排名A等以上数据为0,因此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2.技术条件变量。包括各省份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技能人才人力资本。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从创新产出角度测量各省的科技创新水平,以每百万人的专利授权数作为衡量创新水平的代理变量[14]。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面向第二、三产业,且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竞争程度也会影响高职院校的分布。本文以高职院校毕业生数与第二、三产业就业总人数的比值作为技术技能人才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比值越大,则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小,技术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相应地也会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技术条件变量数据来源于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

3.组织条件变量。包括各省级政府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注意力分配和教育投入。本文参考谭海波等学者对注意力分配概念的解释——地方政府通过出台贯彻中央指导文件精神的本地落地文件来具体执行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15]。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本文采用省级政府发布针对《实施方案》的地方实施文件的時间间隔作为注意力分配的代理变量,其下发落实执行文件的时间间隔越长,表明该议题的优先性越低。政府教育投入反映了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本文采用各省级政府教育支出占比总财政支出作为代理变量。注意力分配数据来源于各省政府官网,政府教育投入数据来源于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

4.环境条件变量。包括各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人民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职业教育主要面向第二、三产业,本文认为,第二、三产业结构占比较高的省份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强。本文参考徐盈之等学者在《绿色技术创新、要素市场扭曲与产业结构升级》一文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计算方法,即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代理变量。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已经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目前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与普通教育仍然存有一定差距。彭仁孚等利用百度指数分析认为,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关注度不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且各省市职业教育社会关注度的空间分布并非完全是随机的[16]。本文以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一系列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中各省的搜索指数作为职业教育关注度代理变量。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数据来源于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职业教育关注度数据来源于百度指数。

综上所述,技术、组织和环境三大维度共涵盖了六个关键变量。其中,科技创新水平、技术技能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属于客观条件,注意力分配、政府教育投入和职业教育关注度属于主观条件。

(三)变量校准

在fsQCA中,每个条件和结果都被视为独立的集合,每个案例在这些集合中被赋予隶属分数。给案例赋予集合隶属分数的过程就是校准[17]。根据各条件与结果变量的数据类型,按照杜运周等在《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一文中的校准标准进行设定,采用直接校准法将数据转换成模糊集隶属分数。校准结果如表1所示。

所有变量交叉点的校准标准为50%分位点,除了注意力分配以外,各变量的完全隶属校准标准为95%分位点,完全不隶属校准标准为5%分位点。注意力分配的完全隶属校准标准为5%分位点,完全不隶属校准标准为95%分位点。

三、数据分析与实证结果

(一)单个条件的必要条件分析

在进行条件组态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各个条件的“必要性”进行单独检验。在fsQCA中,如果某个条件始终存在于结果发生的情况下,那么该条件就是结果的必要条件。本文使用fsQCA4.1软件,分别将“高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Y)”“非高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Y)”作为结果变量,对6个条件变量进行必要性分析,结果见下页表2。

在fsQCA中,一致性和覆盖度是判断必要条件的重要检测标准。Ragin等认为,当某个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大于0.9时,我们可以认为该条件是结果的必要条件[18]。从表2中可以看到,所有条件的一致性均小于0.9。这说明任意单一条件变量都不足以成为结果的必要条件,即单一变量无法单独有效解释驱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换言之,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与否,应综合考虑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维度下多重条件的并发协同效应。

(二)省际条件组态分析

本文继续使用fsQCA4.1软件分析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同条件组态,同时根据组态理论化过程,对本文发现的组态进行命名[19]。遵循fsQCA的操作原则,在考虑案例分布特征及平衡所得解的一致性和覆盖度的基础上,将原始一致性阈值设定为0.8,PRI一致性设置为0.7,频数阈值设置为1,分析得到复杂解、中间解和简约解三种。本文参考杜运周等在《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一文中所采用的以中间解为主,以简约解为辅,将同时出现在中间解和简约解中的条件认定为核心条件,仅出现在中间解的条件认定为边缘条件,将结果呈现在下页表3。

在表3中,每一列代表了一种可能的条件组态。产生高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组态有3个(M1a、M1b、M2),其中M1a、M1b构成了二阶等价组态,即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心条件[20]。在这三个组态中,解的一致性为0.875,这意味着在所有满足这三类条件组态的省份案例中,有87.5%的省份均呈现出较高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解的覆盖度为0.666,这意味着这三个组态可以解释66.6%的案例。具体而言:

1.组织环境突出与客观条件作用型。组态M1a指出以高注意力分配、高职业教育关注度和非高技术技能人力资本为核心条件,互补高科技创新水平和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为边缘条件。M1a表明,在政府和民众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地区,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命名为组织环境突出与客观条件作用型。该组态能够解释约50.4%的案例,处于这类组态的典型省份案例包括江苏省和浙江省。在这个组态中,江苏省和浙江省都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教育强省,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例如,江苏省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出台了34个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凸显了高注意力分配。江苏省和浙江省人民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极高,且两省第二、三产业总产值位列全国前四,两省的产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强。有学者研究了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19年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发现江苏和浙江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也明显高于其他沿海发达省份[21]。

2.组织环境突出与主观条件作用型。组态M1b以高注意力分配、高职业教育关注度和非高技术技能人力资本为核心条件,互补高政府教育投入、非高科技创新水平和非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为边缘条件。M1b表明,在政府和民众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地区,即便没有足够的产业结构升级或科技创新活力,通过地方政府尽可能加大教育投入,也足以驱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命名为组织环境突出与主观条件作用型。该组态能够解释29.1%的案例,处于这类组态的典型省份案例包括山东省和湖南省。例如,在《实施方案》印发后,山东省快速响应,率先明确提出职教高考,并制订专门的实施方案,而其他省均没有制定职教高考专门政策,而只是在升级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到“职教高考”[22]。

3.组织投入突出与产业结构引领型。组态M2以高政府教育投入和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为核心条件,互补高科技创新水平、高职业教育关注度和非高注意力分配为边缘条件。M2表明,即使在政府和民众注意力不足的省份,提高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和调整地方产业结构,使市场发挥调节作用,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在大众心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也可以产生高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命名为组织投入突出与产业结构引领型。该组态能够解释39.6%的案例,处于这类组态的典型省份案例为河北省。河北省是中等发达与欠发达省份中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最高的省份[23]。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项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中的唯一非直辖市,由于历史积淀与资源禀赋之异,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往往是受惠方,主要表现为京津向冀提供援助。例如,2016年北京市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首先面向河北中、高等职业院校免费开放[24]。

(三)区域间条件组态分析

不同地区和省份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本文将全样本分成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中西部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甘肃)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高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各存在三种组态,且东部地区的三种组态在职业教育关注度作为核心条件方面表现出高度一致。东部地区的组态1以高职业教育关注度作为核心条件,互补高科技创新水平、高注意力分配、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非高技术技能人力资本为边缘条件。组态2以高职业教育关注度作为核心条件,互补高注意力分配、高政府教育投入、非高科技创新水平、非高技术技能人力资本和非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组态2强调,在民众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前提下,通过提升政府投入和注意力分配,发挥政府组织的指导之手,可以弥补其他条件的不足。组态3以高职业教育关注度作为核心条件,互补高科技创新水平、高技术技能人力资本、高政府教育投入、高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非高注意力分配。

总的来说,在高职业教育关注度的前提下,其他条件可以互为替代。这表明,各维度初始禀赋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技术、组织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东部地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已经稳固,还需要在环境维度继续发力,特别是继续提高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关注度和認可度,从而构建可持续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中西部地区的情况较为复杂,组态4以高科技创新水平、高技术技能人力资本和非高注意力分配为核心条件,互补高政府教育投入和高职业教育关注度为边缘条件。组态5以高技术技能人力资本、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非高政府教育投入为核心条件,互补高注意力分配和高职业教育关注度为边缘条件。组态5强调产业结构和政府教育投入在中西部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组态6以高科技创新水平、高技术技能人力资本、非高产业结构和非高职业教育关注度为核心条件,互补高政府教育投入和高注意力分配为边缘条件。这表明,虽然中西部地区在各维度初始禀赋相对处于弱势,但仍然可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驱动作用以适应社会和人才需求的方式,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揭示了影响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及不同组态,得出以下结论:

1.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因素联动。总体上,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都不能单独作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说明单个因素并不构成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后是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各因素的有效结合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形成了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3种组态,即以政府和民众关心关注为核心因素的组织环境突出与客观条件作用型、组织环境突出与主观条件作用型;以政府教育投入和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因素的组织投入突出与产业结构引领型。每种组态中联动效应并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深度复杂的交互关系。准确把握三者间的联动关系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否则也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2.政府和民众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新角色和定位。通过对比条件组态M1a和M1b,发现政府和民众高度关注职业教育的省份,在共同面对技术技能人力资本压力时,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可以与政府教育投入相互替代,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即在特定条件下,政府和民众对某一议题的关注程度可以突破其他条件的限制。换言之,作为一种主观可控条件,政府和民众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是快速有效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行选择。政府和民众不再是简单的“提供者”与“受益者”关系,而是职业教育的参与者、合作伙伴、评价者、创新者和推动者。政府不仅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更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中,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而民众不仅是教育的接受者,更是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动力源泉。现代职业教育越来越注重服务国家发展和满足人民大众的实际需求,越来越多有经验和技能的大国工匠、行业专家也参与到了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和民众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新角色和新定位提供了研究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视角和新思路,也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和可能性。

3.地域差异与现代职业教育策略的适应性。我国东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各条件变量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且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更为契合,这些都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初始资源禀赋相对较弱的中西部地区则面临更多挑战,但也不能忽视其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中西部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资源,对于职业技能培训有迫切需求,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产出,充分发挥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从初级向高级的转型,这种转型与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相辅相成,也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5]。另外,也不能忽视中西部地区独有的民族文化和地理特点,这些条件可以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独特的内容和形式,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多样选择。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对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把握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政策框架。鼓励地方政府、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建立技术驱动、组织创新和环境适应的多维度联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一,在职业教育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如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远程教育、在线教育等,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时,定期对长期在教学一线的职业院校教师进行前沿技术培训,确保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与最前沿技术接轨,有效使用和传授新技术新技能;通过实验室、模拟环境和实习基地,使学生直接接触和应用新技术,缩短职业教育与岗位的距离,使毕业生能够快速适配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第二,鼓励教育机构与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和培训项目;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第三,鼓励职业教育紧跟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和完善教育内容和形式,确保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媒体、社交平台和公共活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提升社會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例如,鼓励职业院校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职业教育相关的社会服务活动。

2.构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方参与政策机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是职业教育利益共同体一致的期盼和诉求。当前,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偏低。在制定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时,应邀请政府、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代表、学生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结合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科学制定长期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现代职业教育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第一,设立专项资金。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引导者与政策制定者,在资源配置、质量监控和政策执行中发挥关键作用。各省级政府应设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和课程研发等。第二,建立联盟机制。重视社会大众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的作用,鼓励职业学院建立与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的长期沟通和反馈机制,建立职业教育联盟共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第三,实施优惠政策。对参与到职业教育联盟的企业和机构,给予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政策优惠,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技术培训。

3.制定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省域差异化政策策略。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应重点发展与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相关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中国样板”。中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地理位置和特点,在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基础上,优先发展与农业、制造业、资源开发等相关的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尤其要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同时,中西部地区要与东部地区加强交流和合作,通过对口帮扶、结对等形式,引入东部地区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槐福乐,武潮洋,吕清.政策工具视角下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政策量化研究——基于地方政府颁布的20份政策文本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3(18):5-12.

[2]张素娴.基于新《职业教育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3):1-6.

[3]匡瑛.走出误区:深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认识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28-40.

[4]吴学敏,王振杰,刘彩琴,等.发挥高质量职业本科牵引作用  加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9):5-12.

[5]曾令奇.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13):12-18.

[6]刘俊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关系探究——基于湖北省2011—2020年数据实证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2(5):139-141.

[7]谭建华,丁辉关,项质略.工业4.0时代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11):108-112.

[8]胡向茹.刻板印象视域下职业教育形象提升路径选择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17-22.

[9]郭丽君,周建力.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大学内部治理制度逻辑演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8):42-48.

[10]庞世俊,缑文玉.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县域职业教育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3(20):40-47.

[11]邓雅秋,韦妙.职业教育助力县域振兴的时代嬗变、现实审视和路径展望——基于资源依赖理论[J].教育与职业,2023(18):28-35.

[12]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6):155-167.

[13]谢小芹,任世辉.TOE框架下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路径的组态研究与区域比较——基于全国76个数字乡村试点的定性比较分析[J].电子政务,2023(6).

[14]黄先海,虞柳明.政府数据开放能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吗——来自中国地级市的证据[J].浙江学刊,2023(4):88-98.

[15]谭海波,范梓腾,杜运周.技术管理能力、注意力分配与地方政府网站建设——一项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J].管理世界,2019,35(9):81-94.

[16]彭仁孚,秦祖泽,周哲民.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如何——基于百度指数的大数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5):39-44.

[17]王凤彬,江鸿,王璁.央企集团管控架构的演进:战略决定、制度引致还是路径依赖?——一项定性比较分析(QCA)尝试[J].管理世界,2014(12):92-114.

[18]Ragin C C,Fiss P C.Net effects analysis versus configurational analysis:An empirical demonstra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8.

[19]FURNARI S,CRILLY D,MISANGYI V F,et al.Capturing causal complexity:heuristics for configurational theorizing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21,46(4):778-799.

[20]Fiss P C.Building better causal theories:A fuzzy set approach to typologies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2):393-420.

[21][23]陳越.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省际比较的政策启示——基于31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3):67-73.

[22]李淑娟.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区域实践——以江苏、山东、河南三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2,44(6):20-25.

[24]路宝利,盛子强,闫志军.弱势省域职业教育“新协同”逻辑:基本理念、分析框架与决策生态——以河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3):25-32.

[25]徐秋艳,邵秀花,郝涵.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23(6).

猜你喜欢
省域
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省域差异及演化
——基于2008-2019 年各层次在校生面板数据的分析
省域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江西省初步建成教育省域网骨干网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实证
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
基于云平台的省域交通服务热线系统架构研究
当代我国高效课堂改革进程的省域个案考察——来自陕西基础教育一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