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天鹅湖路小学使用后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4-03-01 03:16焦冠豪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安徽建筑 2024年2期
关键词:天鹅湖阜阳问卷

焦冠豪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1 研究背景

现代校园不再是一个仅仅提供遮风避雨的学习场所,更是充满正能量、塑造人格、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以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目标,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园建筑的内外部空间,也正在以开放、多元化的空间组合形象展现。对校园建筑进行后评价研究,收集使用评价,归纳整理这些反馈,对今后的校园设计方向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2 天鹅湖小学使用后评价体系建立

2.1 研究对象概况

2.1.1 设计理念

城市的喧嚣既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也可能使他们产生浓烈的好奇心。以“拥抱”为设计初衷,提出“归属感”与“好奇心”的设计策略,让空间作为学生的“第三老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保驾护航。利用建筑围合的空间,将主要的教学空间包裹成3 个内庭院,与自然景观结合,形成静谧而温馨的教学区,让学生们安心学习,形成“归属感”。设计多个大小不同的平台、游廊、直跑楼梯相互组合,面向城市道路界面,让孩子们奔跑、驻足,体验校园趣味空间的同时,激发对外界的“好奇心”,发掘内心的潜能。反之,构建不同的活动类型,也向城市展示出活力的校园形象,孩子们发出的“白噪音”也是城市活力的乐章。

图1 阜阳天鹅湖路小学实拍图(图片来源: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2.1.2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阜阳市天鹅湖路与衡山路交口东北角,是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核心版块交汇处。总建筑面积29700.1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182.37m2,地下建筑面积517.79m2,基底面积7810.55m2。地上5 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0.75m。主要功能为教学楼,建筑内设有36 班教室、风雨操场、合班教室、书库、教师办公室等各类科学实验室。

2.2 使用后评价模型建立

2.2.1 评价方法

使用后评价的方法根据数据收集方法进行分类,常用的有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准实验法、影像分析法、认知地图法(或自由报告法)、行为痕迹分析法、文档资料分析法等9 类[1]。本文采用问卷法、访问法、量表法。

2.2.2 建立评价因素集

经过对数位相关领域专家访问,结合专业意见反复归纳、总结确定相对科学的评价因素集,如表1所示。

表1 阜阳天鹅湖路小学使用后评价因素集

2.2.3 调查问卷可信度校核

因受访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其自我意识与喜好,本研究受访者范围选自阜阳天鹅湖路小学内的小学生及老师。小学生由于年龄幼小,研究会存在一定量的差别。但恰恰是小学建筑的服务主体是学生与老师,研究这些差别十分有意义。

检验信度与效度的方法很多,本研究信度分析选择使用Cronbacha 系数[2]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a≥0.9为优秀,0.7<a 小于0.9 为好,0.6≤a<0.7 为可接受,0.5≤a<0.6 为弱,a<0.5 为不可接受。基本原则为分析-度量-可靠性分析。效度分析采用KMO 和Bartlett 球形检验,当Bartlett球形检验对应的KMO值大于0.7,且P 值为0.000 时,效度为有效,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由表2~表5 可知,学生和教师问卷的Cronbach a 值和KMO 值均满足信度和效度所需要的最小值,故此次调查问卷的反馈数据,可以被运用于本次课题的研究。

表2 学生问卷信度分析

表3 学生问卷效度分析

表4 教师问卷信度分析

表5 教师问卷效度分析

表6 阜阳天鹅湖路小学使用后评价学生问卷得分

表7 阜阳天鹅湖路小学使用后评价教师问卷得分

3 使用后评价结果分析

3.1 问卷结果分析

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为方便师生理解,特对教学空间做出以下限定解释:教室内、实验室内、体育馆内、音体室内。对非正式学习空间做出以下限定解释:架空层、连廊、室外大台阶、景观中庭。

3.1.1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①评价人群基本信息统计

图2 参与问卷学生基本信息统计

本次学生问卷共计发放385 份,回收有效问卷348 份,其中女生占比53%,男生占比47%。目前学校仅运营三年,所以只有一至三年级的在校生。问卷调查中,一年级的学生最多,占42%,二年级最少,占25%,三年级占33%。

②使用后评价因素评价统计

共计13 项评价指标中,获得10 个“较好”,3 个“很好”,总体得分情况良好,没有出现评价特别低的项目。空间形状、智能化设施、卫生条件评价比较突出,地面铺装评分稍显不足。各项指标的分散布区间较为合理,没有受某一特殊、极端因素影响。

3.1.2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①评价人群基本信息统计

图3 参与问卷教师基本信息统计

本次教师问卷共计发出45 份,回收有效问卷45 份,其中男老师比例占27%,女老师比例为73%。所带的年级分别为一年级27%,二年级31%,三年级42%。

②使用后评价因素评价统计

共计13 项评价指标中,获得5 个“较好”,8 个“很好”,总体得分情况良好,分数总体较高。其中在空间视野、空间尺度、卫生条件上得分较为突出。

3.2 环境认知满意度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空间视野、空间的可达性做出了比较高的评价。该校园的设计充分利用场地布局,根据各个功能的需要,建筑组团和组团之间用合适的连廊进行连接。地面铺装得分相对较低,本项目采用的面层做法,室内外均为防滑地砖和水磨石地面。防滑地砖的部分相对清洁程度较好,简单的冲洗、拖扫,容易保持整洁。水磨石部分,使用现状情况较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光洁度保持也较难,脏污易残留。但是水磨石地面造价低,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被广泛使用。采光、灯光得分情况学生明显低于教师。教室和室外走廊部分,照度均满足设计标准,空间明显。小学生活泼、好动,热衷于在明亮的环境下生活学习,但教师群体,对于明亮的灯光反而容易产生类似光污染的视觉疲劳。

3.3 空间营造满意度分析

空间营造部分的整体得分,在学生和教师中,各项评价要素得分均较高。空间尺度、空间内色彩2 项得分最高。天鹅湖路小学在面向操场的一侧,设计了多维度的大台阶,垂直交通空间组合多样。学生在课间、课外时间喜欢在大台阶处交流、嬉戏。大台阶不仅仅作为连通上下层使用,更主要的是作为学生的活动空间。校园整体外立面采用仿红砖真石漆,色彩鲜艳,文化气息浓厚。空间色彩高度统一,让其对使用者的视觉产生冲击。过高和过低的饱和度,过深或过淡的色彩,容易使人丧失兴趣,红砖这一建筑立面形象,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文化类建筑,符号性明显,舒适度高。

3.4 服务配置满意度分析

卫生条件评分在该评价要素级中最高,卫生的保持得益于平日中师生的辛勤劳动,这也是建筑维护中的重要部分。小学生相较于老师,更在意智能化设施的设置,学生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智能化设施近些年来发展迅猛,结合教育理念的变化,各类新颖的智能化设施不断出现,这对智能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设施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设备可靠度,该项评分较低,桌椅、灯具、智能化设备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选择耐用、易维护的设备,也是设计之初应该考虑的。

4 提升策略

天鹅湖路小学目前建成使用3 年,校园内建筑、绿化、室外总体设施维护得当,暂时不需要进行修缮。依据以往的工程经验,校园建筑往往在使用8 年后,需要进行一次较大的修缮工程。

4.1 教学空间提升

教学空间是师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最主要的空间,提升教学空间的策略,结合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在相对得分薄弱的环节加以提升。地面铺装是提升的主要部分,选取易保持整洁的防滑地砖,颜色选用暖色系,保障清洁的同时,烘托温馨的氛围感。结合工程经验,室内墙面部分,一般需要铲除至基层,重新粉刷处理。届时,可以结合色彩心理学,不再单单采用白色墙面。目前,根据调查显示,小学生最喜欢青色、紫红色和紫色的教室[3]。不同年级、性别也会对颜色有着不同喜好,颜色对于书写效率和错误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定期更新校园智能化设施,加强日常维护也比较重要。

4.2 非正式学习空间提升

随着近些年的研究,非正式学习空间被认为是教育空间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师生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方式,感知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环境。天鹅湖路小学的非正式学习空间,主要分布于架空层和大台阶处。其中架空层目前设计较为单一,没有做装饰吊顶。装饰吊顶设计,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例如文化主题、交流主题、运动主题,将不同的架空层进行分化。大台阶区域,目前尺寸大,方便学生活动,同时可充当临时座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根据师生的使用习惯,细化使用功能的范围,配上活动树池,增添色彩。

5 结语

本文通过构建阜阳天鹅湖路小学使用后评价体系,以在校师生作为评价主体,结合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集反馈再整理,寻找该校园建筑在使用后的不足。针对相关意见的反馈,进一步提出优化提升策略。

当前我国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阶段把控严格,但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日常使用阶段存在关注度低的现象。发展校园建筑后评价,对提高校园建筑设计的设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天鹅湖阜阳问卷
一起去天鹅湖
荣成“天鹅湖”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天鹅湖里的天鹅去哪儿了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问卷网
天鹅湖
关于把阜阳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思考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