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24-03-02 16:12杨薇
江西教育B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辨性新课标思维能力

杨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簡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思维能力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这些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辨性阅读。

一、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新课标”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子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旨在引导学生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思辨能力,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梳理文本、发现问题、收集信息、推理演绎,对文本进行反思和评价,能帮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形成明辨是非、鉴别美丑的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助力有限,亟待改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过度解读,就会导致学生思考空间不足,使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这样的阅读教学缺乏灵活性和探索性,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新课标”视域下的思辨性阅读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还要求教师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性阅读教学将阅读与思辨进行结合,有助于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推理、比较、批判等方法感受文本的魅力,帮助学生获取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持续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愿望。

三、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群文阅读体系,提升评价能力

群文阅读呈现的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文本,学生在群文中进行比较阅读,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有助于思辨水平的提高。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女娲补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版本的《女娲补天》的故事,让学生比较、分析不同版本叙述内容、叙述方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要求学生填写阅读任务单(如图1)。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女娲善良慈悲、造福人类的形象。

再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春夜喜雨》时,笔者先带领学生赏析杜甫在不同时期写的诗,让学生初步感知杜甫诗中的喜与悲大都与国家兴衰、百姓安危有关。然后,笔者鼓励学生结合课文中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春夜喜雨》中“喜”在何处。最后,笔者拓展设问:“诗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能否删掉呢?”有了之前的阅读铺垫,学生明白这两句诗与百姓生活的“喜”有关,能理解这无声的细雨能灌溉庄稼,是百姓急需的,百姓“喜”从中来,当然不能删。这样的群文阅读设计,让学生见到了一个“字字心怀天下、句句心怀苍生”的诗人。

(二)关注文本语言特点,培养质疑意识

常言道“学贵有疑”,学生认真地分析和思考书本所载内容、教师所授知识,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这些“生长点”。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搭石》一课时,笔者发现,不少学生细细品读文本后对文中部分词句的表达产生了疑惑:“紧走搭石慢过桥”一句为什么用“紧”字,用“快”字不是刚好能与“慢”字对应吗?笔者抓住学生的质疑点,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推敲,学生渐渐明白,搭石用的石头是天然石块,人们走在上面难免不稳、晃动,要快步走才能保持平衡,而“紧走”包含了“一个接一个地快走”的意思,相比“快走”更加合理恰当。

再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两小儿辩日》中提到孔子在路上听到两小儿各自陈述的观点后也不能“决”,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学到这里,学生不禁要问:“孔子为什么不能‘决’呢?”这样的问题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探索,是人物形象分析的过程,更是思辨的过程。笔者引导学生搜集孔子相关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学生在分析、探索后明白:大教育家孔子不能“决”,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探索自然的能力有限,缺乏科学的评判,也体现了孔子的谦虚谨慎,更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设计思辨性问题,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辨因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思辨性问题,以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小马过河》时,教师可以采取问题驱动法开展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回答。

1.小马成功地蹚过了河,它发现河水既不像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这是不是说明小松鼠和老牛骗了小马呢?

2.小马过河前向很多人请教了河水的深浅问题,这样做对它过河有没有帮助呢?

3.别人分享的经验基于他们各自的经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所以人们需要勇敢地尝试。这句话对吗?

4.任何事情都要自己独立尝试,别人说的话没有可信度。这样的观点正确吗?

以上4个问题都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这些表述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需要学生加以辨别。例如第1个问题,学生在分组讨论后认为,虽然河水比小松鼠说的浅,比老牛说的深,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它们骗了小马。它们只是从自身经验出发,告诉了小马河水的深浅,但是它们忽略了小马的身高与自己有着巨大差距。通过思辨性问题驱动教学,学生的思辨、探究兴趣都被调动起来,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四)创意改编故事,训练反思能力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的区别,分析其表达效果上的异同,有助于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把握文本内容。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时,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师:老师在背诵这篇文章的时候遇到了两个难点:第一,文中关于杨氏之子的称呼太多了,一会儿是“子”,一会儿是“儿”,一会儿又是“君”,很容易混淆,让我十分头疼;第二,“孔指以示儿曰”这句我觉得很拗口,总是背错。于是我做了改编,你们觉得是我改编得好不好呢?说出理由。

(师出示改编版内容)

(改编版内容: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子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子家果。”子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他们都认为“原文更好”,但为什么“原文更好”,需要学生逐词逐句分析比较。学生比对原文内容和改编版内容在表述上的区别后,得出如下结论。

1.原文中的“子”是相对于“父”这个称呼而言的,暗示的是父子关系,如果在不恰当的场合用“子”,可能会让读者把“杨氏之子”误解成“孔君平之子”。

2.在文言文中,“子”脱离了“父”“子”以外的场合,是对有学问的人的敬称,孔君平身为长者,对九岁的孩子使用尊称,是不合适的。

3.把“孔指以示儿曰”改成“孔君平指着杨梅说”,将文言文转化成白话文了,与前后文表述不一致。

4.“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改变了原文“孔指以示儿曰”的意思,没有了“示儿”(指给杨氏之子看)的意思,这就不够精准,违背了文言文的翻译原则。

综上所述,思辨性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认识思辨性阅读的价值,不断创新教学路径和方法,立足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思辨性阅读教学内容。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有效的思辨性阅读为抓手,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

猜你喜欢
思辨性新课标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培养思维能力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