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喂药常见的几种错误方法

2024-03-03 13:18应急总医院刘丽利莫鹏
当代矿工 2024年2期
关键词:滴管剂型药效

应急总医院 刘丽利 莫鹏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一生病就会让人抓狂,因为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而给孩子,尤其是3 岁以下的幼儿喂药成为家长们既着急又头痛的问题,因为孩子都不配合,有的不张嘴,有的直接吐掉,为此,家长们又着急又心疼。

为了让宝宝顺利吃药,家长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应急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丽利提醒广大家长,给孩子喂药有些方法是错误的,不但对孩子没有好处,还会增加很多风险,需引起高度注意。

错误一:捏住鼻子强行喂药和灌药

因为孩子一看药,都不肯把嘴巴张开,所以有些妈妈只好捏住孩子的鼻子强行灌药。该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最要命的。因为捏住孩子鼻子强行喂药的时候,孩子会出现哭闹和挣扎,这样的话,药物非常容易呛入呼吸道,极有可能会引起窒息。而且这种粗暴的喂药方式,也会使孩子越来越抗拒吃药,孩子哭天喊地,家长也累个半死,还不一定喂得进去。

除了强行灌药,还有些家长家里备一个注射器或喂药器,装好药直接强行塞进孩子嘴里,快速推,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出现干呕,也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呛咳、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

错误二:把药混在饮品或零食里

把药装在饮品或零食里,从外包装上来骗孩子吃药。还有的家长把药混在牛奶、果汁里,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用饮料、零食包装等来伪装药品,并对孩子说这是好吃的而不是药,这样会给孩子造成错觉,分不清什么是食物,什么是药,会出现乱吃的情况,无疑加大发生意外的风险。另外,有些食物不能与药同服,轻者影响药效,严重会导致不良反应,如混着果汁吃就可能影响药效;如与牛奶同服抗生素,牛奶会降低某些抗生素活性;如保护消化道黏膜的药物、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抑制胃酸的药物等,如果与食物一起服用无法达到良好药效。

错误三:各种吓唬逼骗喂药

软的不行来硬的,各种哄都不吃,那只能吓唬了。家长们通常会对孩子说:不吃药小心会被警察叔叔带走、不吃药会被医生打针、不吃药会被大灰狼叼走、不吃药肚子里会长小虫子等等。这些吓唬的方法对某些孩子可能管用,但有些孩子不吃这一套,而且用这种说谎的习惯容易被孩子学到,久而久之,也会慢慢失去孩子的信任,孩子也会用谎话去骗人,而且也容易使孩子形成“不信守承诺”的习惯。

错误四:让孩子平躺着喂药

很多家长给孩子喂药时,都会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这样很容易呛到气管里,造成呛咳或窒息,还容易让药物滞留在食管里,影响治疗效果。正确的姿势是采取坐姿,尽量抱着孩子或者让孩子坐着的时候喂药,这样是最安全的。

错误五:任何药物都用开水冲泡

无论给孩子喂哪种药,家长们都喜欢用开水冲泡,认为这样孩子不会恐惧,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高温时容易发生变化而影响药效,如抗生素类、益生菌类等药物,都需要用凉水或温水冲泡后再喂给孩子。

错误六:随意增减药量

孩子一生病,家长们就焦急万分,为了使孩子早日康复,所以擅自加大用药剂量,这种思想大错特错。用药剂量越大,其毒副作用自然就会越大,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如果孩子生病家长经常随意增减药量,会使孩子的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治疗难度会更大。因此,给孩子吃药前要仔细检查药盒上的名称、日期及用量,看清楚是饭前还是饭后吃及吃药的时间间隔等,千万不能随意增减药量。

想让孩子配合吃药,试试这五招

1.选择口感好的药物

家长们在选用剂型时,要选择适合宝宝服用的果味剂型药物,其口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从而提高配合度。比如:退热药泰诺林、美林是甜味的;口服补液盐没有特别的味道,但进口的有橙味、樱桃味可以选择。可选择颗粒剂、滴剂、混悬液、分散片等剂型,其中颗粒剂、分散片,尽量不要泡太多水,以免增加服药压力。

2.正确使用喂药工具

滴管:一般用于严控用量或用量很小的液体药物,对于1 岁以内的小婴儿,使用小滴管喂药最为合适。塑料注射针筒:孩子不配合时使用,记得一定要去掉针头。喂药器:适用于2~3 岁宝宝使用,有奶嘴式、针筒式、滴管式几种可选。不易滴漏、不易伤害口腔、用量可控。

3.选择正确的喂药姿势

孩子吃药时要采取半仰卧位或半坐位的姿势,家长轻轻把住孩子的四肢,固定住头部,一是不容易造成药物撒漏,二是孩子不容易造成呛咳。

4.根据剂型调整喂药策略

如果药物是片剂,并且与水溶解后服用不影响药效也不增加毒性,可以先将药片碾成粉末,用温开水溶化后,自制成液体剂喂给孩子吃。喂法很简单,先把孩子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用勺伸到舌根处,轻轻压住舌根促使孩子产生吞咽动作,听到咕咚一声,确认孩子把药吞下后,迅速把勺子拿出来。

5.采取喂药奖励机制

对于3 岁以上的孩子,当孩子顺利喝完药后,要及时给孩子一点奖励,可以给孩子吃一小块糖,可以掩盖药物的异味,也可以给孩子拿一个新玩具。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语言上的表扬,可以竖起大拇指对孩子说:“宝宝真棒!”“宝宝最乖了!”从而降低孩子对喝药的排斥。

猜你喜欢
滴管剂型药效
滴灌浇花器
牙签变星星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药效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对“渗透作用”实验的拓展
药效
不同剂型药物需要注意用法区别
混悬液用完要洗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