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坟墓为什么被称为“陵”

2024-03-04 06:02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封土崇阳司马炎

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那么,你知道皇帝的坟墓为什么被称为“陵”吗?

“陵”的原意為“大土山”。从战国中期开始,王权不断增强,为了表现君王至高无上的地位,死后所埋葬的坟墓也是占地广阔,封土高如山陵,因此将帝王的坟墓称为“陵”。

汉代后,几乎每个皇帝陵都有称号,如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等。另外,还有一些人的坟墓也被称为“陵”,即自己生前没有当过皇帝,因为子孙当了皇帝而死后被追谥为帝的人。如晋武帝司马炎当了皇帝后,追谥他的父亲司马昭为文皇帝,坟墓称为“崇阳陵”。

猜你喜欢
封土崇阳司马炎
等天晴的时候
崇阳《双合莲》的自由抗争与诗性传统
司马炎“比美”
晋武帝:都躺赢了,被怼怕啥
兵团八十三团棉花机械封土
晋帝寡断:宽容,不是纵容
捧杀政敌,防不胜防
入唐百济遗民流向与连云港封土石室墓
日本列岛封土石室墓的展开与连云港石室墓
我国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封土石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