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探寻真相,拥抱理想

2024-03-04 13:48蔡嘉丽,朱大凤
中学生天地(B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稿子选题专业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姓 名:蔡嘉丽

身 份: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学生

图/朱大凤

对我来说,新闻传播专业改变了我很多,我变得更愿意关注社会的横截面,不再被情绪和网络带着走;我学会了如何从纷杂的事件中理出线索,保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身边的大学同学也都很愿意关注社会,关注那些发生在身边的事。

与新闻传播的初见

第一次知道新闻传播专业是在初三,彼时我还被困在中考的压力下,在网上看人聊起学新闻的故事,读得津津有味,心中升起莫名的向往。第一次确定选择新闻专业是在高一的生涯规划课上,我忘了为什么一眼相中新闻专业,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但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新闻传播专业还是成了80 个志愿中的大多数。

我和新闻传播初次见面,是在大学里的第一堂专业课--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任课老师留着利落的齐耳短发,举手投足之间满是一位女记者的从容和干练--之前,她曾在《浙江日报》做过多年记者。出于对新闻的好奇和对老师的喜爱,每节课我都坐在第一排,听课的认真程度比起高中有过之而无不及。“记者是一个猎人”“新闻报道的语言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职业语言”“确定你的报道焦点”,老师不断抛出的一个个深入浅出的例子,抽丝剥茧地从采访讲到写作,从新闻价值讲到新闻线索,每节课后,我都被老师口中的新闻世界深深吸引。期末复习的时候,我的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像是以此绘制出了通往新闻世界第一扇门的沉甸甸的钥匙。在我成为实习记者之后,笔记里的很多内容仍然常看常新。尽管这些内容极其基础,但当时记下的很多细微之处的技巧和干货,在实际操作选题过程中,给了我非常有用的点拨。

第一次把我和新闻紧密地联系起来的,是大一加入新闻社团后,我写出了第一篇深度报道。我还记得第一次电话采访陌生人时的手忙脚乱。因为太紧张,我没问几个问题就尬住了,对方闪烁其词、言辞模糊,回答得十分简短,我也不知道怎么引导她继续说下去,最后没拿到什么有效信息,采访结束之后还发现刚刚的采访录音没录上,只能努力回想对方说了些什么。这次糟糕的采访内容自然没在稿子里用上,我只能又硬着头皮继续找新的采访对象。因为选题敏感,采访的经历大多很不愉快,对方不愿多说,我只能硬磨。好在有责编的敦促和鼓励,我还是把这块硬骨头啃下了。

交初稿那天,我一个人留在晚自习教室里磨稿子,最后编辑完发送出去的那一刻,我感到沉重的身体一下子轻松得快飞起来了。责编和老师都很满意我的稿件,发稿那天,是我上大学以来第一次感到成就感爆棚,在朋友圈,我的稿子刷屏了。我惶恐又兴奋,又一次感到自己的身体好像要飞起来了。

如果说那篇稿子让我被很多人看见了,那么我操作的第二篇稿子则让我的采访对象被很多人看见了--那是关于一个视力障碍者的故事。视力障碍者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很少有机会了解。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却常被遗忘在看不见的角落。我的责编在互联网上发现了这位视力障碍者,他在知乎上大方地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回答别人的迷茫与好奇。当时的我很想做一篇人物特稿,于是在责编把这个选题线索发在群里的时候,我只犹豫了几秒钟就接了。我们跟采访对象私信联系,很快就加上了他的联系方式。采访进行得很顺利,他是一个很健谈的视力障碍者,尽管喜欢宅家,无法理解色彩,玩不了操作性很强的游戏,但他的内心世界并不匮乏,他习惯和电子产品打交道,用互联网打破与这个世界的隔阂。他被那篇稿子带到了大众面前,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力量。

做新闻的酸甜苦辣

在校园这座象牙塔里,写稿经历大多愉快而有收获。然而如果想做深度报道,则没那么轻松--在海量的信息世界捕捉有价值的选题,发三四十条约采信息,写几千字的采访提纲,改三四遍稿子,操作周期长,耗费心力大,而且很多时候某个部分没有进展,稿子就夭折了。校园媒体最大的制约来自学校,很多选题在诞生之初就被告知不能做,做了也不能发。我在当了社团负责人后,也经历过一次次无法发稿的情况。从震惊到愤怒,甚至难过地直掉眼泪,我逐渐学会了妥协。某些时刻,我只能看着那些热情而清澈的眼睛,无奈地告知他们:“选题太敏感了,最好还是不要做,一定要做的话我也支持你,但是很可能发不了。”

或许可以有很多种原因浇灭那簇小小的新闻理想的火花,但是那些和朋友们并肩而行、为了一个选题奔波的日子,还是让我觉得“做新闻”是一件很好的事。2022 年记者节前夕,我们想要采访一位从我们学校毕业多年、现在仍然在坚持做调查报道的记者学长,老师开车带我们去拜访他,探寻他如何从校园走进媒体,又是如何坚持做了十多年的调查报道的。过来人的故事总会给人勇气和信心,所幸我能记录下这些故事。2022 年12 月参加新闻节活动时,我和朋友们连续两天去了一所音乐治疗机构,用镜头记录下特殊儿童群体和音乐治疗师互相疗愈的故事。拍摄结束,我们围坐在无人的自习室,一遍遍抠细节修改纪录片,央求关门的阿姨为我们留一扇门,三四个人待至天亮,在凌晨的鸟叫声里磨好了作品。

在深夜的楼道里借着微弱的光一起修改稿子,带着摄像设备跑采访、拍片子,在群里聊新闻、聊选题、聊稿件,在有些稚嫩的年纪,有一群人同行,做一件充满理想的事情,这有多美好。

这个世界需要新闻理想

常有人说新闻专业是个大杂烩,采、写、编、评什么都得学。确实是这样,从写作到拍摄,从采写到运营,从人文社科到数据调查,老师们始终以“提笔能写,扛机能拍,对镜能讲,坐下能编”十六个字为培养纲领。今年我的课表上还开设了一节航拍课,教我们学习使用无人机。同学们实习、工作的单位也从传统媒体转向互联网大厂,从记者编辑到综艺到运营到公关,坚守在本专业的人越来越少。

考研指导老师张雪峰在直播的时候曾说:“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我想到了当初在志愿表上填了不少新闻传播专业的自己,不禁苦笑。其实学了这个专业之后,我对新闻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确实,真实的新闻工作往往更复杂,收入也不高,当你投入一腔热血之后,或许也容易失望。

但是这个世界还是需要理想主义者的。去年暑假,我只身前往北京,进入一家特稿媒体实习。在那里,我接触到了很多很优秀的记者老师,他们能敏锐地发现这个世界未被观察到的一面,排除万难找到采访对象,突破重重困难直击问题的本身,出差去往现场,拿回采访信息,完成特稿写作。编辑部里足够纯粹,足够“乌托邦”,大家只会为选题和稿子苦恼、探讨,没有太多职场里的钩心斗角和针锋相对。

未来,我仍愿意去做与新闻相关的工作,尽管这个行业没有理想中那么“理想”,但我知道还是有一群人在坚持奔赴现场、探寻真相,这个世界需要这样一群人的坚守。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没有理想主义者转不了!”初看觉得有点幼稚,但是看着看着,鼻间还是一酸。

整理:夏 堇

专业连连看

名 称:新闻传播

门 类:文学

专业类:新闻传播学

学科代码:050301

选考学科建议:不限/思政/历史/地理

适合人群: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尝试新事物,喜欢与人交流,善于辩证思考和表达相近专业: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国际新闻与传播等优势学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

理想职业:新闻采编、新闻记者,刊物编辑、记者,节目编导,互联网、公关、广告公司从业人员,等等

专业拓展

Q1:该专业在上大学后可以参加的比赛有哪些?

A:可以参加的比赛有:“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新闻节、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中国数据新闻大赛、高校数据新闻可视化创意大赛等。

Q2:对新闻传播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哪些图书?

A:比较推荐同学们去看这些书:勒庞的《乌合之众》、盖伊·塔奇曼的《做新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李普曼的《舆论》、周逵的《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述精神》、梁衡的《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等。

Q3:是否有一些推荐使用的学习工具或学习网站?

A:如果想要自学摄影剪辑,推荐哔哩哔哩网站里的干货视频!可以自学“adobe 全家桶”里的各种软件,就读于新闻传播专业,比较常用的有PS、PR、AE、AU、AI、ID 等软件,除了能学到技能之外,还可以学到修图剪辑思路。同时,在中国大学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上,可以提前学习各种大学里的课程。

Q4:该专业毕业后可以考取哪些相关证书?

A: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演出经纪人资格证,等等。

猜你喜欢
稿子选题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拖稿的各种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