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题 不 大

2024-03-04 13:48
中学生天地(B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利维一块钱副本

小苏打 问:

为什么我们在路边看到一块钱不会去捡,但在手机上抢一块钱红包却抢得很开心?

王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答:

人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人的行为受不确定性和好奇心的影响。在点开红包之前,我们是不知道具体金额的,所以我们会期待、好奇地点开。而路边的一块钱是已知的,会让我们觉得没必要弯腰去捡。为什么会觉得没必要呢?这又涉及“机会成本”。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指的是放弃一种做法而选择另一种做法所付出的代价。捡起一块钱可能被认为需要花费时间和努力,而这些时间和努力可以被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相比之下,抢一块钱红包相对简单而且有趣,动动手指即可,机会成本较低。

其次,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更愿意参与抢红包,是因为抢红包可以带来社交互动和集体体验,以及可能存在竞争和紧张感,人们可以受到激励而更积极地参与。相比之下,在路边捡到一块钱缺乏这种激励机制,甚至可能会让我们觉得丢脸。

最后,一块钱的感知价值是不同的。当钱在路边时,它可能被认为是丢失的或没价值的,而作为红包时,它被赋予了礼物的意义,被认为是特别的、有价值的。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叫作“心理账户”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心理上对不同来源的钱有不同的看法,将其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在路边捡到的钱可能被归类为“不值得费力去追求”的无关紧要账户,而红包可能被看作是“额外奖励”或“特殊收入”账户。

栗子 问:

为什么我们可以在脑子里和自己聊天?

杨贺然(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答:

心理学家利维·维谷斯基将脑中对话的方式称为内部语言。他在观察幼儿时发现,幼儿会在玩耍时自言自语,而且这些自言自语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伴随着幼儿的长大,他们会将自言自语的行为内化,出声的对话被转化为脑中对话。因此,利维认为脑海中的声音是我们与外部社会对话不断内化的结果。

我们脑中的布罗卡氏区与说话直接相关,会生成真实声音的副本。当我们在默读或思考时,这个声音副本会被发送到与语言相关的四个脑区中,然后就形成声音,仿佛在脑中说话了。

如果声音是基于自己的声音,那么脑海中的声音为什么像声优一样,拥有多种说话方式?

这就要提到模式识别。在潜意识中,存在模糊的身份化欲望。在产生内部语言时,我们会调取经验和记忆,将认知用到极限,并对声音进行加工,所以我们在脑中能听到丰富的声音。

脑中的声音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思考效率,但如果声音太多,需要警惕自己是否在进行精神内耗,要及时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

阿朗 问:

阅读时总是读不进去应该怎么办?

语文山水(教育类短视频博主) 答:

如果总是出现“看着看着就走神”的情况,也许你需要通过三个方法来改变阅读方式。

第一个方法是“发出声音”。把文章读出来,通过语音拉回自己的注意力。

第二个方法是“选择清醒的时间段阅读”。如果你目前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一定不要把看书安排在睡前时间。因为临睡时我们的大脑马上要进入休息或睡眠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去做一件你不喜欢或者不习惯的事,怎么可能不昏昏欲睡呢?如果平时学习任务重,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阅读,你可以在寒暑假或周末的休息时间,把看书的时间提早到上午,或者在你一天精力最好的黄金时段,用最清醒的状态阅读。

第三个方法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会要求学生做摘抄,并且标明出自哪本书。可以先用波浪线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等读完后统一摘抄,也可以边读边摘抄,这样既可以增加阅读收获,也可以集中注意力。(本内容整理于采访稿,获取更多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锐角写作课”,回复“阅读写作”。)

猜你喜欢
利维一块钱副本
还钱
一块钱
面向流媒体基于蚁群的副本选择算法①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买烟
副本放置中的更新策略及算法*
淘金垫的产物
听说你要买房子
《口袋西游—蓝龙》新副本“幽冥界”五大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