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东坡”:在人生浮沉中追寻自我

2024-03-04 13:48沈书枝
中学生天地(B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东坡成语苏轼

文/沈书枝

书 名: 阅读苏轼

作 者: 朱 刚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苏轼则是这个高峰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我们很早就熟知苏轼的一些诗词或文章,在历史书上也不难看到北宋“变法”时苏轼所在的“旧党”和王安石所在的“新党”之间的矛盾。不过,如果想要对这位大文学家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妨去阅读一下他一生的故事。

朱刚的《阅读苏轼》就是一本简明讲述苏轼一生的书。虽然扼要,但对于苏轼人生重大事件的背景与因果都有交代与探讨,并结合苏轼同时期的创作,分析他的思想感受和人生价值信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具有文学家与政治家双重身份的士大夫文化如何形成,又如何因为领袖人物的过度执着最终酿成贯穿于北宋历史的巨大党争,苏轼一生的仕途和创作都和这一背景密不可分。

在书里,渐渐形成一个有意思的对照,那就是苏轼的名与号似乎与他人生中两种相反的轨迹和价值相对应。“苏轼”是因其政见才笔而被用来“鼓动四方”、受到重用的大臣;“东坡”则是被贬逐到偏远之地,却在愈加深厚的创作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士人。我们知道“东坡居士”的称号源于他被贬黄州后躬耕自济的荒地,因此这个称号在苏轼后来愈为艰难的人生中,也有了别样的意味。苏轼的难得之处在于,他始终能在艰难的境遇中发掘内心的宁静,这不是对现实的麻木,而是一种心理上真正接受困境的乐观与豁达。与此同时,他从不放弃自己所坚持的价值观念。他通过不断的文学创作与学术创作,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在这种旷达与静定之外,书中强调的另一点是苏轼性格中始终不曾褪色的对于人世温柔的肯定与爱恋。“乌台诗案”与被贬天涯的经历并没有使他对人性感到怀疑或绝望,他和王安石最终的和解就是一例。东坡性情中充满了“有情”、旷达与自然的人格魅力,在一次又一次被贬的历程中,他对人生的理解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他最优秀的创作几乎都是在贬谪之地产生的,而他留给后世的影响,也大多是身为“东坡居士”时留下的。

书的第二部分是对一些苏诗、词、短小笔记文的赏析,也十分优美。朱刚的赏析不但着重诗人创作时的现实背景,还会有意识地把它们放到作品产生前后的文学史中去,从而有了更广阔的视角。这些解析展现出诗歌内里深长的意蕴,它使得读者对于诗歌、作者、时代的理解立体和丰富起来。

轻松一刻

纵 向

1. 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代表性著作,作者是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2. 凌晨太阳升起。

3. 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是周朝社会的基本结构。

4. 公司、企业中主持、策划整个部门事务的负责人。

5. 形容公而忘私。

6. 中国台湾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演员、导演、编剧。

7.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8. 古代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

9. 成语,表示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10. 成语,形容缺乏生产知识。

11. 指对事情宁可相信它确实发生了,下一句是“不可信其无”。

12. 出自《泊船瓜洲》,上一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横 向

一、2002 年前法国的法定货币单位。

二、在演出市场上为实现演出产品的交易提供中介服务并获取佣金的文化商人。

三、世界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和中心。

四、出自《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______。”

五、有营养的物质或化合物。

六、交际舞的一种。

七、一种花卉,球茎有毒,如果误食,会引起头晕、胃痉挛、拉肚子等症状。

八、书刊最外面的一层,用厚纸、布、皮等做成。

九、比值转换为百分比计量的形式。

十、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

十一、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

十二、成语,形容风景幽雅,引人入胜。

猜你喜欢
东坡成语苏轼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拼成语
东坡画扇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