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分析法在滨水空间活力评价与提升中的应用

2024-03-04 03:53林承想
四川水泥 2024年2期
关键词:淠河六安市滨水

杨 彧 林承想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0 引言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指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1]。”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资源,为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现在,城市滨水区也逐渐成为很多城市展示其独特魅力的窗口。

六安市作为安徽省的腹地,市域范围内山水环绕,水资源丰富。“水”作为六安市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城市未来开发建设的重点。为了深入落实六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对滨水空间的要求,以及解决城市发展与滨水空间规划脱节的问题,提出六安市应该重点关注滨水空间的活力问题。

SD分析法在规划建设上也有过很多先例,但目前尚无对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感知的定量评价,导致在规划时难以制定出较为系统的活力提升策略。基于此,本文以六安市滨水空间为例,从人的感知出发分析影响滨水空间的重要因素,从而制定出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的策略。

1 分析方法及评价因子确定

SD分析法即语义解析法,该研究方法是由心理学家奥斯顾德于1957年所创立,简单来说,SD分析法是一种心理测定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过程是运用语义学中“言语”为量度对调查者进行心理感受测评,然后通过对各既定尺度的分析,计算得出研究对象感受的定量化数据。这种研究方法早期大量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但进入新世纪,这种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的应用热度有了很大下降,反而更多的是被应用于建筑、景观等相关学科的研究[2]。SD分析法主要是根据研究对象,设定出一系列能够描述研究对象的SD评价因子,每一个SD评价因子对应一对词义相反的形容词,再根据调查打分得出每个评价因子对应的形容词。本研究设置的评价因子分别为可达性、植物多样性、景观美感度、亲水性、河流水质、历史文化延续性和娱乐活动多样性,每一个评价因子对应的形容词分别为便捷的和不便捷的、单一的和丰富的、混乱的和美观的、亲水性低的和亲水性高的、水质好的和水质差的、延续性低的和延续性高的、单一的和多样的。每一个评级因子对应有不同的分值,分别从-3、-2、-1、0、1、2、3设置7个不同等级的分值,每个分值又对应不同的评价等级,分别为很差、差、较差、一般、较好、好、很好[3]。再由观察者进行打分,分值越低对应的形容词越差,分值越高对应的形容词越好。通过对各个滨水空间的评价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的规划建议。

2 六安市中心城区滨水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2.1 数据采集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水域与陆域衔接部分一定区域的总称,它是城市中的复杂区域。而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仅是对城市滨水空间中人群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进行调查,例如,滨水区旁边的城市公园、游园等公共空间。在新一轮六安市中心城区绿地及水系规划中提出六安市中心城区主要的河流为六条,分别为从城市西面横穿六安市中心城区的老淠河,从城市东面跨越城南镇、金安区延伸至三十铺镇的淠河总干渠,以及其向北延伸的分支淠东干渠,和其在三十铺镇向南延伸的分支杭淠干渠,另外还有连接老淠河和淠河总干渠,从中心城区西边外围穿过的七里桥河,以及在中心城区内,连接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通往汇文中学的大雁河。在这六条河流中依次选取的滨河空间分别为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六安中央公园,九里沟水利文化公园、浏园、凤凰湖公园和大雁河公园(见图1所示)。研究选取的这些滨水空间都是每条河流对应的典型滨水空间,每个滨水空间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特性,可以很好地进行类比研究。

图1 样本位置图(作者自绘)

2.2 分析过程

根据样本确定的指标因子,制定滨水空间调查问卷,分别将调查问卷发放给样本周边的居民,六安市的市民以及非六安市的居民三类人群,由这三类人群对六安市6个滨水空间对应的特性分别打分。统计调查问卷的数据,得出每个滨水空间对应各个评价因子的分值,得出每个滨水空间比较有优势的特性,以及需要提升的特性,得出市民对滨水空间的突出印象表。再根据市民对滨水空间的突出印象,分析6个滨水空间相对比较弱的特性,从而提出六安市滨水空间的提升策略。

2.3 评价结果

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以及被调查者对各个滨水空间的评判信息。通过被调查者对各个滨水空间的评判,得出SD分析评价结果表格和SD评价结果折线图。本次一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7份,问卷有效率达98%。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总结分析,得出六安市6个滨水空间对应特性的得分结果(见表1所示),并根据评分结果绘制出SD曲线图(见图2所示)[4]。各个滨水空间之间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其中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沟水里文化公园、浏园和凤凰湖公园评价曲线较为平稳,六安市中央公园和大雁河公园评价曲线起伏较大,相对比较有特点。

表1 SD评价结果

图2 SD曲线图(作者自绘)

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六安市中央公园、九里沟水里文化公园、浏园的各评价因子得分都在0以上,属性较好。凤凰湖公园的各因子评价分值围绕0上下波动,尤其是凤凰湖公园的亲水性需要特别加强,大雁河的各评价因子得分基本都在0以下,该属性较差,各方面设施较为落后。结合各滨水空间的评价得分表和SD曲线图,得出市民对各滨水空间的突出印象分析表(见表2所示)。根据各滨水空间突出印象分析出各滨水空间中较为缺失的有景观美感度(六安市中央公园、九里沟水利文化公园、浏园、凤凰湖公园和大雁河公园);亲水性(浏园、凤凰湖公园);历史文化延续性(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六安市中央公园、九里沟水利文化公园、凤凰湖公园、大雁河公园),根据各滨水空间缺失的特性,提出六安市滨水空间的活力提升策略。

表2 各滨水空间评价的突出印象表

3 六安市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3.1 植物景观设计

在进行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时要结合人的视觉、嗅觉、触觉、感觉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设计。在进行植物搭配时既要考虑整体效果,也要注重局部美观。例如六安市中央公园、九里沟水利文化公园、凤凰湖公园现状景观设计比较混乱,没有主次,所以应该提升植物景观配置的层次感和美感度,增加人的视觉体验。浏园和大雁河公园现状植物景观配置比较单调,需要加强整体景观的丰富度。

3.2 滨水岸线改造

滨水空间岸线的设计在保证能够满足防洪防护的前提下,应该加强滨水岸线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打造积极、健康的亲水界面。例如浏园和凤凰湖公园现状滨水岸线都属于垂直驳岸,不利于人与水的沟通,应该在滨水空间增设梯度驳岸和斜坡式驳岸,能够加强人与滨水空间的接触。同时,充分利用水面空间也能较好利用滨水空间,例如在湖面增设观景亭,设置廊道连接陆地,能够有效地加强人与自然的沟通[5]。

3.3 地域文化特色塑造

城市的发展见证了历史文化的变迁,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塑造城市特色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九里沟水利文化公园、凤凰湖公园和大雁河公园,可以种植富有六安特色的植物来体现城市特色,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六安市中央公园的面积较大,可以打造具有六安红色文化特色的广场空间,同时,每个滨水公园都可以增加蕴含红色精神的景观小品,来塑造公园的文化特色。

4 结束语

SD分析法能够通过人群对滨水空间的心理感受分析出滨水空间较为缺失的部分。通过SD分析法对六安市6个滨水空间的特性进行评价,得出六安市的滨水空间在植物丰富度方面,亲水性方面以及历史文化延续性方面较为缺失,从而提出加强滨水空间植物景观设计,滨水岸线改造和地域文化特色植入的活力提升策略。六安市滨水空间的活力提升能够为新一轮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供支撑,同时,也是打造富有六安市特色名片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淠河六安市滨水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淠河水域淡水鱼类资源调查与分析
六安市淠河河道治理的城市生态效应研究
程东斌的诗
六安市水资源评价研究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淠河(霍邱段)生态经济带建设调查与思考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