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开挖对桩锚支护变形特性模拟分析

2024-03-04 03:54宋腾蛟
四川水泥 2024年2期
关键词:坑底轴力云图

程 名 宋腾蛟

(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0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这些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的建设,稳定性、安全性保障是关键,基坑工程就肩负着这样的重任。地下条件复杂多变,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控制难度大,选择安全、可靠,技术合理,施工方便,经济节约的支护形式尤为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活动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效率等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比如工程界的各类模拟软件,已经成为人们工程建设的得力助手。本文通过Midas GTS软件对长春某基坑工程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桩锚支护变形特性,探讨基坑开挖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1 Midas GTS软件应用现状

Midas GTS软件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土体与桩锚支护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模拟网格的参数来体现。Midas GTS 软件通过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该软件模拟土层开挖的过程是通过对土体添加工况实现的。Midas GTS软件可进行下列分析:静力分析、施工阶段分析、完全应力-渗流耦合分析、稳态渗流分析、瞬态渗流分析以及边坡稳定分析等。Midas GTS软件适用性较强,几乎适用于各类复杂的基坑工程。通过Midas GTS软件进行模拟,得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变形规律,不仅能够提前预测变形较大的区域,并且还可以对冗余位置进行优化,以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赵菲、周冰等[1]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桩锚支护水平位移及水平位移峰值出现的位置,可作为实际工程的监测预警值,并对峰值位置进行重点观测。方年春等[2]人通过Midas GTS软件,以工程实例为依据,建立了基坑开挖的模型,并对模型数据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莫韬韬[3]利用Midas GTS 软件,通过实际工程与模拟数据分析得出,坑角对支护结构的影响较大,并且影响范围与开挖深度有关。陆仕渊利用Midas GTS软件对基坑支护进行模拟,得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加深,地下连续墙的最大水平位移也逐渐增大,并且中部及转角处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最大。曹日跃[4]利用MIDAS GTS软件,通过对锚杆的长度及倾角的改变,来确定最优锚具的参数,并通过分析确定锚杆长度、角度与边坡的安全系数的关系,为今后边坡治理提供参考。

在众多计算方法中,有限元计算方法更符合现场实际,通过有限元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土体与支护结构的关系[5]。本文采用Midas GT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该软件具有以下优点:一体化分析设计软件;土层及钻孔数据交互;三维模型显示的实时更新;Midas GTS软件兼容性较强;可提供详细的构件材料及用量;一键出图;可供选择的本构模型有很多,更符合实际。

2 工程概况

山东省某基坑工程的支护周长400m,开挖深度16m,开挖深度较深,地下环境复杂,该工程选择基坑支护等级为一级,并采用桩锚支护体系。

由详勘报告可知,该场地地形平整,最大钻孔深度为30m。根据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可分为5层,具体土层参数见表1所示。

表1 土层参数

3 Midas GTS数值模拟

3.1 结构属性的类型选择

本文选取修正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各材料的结构属性选择如表1所示。

3.2 工况定义

基坑开挖的过程是通过定义工况来实现的,各工况如表2所示。

表2 工况定义表

在工况一初始应力平衡阶段需要选中激活选项,激活所有的土层、开挖阶段和自重、约束,并且需要将位移进行清零[6]。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将开挖阶段拖到钝化区域。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是有间隔时间的,因此需要进行LDF(荷载释放系数)修改,代表不平衡力分几部分释放。图1为模拟的基坑模型图。

图1 基坑开挖及支护完成模型

3.3 模拟结果分析

3.3.1 基坑坑底隆起分析

坑底出现隆起情况是因为对坑内的土体进行开挖导致,挖出上层土相对于坑底来说是卸载作用,因此随着基坑挖掘深度的不断增加,坑底的隆起程度也会不断增大[7]。坑底隆起位移云图见图2,从图2可知,23.23mm是模拟的基坑开挖结束后的隆起最大值,其位置通常会在中间。

图2 坑底隆起位移云图

3.3.2 桩身水平位移分析

桩身水平位移云图如图3所示。

图3 桩身水平位移云图

从图3可看出,桩身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类似于抛物线的形式,桩身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16.7mm。

3.3.3 锚索轴力分析

锚索轴力分布云图如图4所示。

图4 部分锚索轴力分布云图

分析图4可知,锚具在不同方向上的轴力情况如下:

(1)从水平方向上看,锚索的轴力最大值位于中间部位,并向两边依次减小。

(2)从竖直方向上看,锚具结构的轴力分别为121kN、152kN及209kN。由此可见,随着基坑开挖的持续,越下面的锚索其轴力就越大。

(3)从第一锚索分析,靠近桩身的轴力最大,中间部分较小,当到达锚固段的时候,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的,即从锚固开始到尾部,锚索的轴力是逐渐下降的。

4 结束语

(1)坑底隆起呈现出中间大,逐渐向两边减小的变形规律。体现出坑角对基坑隆起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2)桩身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类似于抛物线的形式,桩身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16.7mm。。

(3)中间大两边小的变化趋势是从水平方向上所得的结论;当从垂直方向上来分析时,锚具的轴力从上往下会依次增加。

猜你喜欢
坑底轴力云图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两只螃蟹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压差传感技术的坑底隆起监测方法及应用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
基于TV-L1分解的红外云图超分辨率算法
考虑渗流作用时深基坑开挖坑底隆起变形分析
钢支撑轴力在安装过程中的监测分析
基坑开挖阶段支撑轴力时空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