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叶包装设计体系研究

2024-03-04 07:58潘泺宇隆梅
绿色包装 2024年1期
关键词:箬叶宫廷民间

潘泺宇,隆梅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

宋朝历时320 年,其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昌盛在历史上独树一帜。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有所谓“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宋代饮茶风尚较唐代盛行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宋朝茶叶的栽培遍及大半个中国。对比陆羽《茶经》中记载的盛唐时期唐代产茶区43 州,学者陶德臣,根据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沈括《梦溪笔谈》、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等资料,得出总计当时产茶州、府、军112,约辖县500。[1]显然宋代产茶区所覆盖的州、军数量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茶叶自然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史料中有大量记载宋代城市繁荣的景象,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又兼社会上饮茶之风盛行,对于茶叶贸易来说,茶叶的包装设计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宋代茶叶的储存与包装

茶叶受易潮、易串味等属性的影响,对包装与储存的要求甚高,这也成为推动茶叶储存方式及包装多样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宋代盛行茗饮之事。到宋徽宗时,茶叶采择、制作之精,品第之胜,都达到了空前境地。宋徽宗多次亲手操持饮茶之序,发展饮茶之道,并专门撰写了《大观茶论》,宋徽宗在唐人储茶方法的基础上,完善了“密封藏茶”的概念,当茶饼烘焙完毕后,“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缄藏之。”[2]关于此概念,蔡襄在《茶录》中也提到:“茶宜箬叶而畏药香,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3]茶饼被箬叶包裹后,入茶焙进行干燥处理,简单便捷。

通过对大量史料文献的考证,发现有大量宋代茶叶包装的文献描述,除了以上提到的箬叶、竹制漆器以外,还有见纤维类的包装,如“纱”与“纸”。黄庭坚曾在《阮郎归》中写道:“青箬里,绛纱囊。”表明茶叶在使用箬叶进行里包装后会继续裹上一层纱囊进行包装。制作囊的材料一般是布、纱。在陆羽《茶经》“四之器”的篇章中载:“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4]证明此类包装在唐代便已经开始使用。朱弁在《曲洧旧闻》中提到:“蜀公与温公同游嵩山,各携茶以行。温公以纸为贴……”[5]此处可知司马光是使用纸来包装茶叶的。

在御苑采茶歌十首中有“翠虬新范绛纱笼”一句证明茶叶不仅有“纱”还有“笼”来包装。“茶笼”与前文提及的竹制漆器一致,皆为手工艺包装容器来储藏茶叶的,除了茶笼,还有茶奁与茶箧包装。这两类包装类似,都是盛放茶叶的“盒型”包装,茶奁多以漆器工艺制作,而茶箧,工艺上包含漆艺以及金银、金属的加工技法,其中体型较大的被称为箱,小为箧。黄庭坚在《谢送碾壑源拣芽》曰:“壑源包贡第一春,缃奁碾香供玉食。”诗中的婺源茶是用缃奁包装的,即浅黄色的帛制小茶奁,相当素雅。在河北宣化下八里村出土一辽墓,壁画上有一《备茶图》(图1),图中的四方茶桌上放置有方盒,盒旁放置着各类品茶用具与之适配,判断应为储茶所用的茶箱。自然,手工艺品中也有关于瓶罐类的茶叶包装,如南宋周必大诗作《胡邦衡生日以诗送北苑八銙日注二瓶》有提:“尚书八饼分闽焙,主簿双瓶拣越芽。”[6]

图1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备茶图》(图片来源:笔者摄于中国茶叶博物馆)

从以上史料可见,宋代茶叶的包装设计经过宋人不断的探索,种类异常丰富。而正是这多样化的茶叶包装设计,为宋代茶叶包装设计的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对象。

2 宫廷与民间茶叶包装的设计体系

从宋代所见茶叶包装的文献与图像史料来看,宋代的茶叶包装容器设计已经形成了两大体系,分别是以皇帝喜好为主导的奢靡宫廷贵族茶叶包装设计体系,以及商品经济繁荣背景下茶文化所主导的民间茶叶包装设计体系。对于文人阶级来说,或为官,或作为山居隐士存在,他们分布于皇室宫廷与民间中,便不再单独说明。

宋代各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以及运用于宗教崇拜、祭祀的包装无不体现了它们的精美和奢华,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周密《武林旧事》中提及,贡茶均以“黄罗夹复,臣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金锁,又以细竹丝织笈贮之”的方式包装[7],此外,在宋人赵汝砺的《北苑别录》中针对性的描述了不同的贡茶包装,其差异来源是由于贡茶“细色”与“粗色”纲次的不同。“细色五纲”中的贡茶,除了用箬叶、黄斗、花箱对茶叶进行搭配包装外,还对外层的花箱进行了装饰保护,即在箱外使用了“重篚”,篚常在君王祭祀、征战之时使用,是一种金色的圆形竹筐。此处,进一步修饰保护了花箱,属于外包装上的装饰与保护。“重篚花箱”在最后还要用高档的黄缕包裹,包装物的珍贵性不言而喻。“粗色五纲”中给予大臣的茶饼则是“束以红缕,包以红楮,缄以蒨绫”。可见想要一窥茶饼的真容,得剥丝抽茧多个步骤的包装。毕竟,贡茶的包装经过针对性的设计以后,大多装饰精致,结构繁复,从开启方式上或得经过几道步骤才可目睹包装物的风采,这一目便知是为少数特权阶层服务的包装设计,民间百姓很少能享受到此类包装。

而民间茶叶包装设计体系,主要是伴随着宋代社会茶文化的盛行而形成。宋代作为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不仅皇室宫廷爱茶,宋代民间百姓也不例外。宋代大量的茶叶生产,民间饮茶、斗茶之盛,都给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与宫廷茶叶包装相比,民间的茶叶包装以实用性为出发点,大多都去装饰化,显得朴素简约,这也受到了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追求包装器物的自然之美,主张装饰“去繁复化”。上文所提到的箬叶、纱囊或是纸包装,这种具备自然属性的材料也是民间茶叶包装喜爱且普遍使用的材料。

无论是古代包装还是现代包装,其本质还是依附于包装物的,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始终是以保护包装物的内容性质为基本属性。所以,这两个体系形成之时,不仅与包装的设计联系还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只是两个体系的需求不同,从而导致了其设计工艺以及整个包装受众的不同。总体来看,两个体系的形成皆基于以下要求:第一,以“功能需求”为归旨,突出茶叶包装设计的基础属性。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的茶叶包装,它们都是以保护茶叶为第一目的。第二,以“社会风尚”为路标,两类包装,或繁或简,都彰显了宋朝茶文化的风貌与特色,也正是宋代繁荣的茶文化引领着宋代茶叶包装一路发展前进。

3 宋代茶叶包装设计体系的生成逻辑

从以上两类宋代茶叶包装设计的体系来看,虽然其形成是在功能需求与社会风尚两个大框架下,但他们所呈现出的特征却是迥异的,各自呈现了不同的规律性特点,在这背后,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因素。

对于宫廷茶叶包装设计体系来说,其生成的因素。

第一,便是皇帝的身份与喜好。宋代从开国皇帝赵匡胤起,历任皇帝都爱茶。皇帝主导下形成的奢靡饮茶之风,使得底下大臣也跟随此风尚,作为进贡的茶叶自然需要精美繁复的包装以匹配皇帝的身份。这就给茶叶宫廷包装设计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风向标。

第二,皇室贵族的阶级层次。对于古代包装来说,往往是高端的物品,才能够拥有展现设计品味的包装。宋代的皇室贡茶,正是有金而不可得的奢侈品之一,欧阳修为官二十余年,也才得皇帝赐一份,仅可冲泡几盅而已。对于百姓甚至贫民来说,首先要保障的是自己的生存、生活上的需求,这类高品质的享受,并不处于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于是,皇室贵族的阶级层次和经济能力给宋代茶叶宫廷包装设计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第三,生产与包装设计技术的垄断。宋代官办手工业组织庞大,在少府监下有文思院。文思院外尚有绫锦院、染院、裁造院、文绣院,掌管大规模织染刺绣工艺品的制作。[8]包裹茶饼以及花箱的高品质黄色布帛的来源尽管没有文献出处,但理应与这些机构有着些许的联系。同时包装的设计者大多也是包装的制作者,使得包装设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对某项独特工艺的掌握。依托于手工艺人的工艺先进性,才能制作出如此华贵的茶叶包装。[9]所以,皇室宫廷为了维持工艺的独特性以及服务的专门性往往千方百计地垄断其技术的运用,达到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目的。

从以上角度来看,宋代茶叶的包装设计,便形成了一种宫廷化、贵族化的设计体系,这是专门面向皇室贵族服务的茶叶包装,其包装物自然是名贵的贡茶。

宋代民间茶叶包装设计体系方面,其针对的人群覆盖层面较广,第一自然是普通百姓,宋朝经济的长足发展所带动的商品生产与交换,会促进包装设计大众化的兴起,使得包装设计从宫廷贵族中解放出来。这时,茶叶的包装设计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性的设计表现,例如,简单且易复制的箬叶、竹箬包装,以及纱囊包装。这类自然纤维的茶叶包装,反对茶叶宫廷包装设计的自大独尊,主张自由、兼容。因此,这类包装不仅材料获取便利,且没有装饰可言。第二类人群是贫民,相较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消费追求更加以物质为主,所以在满足生存的条件下,若是购买茶叶,其对于茶叶包装的要求是以功能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即看重包装对包装物的保护性,最好是通过低廉的材料达到包装的功能,甚至可以接受零包装。所以,民间茶叶包装设计体系的生成,也是从这几类人群的需求出发。

第一点,便是民间茶叶的包装设计强调功能为导向。注重茶叶的品质与运输保护,才能让茶叶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民间的包装,要充分考虑到包装成本的低廉性、结构的牢固性、功能的多重性。同时,这个经济效益不仅仅是茶叶本身带来的,也是包装设计带来的。茶叶包装设计的民间化是以宋朝活跃的市场为其发展力量,以大批量、易流通作为生产要求,以高效、快捷的传播为其活力和产生效益的基本形式。所以民间的茶叶包装设计必然会刺激茶叶包装产业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效益。

第二,民间茶叶包装设计体系的生成具有强制性。因为民间茶叶包装设计不同于宫廷茶叶包装的复杂,商品化的经济社会促进了包装的大众化,这是包装在社会中发展的必然变革,所以在生产和传播上会以快捷、强势的态度对民众的生活进行强制占有,造成了对宫廷贵族包装文化的排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民间茶叶包装设计体系的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间茶叶包装设计体系下的茶包装,并不意味着丧失了审美方面的追求,只是民间阶层在审美的价值取向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所以这种审美需求排在了功能性之后。

4 结语

宋代茶叶包装设计体系的历史生成,很大程度是宋代社会在其整体流变发展的过程中,上下融通,在功能需求与饮茶风尚的交错下形成的附属产物,而之中存在的差异,也是宋代茶叶包装设计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历史节点、社会阶级、技术工艺、审美意识的差异化反映,这蕴涵着宋代一个民族对于茶叶包装设计多样化的思考方向。所以两大体系的生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氛围中,正是如此,宋代茶叶的包装设计才迈向了多元化的局面,并继续推动饮茶之风的盛行。

猜你喜欢
箬叶宫廷民间
遂昌箬叶『共富工坊』做出富民『大文章』
端午寄意
箬叶飘香
夕为“皇室宫廷饮” 今入寻常百姓家
硫酸铜浸泡箬叶包裹粽子实验中铜离子迁移分析
浪漫宫廷
宫廷古法白米饭
热闹的宫廷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