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款新能源新车的野心与存亡

2024-03-06 04:07赵宇
财经 2024年5期
关键词:小鹏比亚迪特斯拉

赵宇

2月18日,小鹏汽车CEO(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在一封全员信中提到,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是淘汰赛开打的第一年。

同一天,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全员信中称,2024年将是车市最卷的一年,“卷价格、卷产品、卷服务、卷流量”。

据《财经》不完全统计,国内市场上确定及拟定在今年上市的全新新能源车型数量有106款,创下历年之最。新车几乎覆盖了乘用车全部的细分市场,这标志着新能源车企能选择差异化定位占据竞争不充分的市场,依靠大单品冲榜销冠的时代走向终结。

“血海”竞争的一半是野心,一半是存亡。

2023年开始,新能源车从30万元以上下沉至20万元区间,这是一个注重效率和规模效益的市场。到了2024年,新产品集中在8万至25万元的区间内爆发。

《财经》统计的106款新车型中,有近50款来自比亚迪、吉利、奇瑞和长安。今年1月,国内市场中仅有这四家的自主品牌月销量超过20万辆。

大单品时代结束后,规模优势变得重要。在此前的访谈中,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向《财经》透露,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在供应商大会上提出将零部件采购价格降低20%。新车带来的激烈价格战下,具备规模优势的车企具备供应链的成本优势。

2024年1月,上汽大众ID.系列车型月销量超过1万辆,如果将这些“前浪”品牌放进新势力组织的各类榜单中,那么上汽大众纯电车销量的排名将领先于小鹏,与蔚来是同一水平。近几个月,新能源月销接近或超过1万辆的品牌还有上汽通用、宝马。

新势力开始分化。2024年不是蔚来、小鹏的产品大年,两家品牌定下了相对保守的全年销量目标,并开始在主品牌以外建立第二品牌,来对下沉市场小步试探。

头部新势力开始期盼头部效应,即资源集中向少数,以此构建初步的规模优势。2024年理想内部定下8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比2023年翻了一倍多。鸿蒙智行下的问界品牌内部目标为60万辆,是2023年的6倍以上。

2024年第一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车企是高合,2023年内停摆或接近停摆的还有威马、牛创,面向新造车后来者的道路逐渐变得狭窄。

汽车产业是所有面向个人消费的制造业中,产业链最复杂、平均单价最高的产品。从全球汽车产业的维度来看,经过产品技术快速迭代的周期后,车企之间的竞争,最终会趋向于规模和效率的竞争。

2024年的车市整体增长趋于停滞,新车争抢的是存量市场,竞争将在多个有代表性的细分市场中逐一爆发。我们梳理今年的产品,展现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残酷竞争的开始。

比亚迪是近三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头号赢家。2023年,比亚迪实现年销300万辆,产销规模首次进入全球车企前十。

尤其是2023年,比亚迪在10万-25万元的新能源市场中占据优势后,迅速进入更多价格带,包括腾势进入的30万元以上市场和仰望的百萬级市场。如今,比亚迪的产品序列已经基本覆盖中国主流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几乎所有级别、价位。

但支撑比亚迪销量的基础,依然是10万-25万元价格带。

2024年,环伺比亚迪四周,《财经》盘点的10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中,有近30款来自吉利、长安、奇瑞,这些新车将在2024全年里,陆续打向比亚迪的整个产品矩阵,大量竞品在定价时便选择了价格领先的策略,在产品整体竞争力不输的情况下,给出低于比亚迪2万元左右的售价。

2024年的车市整体增长趋于停滞,新车争抢的是存量市场。图/视觉中国

2月19日,比亚迪官宣秦PLUS荣耀版、驱逐舰05荣耀版两款改款车型的起售价下调至7.98万元,其中秦PLUSDM-i的起售价较此前下调1万元。那是燃油车企的销量腹地,上汽大众朗逸、东风日产轩逸、一汽-大众速腾月销接近3万辆,是细分市场上仅存能与比亚迪分庭抗礼的燃油车。

会降价的不只是秦。《财经》获悉,比亚迪王朝系列还会有多个产品推出“低价”的新款,包括旗舰车型汉和唐,以及海洋系列的数款产品。

比亚迪的降价既是主动进攻,又是一次防守。

据《财经》了解,比亚迪2024年的销量目标为400万辆。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比亚迪至少要保证其主品牌旗下王朝、海洋两个网络的国内销量基本盘不出现滑坡。

但从今年1月的销量情况来看,态势不容乐观。

2024年1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20.1万辆,同比增幅仅为33.9%,其中还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出口3.6万辆。

比亚迪插混车型的市占率不断下滑。乘联会数据显示,从2022年1月至今,比亚迪在中国市场的纯电车型市占率累计提升约1倍,但插混车型市占率已经较高点累计下降38.4个百分点。

年初以来,比亚迪的“老对手”们在加速追赶。2024年1月,长安品牌自主乘用车销量为19.7万辆,同比增长57.8%;吉利汽车销量为21.3万辆,同比增长110%,创历史新高。

比亚迪当前的头等大事,是进一步抢夺燃油车市场份额,维持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增长势头,降价则是比亚迪最有效的手段。

在过去,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厂商虽然都号称国产造车“新势力”,但是由于所处的市场区间不同,相互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比如蔚来定位在30万-60万元的纯电市场,理想定位在30万-50万元的增程市场,小鹏则定位在18万-30万元的纯电市场。

成立约十年后,三家厂商将在2024年迎来市场竞争的正面碰撞。

在产品投放方面,理想的增程式SUV理想L6将在今年4月上市,这款车型定位25万-30万元区间,分为两个版本,全系标配四驱、前双叉臂、后多联杆,但全系配置没有空悬。理想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此前曾表示,理想L6的月销量目标为3万辆。此外,理想还将在2024年量产纯电MPV理想MEGA、纯电SUV理想M9、M8,纯电SUV理想M7也将在2024年内上市。

蔚来的主品牌今年没有新车型投向市场,第二品牌“阿尔卑斯”(内部代号已改称“大别山”)的首款纯电SUV车型“DOM”将在今年三季度上市,该车型定位在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蔚来董事长李斌对这款车的销量预期是月销数万辆。

小鹏旗下基于扶摇架构的纯电轿车P6将与蔚来ET5直接竞争,《财经》了解到,小鹏内部称这款车为“六边形战士”,月销量目标在5000辆以上。

此外,小鹏旗下新品牌“Mona”会定位在售价10万-20万元区间的A级车市场,今年将推出首款纯电轿车,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称,他对这款车的销量预期是年销10万辆以上。

在渠道建设方面,据《财经》了解,理想计划在2024年加快其在长三角区域的门店布局,而这里此前是蔚来的重要销量来源。终端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蔚来在上海一个城市的新车销量就占到其全国市场总销量的六分之一左右。

小鹏已在去年完成“木星计划”,即新的加盟商的招商。据《财经》了解,截至2023年底,小鹏已开设约500家线下销售门店,并末位淘汰了100家线下销售门店。

此外,蔚来、理想、小鹏在2024年都会进一步在三四线城市建设销售门店,三家厂商之间的销量竞赛将由一二线城市延伸到下沉市场。按照邹良军的计划,2024年,理想会实现所有三线城市直营门店的全覆盖,经济较发达的四线城市以及少部分五线城市也会覆盖。到2024年底,理想预计在全国190多个地级市建成直营门店。

年初至今,新势力厂商之间的市场份额仍在分化。终端销量数据显示,1月1日至2月18日,理想累计交付新车4.1万辆,蔚来累计交付1.4万辆,小鹏累计交付1.1万辆。

巨大的订单压力之下,各家车企继续加码营销力度。例如,蔚来官方正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开展直播促销活动,对于2023款ET5、ET5旅行版、ES6、EC6等四款车型,蔚来给出2.4万元的现金优惠,如果用户在近期下订,还可享受地方补贴、保险补贴等其他优惠;对于2023款ET7、ES7、EC7、ES8等四款车型,蔚来给出3.2万元的现金优惠,叠加其他补贴,用户可享受的优惠金额最高可达4万元。意向用户如果在线上直播间留资,还可参与抽奖,奖品包括蔚来旗下车型三天免费使用权、长白山免费滑雪体验旅行等。

蔚来、小鹏、理想均为美股上市公司,机构股东数量是衡量资本市场看好程度的指标之一。2023年以来,蔚来的机构股东数量减少约50家,小鹏减少约20家,理想增加约100家。

纯电的竞争焦点从SUV变成轿车

2024年,拟上市的纯电轿车包括小鹏P6、小米SU7、比亚迪秦L、仰望U7、新款蔚来ET7、MONA首款轿车、享界S9等。

这里面有技术原因,也有市场原因,新能源SUV市场实在过于拥挤了,轿车成为包括小米在内很多品牌第一辆车的选择。

电动车的产品设计,需要在乘员舱空间和整车续航里程之间取得平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动力电池和底盘技术并不完善,而动力电池铺在底盘上,不可避免地会占据一定乘员舱高度。

近两三年,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电池布局结构的优化,尤其是让电芯与整车集成度更高的CTB/CTC技术发展成熟,动力电池对于乘员舱高度的占用有所减少,这意味着车企有能力推出可以满足消费者在乘坐空间、续航里程等多方面需求的纯电轿车。

20万-30万元竞争最激烈在过去,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主要集中投放在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代表厂商有蔚来、理想),以及2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代表厂商主要是比亚迪)。

乘联会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3年,中国纯电市场中,售价在20万-30万元的车型销量占比由7.2%提升至23.4%,累计增幅达16.2个百分点。

2024年,理想L6、蔚来阿尔卑斯首款车型“DOM”、小鹏P6、比亚迪方程豹豹3、极氪CX1E、小米SU7等售价在20万-30万元市场区间的众多新能源车型都会上市。

这些车企对新车的销量寄予厚望。其中,理想内部目标是L6月销3万辆,目前新能源竞品中實现这一规模的只有问界M7、特斯拉ModelY。

但理想L6进入的20万至30万元价格带,是2024年不确定性最大的市场。除了鸿蒙智行的大单品问界M7,还有岚图FREE、智己LS6等,这些车型贡献了所属品牌大部分的销量,它们没有退让空间。

华为是中国第一家涉足汽车产业领域的大型科技公司,自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推出“华为智选”品牌以来,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介入程度不断加深。

2024年,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品牌销量目标为60万辆,这意味着问界需要在2023年销量的基础上实现525%的增幅。

因此2024年也是问界新车最多的一年,改款问界M5、改款问界M7均将在年内发布,与问界M9同平台的新车型问界M8也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问界之外,华为与北汽合作的享界品牌将在2024年发布新产品。随着产能问题在二季度的缓解,华为智选车的首款轿车智界S7也将成为细分市场内的一个变量。

华为的变量不只在智选车。2024年前两个月,HI模式的合作方新增了岚图、猛士两个品牌。再加上今年阿维塔的四款新车,2024年也会是华为HI模式的产品大年。

目前,华为与车企合作共有三种模式:作为供应商,为车企提供单独的零部件;通过HI模式(HuaweiInside),为车企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等解决方案;通过鸿蒙智行(智选车)模式,与车企联合研发产品、提供零部件、管理造车流程,并利用华为的渠道和品牌帮助车企卖车。

其中,HI和智选车两种模式之间隐含着冲突,需要华为进一步做出平衡。

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合资品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由于产品推出节奏明显慢于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竞争中,合资厂商的话语权一直是缺失的。但是,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合资厂商开始在销量规模上追回部分市场。

2024年1月,上汽大众电动车月销量超过1万辆。2023年全年,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车型销量首次达到10万辆。同比增长104%,远超新能源市场大盘同期增幅。这两家厂商做到上述销量,基本依靠纯电车型,插混车型的销量占比很小,难度更大。

在过去,很多新能源车企在制定销量目标和市场竞争策略时,甚至不把合资厂商当作竞争对手看待,但在2024年,一些合资车企开始在部分细分市场上找回节奏,甚至占据主动。

例如,未来三年内,日产将向中国市场投放四款本土开发的新能源车型,新车包括轿车和SUV,动力涵盖纯电和混动,首款新车将在2024年内投放市场。

2023年11月,大众宣布,其在合肥新设立的大众(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大众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大众计划在三年内推出针对入门级市场的电动车平台。从2026年起,大众将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开发专门为中国客户需求定制的纯电车型。

2024年1月,上汽通用宣布,将在今明两年陆续推出八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到2025年,其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等新技术领域的总投入将达到700亿元。

MPV向来属于小众车型。2023年,插混MPV和纯电MPV的合计销量为24.5万辆,约占中国新能源市场份额的3.1%。现在有20多款新MPV上市,争夺这样一個小市场。

一切从腾势D9开始。这款32万元起售的车型,在2023年卖了11.9万辆,占中国新能源MPV市场同期总销量的48.6%。

腾势D9的胜出被认为是找准了新能源MPV的蓝海市场,但由于竞品车型的集中涌入,这片蓝海很快变红。

2023年,魏牌高山、沃尔沃EM90等五款MPV上市。2024年,包括理想MEGA、极氪M系列首发车型(代号“CM2E”)、别克GL8混动版、吉利旗下LEVC翼真Xspace、红旗HQ9PHEV在内的多款MPV车型还将扎堆上市。

与十年前中低端燃油MPV车型扎堆出现有所不同,新能源车企这一轮向市场投放的MPV产品,多数定位高端市场,售价普遍超过30万元。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共有约4.9亿户家庭,其中拥有车辆总价30万-50万元的家庭占比为2.2%。他们是上一轮大型SUV集中投放时,车企争夺的主要群体。新能源MPV瞄准的则是消费力更强的群体。车企普遍将售价30万-50万元的MPV作为“家里的第二辆车”来营销,而拥有汽车总值超过50万元的家庭大约是中国的前1%。

今年1月,小鹏X9发布;3月1日,理想MEGA也将上市。愈发激烈的竞争之下,腾势D9开始降价:2月20日,腾势汽车的经销商推出腾势D9的限时购车政策:2月19日至2月25日,购买非创始版腾势D9并开具发票的用户,可享受现金优惠2.5万元。

2016年底,中国MPV市场曾出现过一次快速降温。2017年,中国MPV车型总销量同比下跌接近两成,五菱宏光、宝骏730、幻速H3等定位中低端市场的MPV车型无一幸免。类似情景有可能在今后两三年内重演,MPV市场将开始分化,因为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并不能支持这么多款中高端MPV车型的销量集体冲高。

凭借空间大、通过性好的优势,SUV车型已经占据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结构的半壁江山。从价格上看,15万-30万元价格区间是SUV车型最核心的市場。

在这个市场,国产造车新势力厂商此前还没有大举进攻,销量不高;比亚迪虽然有唐、宋等SUV系列产品的投放,但还没有切走足够多的份额。在三四线城市,以及更为下沉的市场,燃油车仍然占据销量的主导地位。

2024年,国产新能源厂商将加快切入15万-30万元的SUV市场。包括比亚迪海狮07、坦克300Hi4-T、方程豹豹3、理想L6、蔚来阿尔卑斯首款车型“DOM”、极氪CX1E、吉利银河L5、深蓝G318等在内的多款新能源SUV车型都将上市。

这些新能源的产品不仅在主流的城市SUV领域广泛布局,坦克300Hi4-T、方程豹豹3等还开始深入硬派越野等细分市场。

特斯拉今年在中国没有一款新车,给谁留出了机会?

2021年1月,国产特斯拉ModelY的上市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款车型在上市10小时内斩获约10万个订单,特斯拉中国官网由于访问量激增,页面一度无法刷新。

2023年已经是特斯拉ModelY实现国产化的第三年,但其市场竞争力依然不容小觑——全年累计交付超45万辆,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季度市占率保持在14%以上。

特斯拉此前曾多次公开表示,计划推出一款售价为2.5万美元左右的新车型。马斯克称其全生命周期累计销量有望超过Model 3和Model Y的总和。不过,这款车的研发和量产进展缓慢,至少需要到2025年下半年才能在得州工厂量产,而且短期内没有在上海工厂量产的计划。此外,已经在北美量产的皮卡车型Cybertruck不会进入中国市场销售。

2023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推出了Model3的改款车型。有市场观察人士认为,特斯拉还将于2024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出ModelY的改款车型。但2024年2月,特斯拉中国回应媒体称:中国市场今年并没有ModelY的改款计划。

这意味着,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不仅没有全新车型上市,而且现有的两款主力车型可能也不会再改款。

特斯拉去年在中国市场一共交付约60万辆新车,同比增幅超过36%。然而,这样的高增幅短期内难以再现。2024年1月,特斯拉罕见地未像往年一样公布2024年度销量增长目标。《财经》获悉,2023年11月,特斯拉上海工厂给到电池供应商的2024年采购订单,是在2023年订单的基础上总体增长约20%。

特斯拉Model3在中国市场完成改款后,近几个月单月销量稳定在1.5万辆上下,没有恢复到2023年上半年月销2万辆以上的高峰。2023年,Model3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下滑明显,市占率由一季度的7.8%下滑至四季度的3.6%。

2024年,特斯拉还会遭遇更多竞争对手。其中,Model3的竞品车型将包括极氪007、小米SU7、智界S7、小鹏P6、智己L6、阿维塔12等,ModelY则将与理想L6、蔚来阿尔卑斯首款车型“DOM”、改款问界M5/M7、深蓝G318等车型争抢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市场当前的竞争态势让马斯克如此感叹:“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将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他汽车制造商。”

近年来,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价格段结构持续上行,售价在10万元以上的乘用车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至2023年,中国市场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乘用车份额已经达到13.9%,较2018年增长近一倍。

每年买车的人没有显著增长。还在买车的人,买二三十万元价位的人数几乎翻倍。

新能源浪潮来临之前,3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市场主要由BBA、保时捷等外资豪华品牌占据。而电动化、智能化引发的技术变革,让特斯拉和理想、蔚来等国产新势力厂商有机会在这一价格区间做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获得市场份额并成长壮大。

在燃油车时代,车企的护城河是多年经营形成的品牌溢价,新能源产品初期,新势力借由新技术和新的产品理念,产品力超越豪华品牌,一定程度上打破了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在30万元以上市场抢占了话语权。但随着技术更新速度趋缓,传统豪华品牌边降价边在产品力上追回差距,品牌溢价会再度变得重要。

品牌、规模、效率,这些属于传统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也回到这些基本功的竞争。新技术带来的窗口正不可避免地开始关闭。2024年开始的淘汰赛将决定哪些品牌能最终独立存在。

猜你喜欢
小鹏比亚迪特斯拉
小鹏G6
特斯拉Model S Plaid
比亚迪元PLUS
小鹏P5
比亚迪“出海”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小鹏P5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浪口上的小鹏
比亚迪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