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实践 新价值

2024-03-07 07:16余立峰
体育教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例研修教研

余立峰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统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价的课程结构,开启了实践和探索落实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如何充分发挥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滋养功能,如何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主体发展动能等方面,明确要求通过“学科实践”,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育部于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立足学校实际,強化校本教研;要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综合教研等多种方式,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课例研修作为一种行动研究形式,一直以来在教学研究中起着重要媒介作用。当下,课例研修一如既往地能在“学科实践”与“教研方式创新”之间完成无缝对接,并呈现出新价值。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从2021年9月提出并实践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转型四个要求,即“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组织小组化、教法学法问题化、教学评价精准化”。通过两年半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在转变课堂教学“学与教”方式、落实核心素养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涌现了一些优秀课例,为开展课例研修奠定了基础,成为有效推进新课标落地的抓手之一。

课例研修聚焦课程育人。课程育人,不是过分彰显“运动能力”有多么“能”与“行”,其核心价值导向和目标指向是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育人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转型应以学生技能学练和思维练习融合为逻辑基点,这就意味着改进和深化课堂教学组织、教法学法、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是实现体育课堂教学育人质量提升的内在逻辑。因此,课例研修应紧紧围绕课堂转型的四个要求,以大单元设计与实践为基础,针对某个方面的要求展开深入研究,不断丰富转型要素实践推进的策略,以此实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培育学生自主发展的动能,真正让体育课堂教学回归其原本意义的目标。

课例研修聚焦常态化课堂。结构化是课程与教学内容优化的价值追求,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内容层面的回应。大单元教学是落实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必然,大单元教学与以往教学实践的最大区别就是,专项运动技能的单元课时教学是连续实施的,突出素养导向和结构化,帮助学生能够持续学习运动项目,以便通过加深对所学运动项目的体验及了解,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运动习惯。由此,课例研修也需要改变以往只针对单节课作为研究对象的做法,必须着眼大单元实践过程,选择的课例能够体现单元教学内容纵向关系以及教学效果。课例研究时对相关因素的分析也要更多地考虑单元教学效果,从而引导参与者建立大单元常态教学意识。

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将新实践和课例研修新价值进行有机融合,成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让这种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课例研修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课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