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之诗

2024-03-08 02:47洪恩
滇池 2024年3期
关键词:空余徒劳用词

洪恩

点睛前:

雪地上画一只乌鸦,随即又被

新落的雪覆盖

或者说,乌鸦飞走了

空余一片空白。多么自然

像什么也不曾发生,悲与喜

相互补充

就像此时的我,远近镜象模糊视线

又重新虚设

你在与不在,雪依然在下

多余地不停地下

在这个庸常的日子,我徒劳地修改

一首空白之诗

——其实,整个下午,做什么也是徒劳

唯有雪,又一次为你苍茫

点睛后:

雪地上画一只乌鸦,随即又被

新落的雪覆盖

或者说,乌鸦飞走了

空余一片空白。多么自然

像什么也不曾发生,悲与喜

相互抵消

雪依然在下

在这个庸常的日子,我徒劳地修改

一首空白之诗

唯有雪,又一次为你苍茫

点睛师评论:

从题目看,显得很空,如果不是最后一句的挽救,它就有故弄玄虚的嫌疑。第一节很不错,雪地画乌鸦,色彩对比的张力,虽然,雪地怎么能画出“黑的”乌鸦。第三句自然又富有想象力,新落的雪覆盖了地上的图案,那只是“乌鸦飞走了”。

第二节就开始走样了。第一是用词,既然什么也不曾发生,悲与喜肯定是相互“抵消”的,而不是“补充”;第二,四、五两句,急于让“我”出现在诗中,同时没把这个“我”处理得更合适,显得突兀、臃肿、多余。

而在第三节的开始句,“你在與不在”,这是明显的被用泛滥的语言,而诗歌的任务之一其实就是创造、更新语言,所以可以删掉。第二句“多余地不停地下”,主观带入痕迹很深。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汽车突然侧翻。影响整体的浑然感,建议删去。而留下的“雪依然在下”单独作为一节,又有着很强的画面感和内蕴。

当然,我考虑过把第三节最后一句并在第四节中,但不合适。第四节有它自身的任务,就是在它“庸常”“徒劳”“空白”之后,最后一句做了全面的“精彩”“高效”“饱满”的“点睛”——为你苍茫。

整体看,作者对构成诗性、诗意的元素充满了随意性,语言直白,用词欠缺推敲。希望以后多注意。

猜你喜欢
空余徒劳用词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漫画2则
苍凉又喧嚣:《我与地坛》中的用词
初夏山茶
情绪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的
一切如常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写话妙计之用词准确
汪曾祺小说的用词特点赏析
相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