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2024-03-08 18:24陈小燕
教育·校长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美术情境

陈小燕

在传统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美术学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都没有在相关教学工作中投入足够的精力,所以也无法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难以优化学生美术学习实践,不利于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发展。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这种情况慢慢有所变化,美术学科的价值逐渐突出,慢慢得到了广泛认可,尤其需要任课教师做出改变。在此情况下,虽然部分教师依然没有立即转变教学思想,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慢慢改变了教学认知,加强了对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视,且实际担负起了相应的责任。但是从实际来看,这些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会遇到诸多阻碍,无法顺利施行既定教学计划,难以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教学经验积累,很多教师都慢慢认识到了情境教学策略的价值与作用。由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更加适用于学生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美术学习实践,提高美术综合锻炼效果,逐步拥有高水平的美术素养。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应用情境策略必要性

在当前教学环境中,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与广泛推行,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各任课教师几乎都慢慢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责任,并尽力引入了多元适用的措施,只为优化教学工作,实现预想教学目标。从实际来看,各个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学生美术素养显著提升,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此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具体问题包括:有的教师不太重视学生的主体需求与个性特点,缺乏针对性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积极高效完成美术学习任务;有的教师只专注于基础教学计划的施行,较少关注教学环境与氛围,所以就使得很多教学手段无法真正发挥价值,无助于学生高效地进行学习实践;有的教师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局限性关注不足,较少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学习锻炼,不利于学生全面认知自己的学习实践,更会影响学生改进学习方法,阻碍其美术素养提升;有的教师较少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不利于学生深化对美术基础知识的理解,更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由此,加强教学革新工作就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且每个教师都需在相关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情境教学是创新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项目,并在实际教学中展现出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值得教师加以应用。具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情境策略的必要性包括:借此策略助力,教师将更容易聚焦学生注意力,改善学生学习态度,从而在学生积极配合下高质量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推动学生整体美术素养发展;组织情境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美术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助力条件,提高学生美术锻炼效果,推动学生美术能力迅速提升。加强对情境策略的应用,教师可予以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促进学生高效锻炼,大幅增强美术能力等。基于以上所述,每个小学美术教师都需选择合适时机,科学组织情境教学活动,以达到美术教学目标。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科学组织情境教学活动

(一)直观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导入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此环节的价值与作用,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头,教师也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行既定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从大量教育教学经验可知,只有在学生积极配合下,教师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在实际工作中,小学美术学科各任课教师就需借直观情境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助力课堂优质教学。

例如,实际基于“工笔花卉”这一课内容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就需加强对导入环节的重视,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应用直观情境策略,以优化导入效果,为正式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个个优秀的工笔画名作,其中包括清代马逸的《国色天香图》、郎世宁的《仙萼长春图之牡丹》,以及陈枚的《月漫清游图册》等,鼓励学生基于已有的美术知识进行详细观察分析,并适时与同学结成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以对工笔画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并了解相关基础知识与技巧。与此同时,在为学生介绍分析上述画作作者资料、创作背景、绘画技巧等内容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配合播放相关动态视频,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从而产生学习本课新知的兴趣与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综合分析本课内容,系统总结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并据此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基于此,导入教学环节时,在指导学生完成名作欣赏活动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课前制作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知识内容,预先有一个系统认知,奠定新课学习基础。通过上述直观情境导入教学活动,教师通常可以诱发学生对本课工笔画相关内容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从而顺利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新课学习活动,有效夯实工笔画知识基础的同时,充分进行实践锻炼,大幅增强学生绘画能力,逐步达到理想能力水平。

(二)创设游戏情境,营造良好美术教学氛围

从大量教育教学经验可知,在任何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需要加强对教学环境氛围的重视,并认清一个现实,即只有在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中,师生才会产生教学热情,并主动投入到相关教学活动中,更加顺利地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否则师生将难以有效配合达到预想教学目标。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游戏情境手段的辅助教学作用更加凸显,并慢慢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鉴于以上所述,在平时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每个教师都需选择合适时机创设游戏情境,营造良好美术教学氛围,为师生合力高效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增添推动力。

例如,在教学“画扇面”部分时,为了更加顺利地在学生配合下施行既定教学计划,顺利实现学生培养目标,教师就需在环境氛围改善方面花费较多精力,并创新引入游戏情境策略。首先在课堂开始阶段,尽力向学生传授相应绘画技巧,并引导学生学习积累扇文化等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要根据所观察到的学生情况,随时暂停讲解,就所讲内容设计系列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抢答,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最后哪个学生积分最高就获得此次竞答游戏的胜利,可以得到表扬和一定物质奖励。另外,在合適的时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角色互换游戏,即学生从本课内容中任选感兴趣的知识点与绘画技能进行深入探究,尽力全面把握其内涵与精髓,然后积极抢得机会,到讲台上以“教师”身份为大家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而教师则以“学生”的身份在讲台下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其次进入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合作绘画游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美术能力与素养的了解,将他们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同时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时间与空间,鼓励各小组合作进行绘画创作,即各小组成员商讨确定一个绘画主题,然后轮流发挥想象在空白扇面上进行创作,多人合力完成一幅扇面绘画作品。最后,各小组需将扇面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与交流,共同进步。在上述竞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合作创作游戏等情境元素助力下,教师通常可以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氛围,为教学提供有效辅助,促进美术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三)引入微课情境,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在一直以来的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许多教师所应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单一,采用的教学手段缺乏一定适用性,所以他们往往无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更难以顺利促使学生美术学科素养提升到较高水平。在此情况下,加强教学革新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而这也向各任课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与此同时,在新时期社会环境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渐在教育教学领域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值得各任课教师借此优化教学实践。实际以小学阶段学生为对象开展美术教学工作的时候,每个教师都需在合适的时候引入微课情境元素,改善相应环节美术教学实践,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美术学科能力与素养稳步提升,逐步趋近理想水平。

例如,平时基于“水墨游戏”这一课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鉴于传统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与不足,教师就有必要科学引入微课情境元素,跨越教学障碍,高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具体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就有必要明确教学重难点,如水墨画基本技法、水墨画意境呈现等,并以此为内容制作讲解分析微課视频,且要在此过程中适当借助实例。基于此,进入课堂开展基础讲解工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播放预先制作的微课视频,辅助理论讲解,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感悟重难点绘画知识,顺利探究其精髓,有效夯实美术学习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奠定良好基础。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同时将课上播放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各个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练习的时候随时观看,以顺利攻克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暂停视频、是否回放视频等。这样在微课视频情境的辅助下,学生在课上课下各个环节都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相应学习锻炼任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设置讨论情境,优化学生美术锻炼行为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学习基础与学习思维等各方面都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时候,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与困境,无法顺利完成既定学习任务。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几乎都慢慢认识到了小组合作手段的价值,肯定了其助力学生高效学习的作用。由此,平时基于教材内容组织小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就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活动,借此情境手段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美术锻炼行为,以提高学生美术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与素养。

例如,平时组织学生学习“我的老师”这一课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时候,教师就不能一味自上而下地进行传输,还有必要充分借助讨论情境,科学推进美术教学计划,助力学生高效学习锻炼。在课堂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就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自由结组展开讨论学习活动,在较多学生遇到理解困境的时候,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时间会与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便于在互相启发下发现自己探究思路中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转而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分析相关美术知识,尽最大努力夯实美术学习基础。在课堂基础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需组织学生参与一定的教学评价讨论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全班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以及动手实践情况,将他们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对其他同学的学习实践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彼此优点与亮点的同时,找到其中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可能一味机械绘画练习而较少暂停进行自我反思、有的学生不注重生活观察而只凭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锻炼等,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这样在此讨论情境的助力下,每个学生都将慢慢优化美术锻炼行为,逐步提升美术综合素养。

(五)组织实践情境,强化学生美术综合能力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质的教学科目,理论学习是基础,最终还是要通过大量练习增强实践能力,进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在实际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没有为学生创设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在此情况下,新课标的提出为教师提供了科学指引,促使他们积极转变思路,强化实践教学,培养真正有用的社会人才。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美术学习情境,进一步拓展强化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例如,在“彩墨世界”教学环节,可以先通过基础性的理论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用墨和笔的方法等,做好进一步学习锻炼的准备。之后,在课堂上合适的时间,教师就有必要进行留白,并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幅幅彩墨画,鼓励学生任选其一动手绘画练习。临近下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课下复习强化基础技巧,还要让学生自己观察生活与自然,选定自己感兴趣的风景、人物、事件等,运用课上所学绘制彩墨画,进行更深一步的综合实践锻炼。这样在实践情境助力下,几乎每个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都将逐步增强,趋近理想水平。

总之,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工作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各任课教师要面临更多问题与挑战。为此,教师就有必要科学引入情境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情况随时改进具体情境教学活动,以顺利提升美术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迅速提升到较高水平。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美术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