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24-03-08 18:41杨玲
教育·校长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文小学生

杨玲

由于小学生的语言思维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语言构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比较薄弱,因此在学习课文时会显得很吃力,遇到深刻一点的问题便不知道如何作答。对此,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通过多元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阅读水平,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由于现阶段一些教师依然会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制约,所以在开展阅读课堂上沿用单一的授课方式,甚至有些语文教师只关注学生整体的语文学科成绩,仅仅让学生简单分析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流利标准地朗读课文,熟练掌握阅读内容词语意思就算完成阅读教育任务。多数小学生对此种阅读授课方式并不感兴趣,同时部分小学教师对所设计的阅读目标认识并不清晰,很少为学生开辟出新的阅读发展渠道,无法从提高学生整体核心素养层面上改进阅读教学措施。多数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阅读学习状态中,教师也很少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这样无法拓宽小学生阅读视野,同时也容易降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教学的效率,并且这种阅读教学手段也难以符合新时代素质教育中的要求,并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要求需要在阅读教学期间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赏析能力、课文评价能力、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能力,要让小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深厚的情感,以此发展小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能使小学生在欣赏课文的同时,逐渐完善人格和价值观,有效地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使小学生熟练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构建完整的认知体系,对学生以后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加强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學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为核心任务,除了讲授语文知识外,更要注重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艺术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使学生深切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主观情感抒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体会某些事物的美好,进而不断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加强阅读教学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构建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进而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较好地达成理想中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以基本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基准设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的语文知识,包括课文中的生字词、常用的写作手法、蕴含的中心思想等内容;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善于发现一些事物的美、了解一些事物的美、感受一些事物的美,以及对一些蕴含美的元素进行创造;同时将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技能运用到文学艺术再创造过程中,融合自己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既与原作者在某方面彼此达成共鸣,又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情感思想和内涵价值,展现个性的人文素养。对此,教师需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阅读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阅读大量文本,感受其中的语言艺术之美,发掘语言本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学创作能力。

(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作是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之一,好的写作水平在于对语文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自己对生活的认知、理解和领悟深度。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比较肤浅,对一些事物的判断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在写作时所写出的内容显得较为空洞且杂乱无章,语言组织没有逻辑性,主旨不明确,突出不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甚至语病较多,语句不通顺。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构建的正确方式,积累丰富的好词好句,掌握常用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语言描述,还能激发创造性思维进行想象、联想,可扩充出更多的写作内容,使得文章更具有灵魂性、真实性、情感性、内涵性。

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优化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生早就厌倦枯燥乏味单一的阅读授课方式,马斯洛曾提出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研究中的尊重需求表明了人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外部尊重。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期间应按照小学生独有的活泼好动特点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可通过构建趣味性教学情境,使阅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讲授《落花生》这节课期间,教师让全体学生分别通过扮演“我”“哥哥”“母亲”“姐姐”等课文中的角色,让他们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创编新的对话内容。学生沉浸在演绎各种人物时,能使他们在彼此沟通过程中,深刻感知需要做有用之人,不能仅做体面事情或者毫无用处的人之道理,同时学生还能从中了解到原来文章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创作手法,进而使学生正确领悟花生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优点,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成效性。

(二)实施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促使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往教师经常把阅读与写作分割开来进行授课,这样无法使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有效训练,还难以让学生从写作中感知到其中的魅力所在。霍华德·加德纳曾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表明每个人都需要在各自领域中不断拓展多种智能,这样才会使人们在各自领域中有所成就,存在巨大的价值意义。其实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提升阅读教学期间,通过实施以读促写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不断的历练中熟练掌握阅读技能,才能使阅读教学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讲授《月是故乡明》这节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详细分析“旖旎、惆怅、离乡背井”等词语,让学生对文章作者所描述的思乡之情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借此时机让学生利用文章所采取的借物抒情和对比手法以及排比手法,进行思乡情的写作创新。这样能够逐渐增强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的情感共鸣,同时还能使学生所创作的以月思故乡的作文内容展现独特的结构特色。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针对课文段落中的语句进行扩写或者续写,这样能有效发展小学生独特的想象空间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对课文词语和语句的理解程度,培养出大量阅读素养高的优秀人才。

五、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融入课外阅读资源,增加学生阅读量

新课标中对不同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比如,低学段小学生阅读量应达到5万字左右,中学段小学生的阅读量不能少于40多万字左右,高学段小学生的阅读量则需要达到100万字左右。小学生仅仅依靠课文上的阅读素材积累阅读知识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下,为其推荐适合阅读的优秀课外阅读资源,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所阅读的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化,进而有效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讲授《守株待兔》这种类型的阅读文章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在网络学习平台定期向学生分享相似的寓言故事。教师还可通过在班级建立阅读角,放置小学生平时阅读的课外书籍,这样也能帮助学生积累阅读量,增长见识,提高小学生各自的阅读技能。

(二)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使学生形成正确阅读习惯

小学生在接触大量阅读知识之后会在初期产生一定好奇心,但却无法使他们始终保持最佳的阅读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按照小学生各自的特点,按照分层教育观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逐渐增强小学生阅读方面的自律性,使他们在阅读期间收获颇丰,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利用早午读阶段,训练学生共读课外阅读内容,以此使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文章内容拥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能使小学生熟练标准流利地朗读阅读内容。针对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小学生可让他们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并回答教师预留的课外阅读问题;针对那些阅读水平不高的学生可让他们利用课余半小时时间去赏析和评析课外读物,并让他们每周在课堂上交流阅读成果。

(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切实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多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个人的主观情感,不再让学生为了阅读而去读,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去读,更多的是让学生边阅读边抒发自己的情绪、情感,让自己的心理情感得到满足,享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一是在敏捷多样的朗读中激活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进行有情味地朗读、有思味地默读、有韵味地赏读、有深味地诵读,感受到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更能被一些感人的画面、场景所动容,进而学生越来越喜爱阅读。二是在开放性课堂中提供自主展示的舞台,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阅读活动,可围绕相关话题、问题相互展开讨论,打破学生被禁锢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表达、勇于创新,能对阅读内容作出独特的反应,营造出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氛围。三是在新型课堂模式中充分展示阅读感受,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的问题,或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体验等,并主动地参加探究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在课堂评价中激励学生自主展示,通过多种评价形式让学生之间碰撞思维,相互查找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教师更要注重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个性思想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精准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之前,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合作小组,让每个小组选用适合的阅读方式去读课文,并联系生活中一些自然景象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由探究和探讨,最后在评价环节中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包括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过往童年的故事、对生活的态度等方面。通过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地去渗透和理解课文大意,以及挖掘课文的中心思想,且逐渐养成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拓展阅读资源,增加阅读量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及爱好,让学生获得更多美妙的阅读体验感,在不同体验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同时能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识。为此,一是把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课内的教学结合起来,根据人文主题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到大量相关的阅读材料,精选出每篇文章中经典的部分,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并设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讨论议题,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锻炼学生数据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教授阅读方法,使学生掌握好必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阅读效率,更清晰地理顺文章各段落以及描绘的各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比如,在泛读基础上,有重点地指导学生精读,让学生用笔标识文章中重点的语句、关键词,简单地列成故事大纲,特别要对开头和结尾部分进行精细总结,这样可以快速地阅读完一篇课外资料,并找出各篇文章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加以类比分析。三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个性特征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五)优化教学模式以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为进一步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要全面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能在阅读过程中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思想感悟,并将获得的语言技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例如,在讲解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小艇》一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或者展示一组图片,主要介绍威尼斯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仿佛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当中,感受作者对威尼斯美丽风光的热爱之情。

总之,通过教师在提高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实施以读促写教学策略,在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期间融入课外阅读资源,为学生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能构建高质量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进而有效促进小学生阅读方面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课文小学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