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储备分数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2024-03-08 12:15李惠彬黄建振彭俊高世龙李国铭翁奇峰
心电与循环 2024年1期
关键词:冠脉斑块心绞痛

李惠彬 黄建振 彭俊 高世龙 李国铭 翁奇峰

冠状动脉(下称冠脉)造影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上冠脉直径狭窄>70%考虑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于冠脉狭窄70%的临界病变,现阶段处理策略仍存在争议,这也反映出冠脉造影存在一定局限性,需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评估PCI 指征[1]。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可从组织学角度进一步判断冠脉管腔的狭窄度、斑块性质、稳定度;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raction,FFR)则从功能学角度判断心肌缺血程度。这两种检查方法可精确指导PCI,避免过度PCI 带来的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等风险。本研究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冠脉狭窄70%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9 年12 月至2022 年4 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 例,男39 例,女41 例,年龄42~84(67.7±10.5)岁,合并高血压56 例,糖尿病21 例,高血脂20例,吸烟22 例。纳入标准:3 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术,提示冠脉狭窄70%。排除标准:左主干病变、弥漫性长病变、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慢性闭塞性病变、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严重肺部感染;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等。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IVUS 组、FFR 组和对照组,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文号:萧一医伦审字2023(科)第027 号],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表1 3 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3 组患者均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及行冠脉造影术。IVUS 组患者采用美国Boston Scientific ILAB2207C27 型血管内超声仪检查冠脉狭窄部位,将超声导管送至狭窄部位远端,回撤导管,测量狭窄部位。最小管腔面积≤4 mm2、斑块负荷≥70%行PCI 术,最小管腔面积>4 mm2、斑块负荷<70%予药物保守治疗。FFR 组患者采用美国ST.Jude Medical 公司C12787 型FFR 测量系统,压力导丝与分析仪器连接,将压力导丝头端送至冠脉口,校正调零后送至冠脉远端,静脉泵入三磷酸腺苷(规格2 mL∶20 mg,批号:H20013207,国药集团荣生制药有限公司100 μg-1·kg-1·min-1,使冠脉充血达到最佳状态时记录FFR 值,FFR 值≤0.8 行PCI 术,FFR 值>0.8予药物保守治疗。3 组患者均予双重抗血小板、调脂、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要求降至1.8 mmol/L 以下。

1.2.2 随访方法 患者出院后1、3、6、9 个月门诊随访或者电话对其随访,记录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死亡、靶血管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析3 组患者冠脉病变分布情况,比较FFR 组与IVUS 组行PCI患者占比及3 组患者MACE 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冠脉病变分布情况及PCI 治疗患者占比比较 3 组冠脉病变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VUS 组PCI 治疗患者比例高于FFR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布情况及行PCI 比较[例(%)]

2.2 3 组患者MACE 随访结果 3 组患者均无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发生,IVUS 组、FFR 组患者MAC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54、8.059,P=0.012、0.005),IVUS 组与FFR 组MACE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640),见表3。

表3 3 组患者MACE 随访结果[例(%)]

3 讨论

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50%~70%被称作临界病变[2]。冠脉有自我调节和储备功能,其在狭窄>70%以上时才会对心脏供血造成影响,需行PCI[3]。对于冠脉狭窄70%存在心绞痛症状的临界病变,其PCI 指征临床尚无定论。因为临界病变仅是根据冠脉造影图像上冠脉狭窄程度予以定义,为影像学上的评价,并不能有效地反映狭窄处斑块性质、判断狭窄病变的组织学形态特征、病理变化以及对狭窄远端心肌功能影响等信息[4]。

临床上30%的稳定型心绞痛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对于冠脉狭窄70%病变处理更需谨慎,目前一些新技术如IVUS、FFR 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对PCI 中支架植入策略提供更好的依据[5]。有专家建议对冠脉临界病变需采用IVUS 评价斑块性质,存在不稳定性斑块时,行支架植入治疗策略[6],通过IVUS 指导冠脉临界病变血运重建的标准为最小管腔面积≤4.0 mm2、斑块负荷≥70%。但IVUS 并不能从生理学角度判断心肌是否存在缺血情况,临床上发现有些临界病变药物治疗症状未再发作,行PCI 未必能完全获益。

Piroth 等[7]通过荟萃分析表明利用FFR 对稳定型心绞痛冠脉病变处于临界值的患者在功能学上进行评估,不仅支架植入率明显减少,而且与对照组相比其MACE 减少了20%。根据FAME-Ⅱ研究结果,存在至少有一处病变血管FFR 值≤0.8,单纯口服药物治疗MACE 风险增加超过4 倍,相比之下,FFR值>0.8 的患者单纯口服药物临床转归良好,提示FFR 对指导稳定性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可提供可靠依据[8]。IVUS 与FFR 指导冠脉狭窄70%临界病变治疗预后的差异仍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中IVUS 组、FFR 组MAC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冠脉狭窄70%的这类临界病变行介入治疗远期获益高于单纯药物治疗。IVUS 组与FFR 组MACE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VUS 组PCI 治疗患者较FFR 组多,说明FFR 在冠脉狭窄70%的临界病变治疗中指导作用要优于IVUS,可降低支架植入率,减轻患者手术风险及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由于IVUS、FFR 在临床上普及应用,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MACE 发生率有所下降,远期预后提高。IVUS、FFR 两者各有所长,介入治疗中可综合应用,既可以识别不稳定斑块,又可以从功能学角度判断心肌缺血状况,减少支架植入带来的风险。

猜你喜欢
冠脉斑块心绞痛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