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4-03-09 07:15邓晓刘晓伟张晓琦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摄片信号强度形态学

邓晓,刘晓伟,张晓琦

(1 河南省中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53;2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河南总队医院CT/MRI室,河南 郑州 450052;3 郑州大学第二附院医院CT/MRI 室,河南郑州450014)

致密型乳腺病变是指乳房脂肪含量相对较少,腺体含量较为丰富,在钼靶摄片上常表现为白色致密型结构的一种乳腺疾病类型,目前临床上诊断该病变的常用手段是乳腺钼靶(MG)和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1-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MG 联合DCE-MRI 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4 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120 例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年龄20~50 岁;女性患者。排除标准: 合并免疫性疾病者;乳腺表面皮肤存在破损或化脓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存在相关检查禁忌证者。按照病变的良恶性将入选患者分为良性组(n = 63)和恶性组(n = 57)。其中良性组患者年龄20~48 岁,平均年龄(39.25±4.05)岁;恶性组患者年龄34~50 岁,平均年龄(40.01±3.09)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MG、DCE-MRI 扫描检查。MG检查: 采用高频钼靶X 线机(Senographe,美国GE 公司)摄片,摄片体位为双侧乳腺水平和轴位,常规消毒后注入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溶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607,20 mL ∶12 g × 5 支),电压较摄平片时高1~2 千伏,进行摄片。DCE-MRI 扫描检查: 采用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1.5T Signa HD,美国生产,批号050678)乳腺专用8 通道相控线圈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前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钆喷酸葡甲胺盐(Gd-DTPA),剂量0.2 mmol/kg,注射速度3 mL/s,DMRI 扫描采用3D-FLASH 加脂肪抑制序列TR/TE =4.42/1.46 ms,FOV = 320 mm,矩阵320 × 512,层厚0.8 mm,层间距0.18 mm,反转角度12°,患者取俯卧位,双侧乳房自然下垂,进行乳腺全方位扫描。连续扫描6~8 次,扫描时间为7~9 min。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钼靶摄片中的病灶直径、病灶个数。②采用BI-RAD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DCE-MRI 扫描中的肿块形态学(形状、边缘类型)、强化方式、信号强度曲线,其中形状规则(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计0 分,不规则(线样、分支状或卫星状)计1 分;边缘清晰计0 分,边缘不清晰计1 分;强化方式: 初始强化<60%计0 分,60%~100%计1分,>100%计2 分;信号强度曲线: 持续强化计0 分,平台型计1 分,流出型计2 分;总分范围为0~6 分,1~3 分表示乳腺良性病变,4 分表示可疑异常,5~6 分表示恶性病变。由两名资深超声科医生进行联合判读并取平均数。③分析MG、DCE-MRI 扫描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钼靶摄片情况 良性组的病灶直径显著小于恶性组,病灶个数显著少于恶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钼靶摄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钼靶摄片情况比较(±s)

?

2.2 BI-RADS 评分 良性组的形状、边缘类型、强化方式和信号强度曲线评分均显著低于恶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BI-RAD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BI-RAD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n形态学强化方式信号强度曲线形状边缘类型良性组630.25±0.440.16±0.370.19±0.400.19±0.40恶性组570.86±0.350.81±0.400.91±0.291.16±0.37 t 值8.3469.24711.18513.744 P 值<0.001<0.001<0.001<0.001

2.3 诊断效能 MG 联合DCE-MRI 扫描诊断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为100.00%(57/57),特异性为98.41%(62/63),准确率为99.17%(119/120),均显著高于MG、DCE-MRI 扫描单项检查(P<0.05)。见表3。

表3 MG、DCE-MRI 扫描单独及联合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结果(n)

3 讨论

乳腺细胞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钙磷组织,易出现钙化现象,导致临床上常见致密型乳腺病变。MG 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时通过检测病变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的密度差异来观察病灶形态,以区分良恶性肿瘤[3-4]。DCE-MRI 扫描主要是通过病灶的形态学和血供特点来区分良恶性肿瘤[5-6]。本研究结果显示,良性组的病灶直径显著小于恶性组,病灶个数显著少于恶性组(P<0.05),表明MG 摄片可有效鉴别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良性组患者的形态学、强化方式和信号强度曲线评分均显著低于恶性组(P<0.05),表明DCEMRI 扫描可有效鉴别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本研究结果亦显示,MG 联合DCE-MRI 扫描诊断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为100.00%(57/57),特异性为98.41%(62/63),准确率为99.17%(119/120),均显著高于MG、DCEMRI 扫描单项检查(P<0.05),表明MG 联合DCE-MRI 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更高。分析原因在于: 恶性肿瘤早期可刺激机体活血因子的形成,改变血管通透性,使病灶成像更加清晰,MG 联合DCE-MRI 扫描不仅可有效检测患者病灶分布情况,还可检测病灶血流灌注情况,故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MG 联合DCE-MRI 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摄片信号强度形态学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室内定位信号强度—距离关系模型构建与分析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WiFi信号强度空间分辨率的研究分析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改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四面体模型井下定位研究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