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节约型园林植物群落存在问题和建议

2024-03-09 13:18周生龙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3期
关键词:节约型覆盖率乔木

周生龙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0030)

1 引言

在园林建设的发展过程中, 节约型园林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情况的绿化模式, 是破解城市绿化建设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新答案[1-4]。 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节水、节地、节能的研究开展得相对较多。 既有减少资源消耗的设计,又有改善环境的设计,更有通过植物配置形成自然和谐环境的设计[5-8]。 植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2005 年开始,我国开始提倡打造节约园林, 但发展至今, 我国的节约型园林依旧是初级阶段,并未得到深入研究。 国外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和国内并不相同,但其相似模式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已开始探索。 美国园林景观中的雨水收集和德国的雨水花园已经有了成熟经验。 相关国家在节约型园林上都有着成熟的探索经验[9-12]。

针对现阶段节约型园林的植物群落存在的问题, 本文结合对本地公园的调查, 对节约型植物群落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现状和现存的问题, 并对园林绿地的植物配置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 节约型园林的意义

在园林建设中, 部分景观只着眼于当下景观效果的快速呈现,对于园林景观运行成本并未做综合考虑,欠缺对于景观的长期规划,存在较多盲目性,没有进行植物学和景观学的联动论证,存在较多不确定问题。 后期园林景观运行过程中,植物长势差,能耗高,景观效果不能长期维持当初建设效果。 因此, 节约型园林是构建人和自然良性互动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 构建环境友好型的景观,节约园林是必由之路。

3 杭州园林中节约型园林植物群落的现状和问题

3.1 绿化覆盖率、不透水占比差异巨大

杭州是较早提出构建节约型园林的城市, 在城市园林的配置方面,已经有了初步探索。 在建设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在节水、节地、节能3 个方向上进行了尝试。 选取城市中心区域较为典型的具有节约型园林特征植物群落的8 个公园开展调查,调查发现,有一半的公园绿化覆盖率超过了50%,不透水占比面积的占比差距更是巨大。 采荷公园、六和文化公园和八卦田公园由于有水体景观,不透水面积占比在20%以下。其他公园不透水面积占比全部超过了30%。 城北体育公园更是达到了66.77%,如表1 所示。 虽然公园的功能不同,自然禀赋不同,但乔木树种的覆盖率和绿化面积覆盖率差异,确实巨大。不透水占比作为节约型园林最重要的指标在各个公园之间存在的差异需要通过各种措施进一步弥补。

表1 杭州市8 个公园相关情况表

3.2 乔木树种覆盖率、草坪覆盖率差异巨大

通过对各个公园乔木树种覆盖率、 草坪覆盖率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公园之间乔木树种的覆盖情况差异是巨大的。 大致可以分为4 挡,乔木树种的覆盖率无一超过40%,北山公园、采荷公园在39%以上,八卦田公园、东湖市民公园、万向公园在35%以上,景芳公园在30%左右,其他公园相对较低,如表2 所示。

表2 杭州市8 个公园乔木树种覆盖率、草坪覆盖率情况表

草坪覆盖率差异同样巨大。 从东湖市民公园的18.86%到六和文化公园的4.47%, 由于地形地貌的关系和植物配置的关系,在部分公园中,草坪面积比例较大,草坪面积占比存在的差异决定着8 个公园后期养护经费的单位面积效率和费用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3.3 增加园林群落的郁闭度

通过对8 个公园乔木树种、植物种类的统计发现(见表3),所有公园的乔木树种类在14~18 种,差异并不大。 从园林植物的种类上来看,为75~91 种,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建设方向不一样,差异可以理解。 从乡土树种上来看,数量在28~42 种区间浮动,乡土树种占比差异并不巨大,维持在65.33%~76.47%,反映了这些公园内园林植物的配置情况和景观植物的应用情况:乔木树种数量不充分,乡土树种占比处需要进一步提升。

表3 公园植物群落树种情况

4 相关的对策

4.1 提高园林景观的绿量

在构建具有节水特性的园林景观的同时, 将区域内的绿量提升。 通过植物的集体作用提升景观的整体效益,推广多层景观复合模式在区域的园林景观的应用。

4.2 提高植物群落的丰富度

植物群落的丰富度直接决定着园林整体效果的发挥应从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中挑选出合适的类型作为相对合适的植物配置进行推荐。 在完成景观设计之后,园林植物研究者对植物的配置需要开展后期审查, 对区域范围内群落数量较少的植物进行补充。 有选择地配置一些小规格的具有景观效果的成本较低的乡土树种,如青冈、白栎、垂柳、糙叶树等。

4.3 增加园林群落的郁闭度

群落郁闭度的增加能够显著减少水分挥发, 提高固碳能力,促进植物的天然修枝,减少后期修剪,给园林树木充分生长空间的同时,保证植物群落稳定,稳定景观效果。 在控制种植密度的同时,需计算好速生乔木树种的种植位置,从而搭建更为合适的绿荫空间。

4.4 增加抗旱树种的引入

抗旱树种有着生命力强、节水性好、抗性好的诸多优点。在城市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群落的过程中将成为更好的选择。 黄连木、合欢、臭椿、旱柳、枫香树、黑松、栓皮栎、盐肤木这些已经有苗木基础的园林树种在未来可以作为建设园林绿化的重点考虑对象。 选择这些树种, 可以显著降低夏季浇水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4.5 提高立体绿化的比例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立体绿化是相对不足的,应借助各类建筑开展垂直绿化。 利用垂直绿化构建生态型绿篱,建设生态绿墙。 在增加群众力量的同时,又能起到降温、吸尘的生态效益, 使得单位面积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凌霄、金银花等植物都是能够显著提升景观效果的垂直绿化树种。

4.6 提高乡土植物的比例

乡土树种能更好地适应种植环境,从而减少养护次数,降低成本,可以作为改善群落的重点措施。 首先,要应用乡土树种,增加种类,通过构建上层木和下层木,即双层乔木结构的形式拓展园林景观的综合效果。 舟山新木姜子、普陀樟等都是很好的下层木树种选择。

4.7 提升植物的养护效能考量

在植物设计配置的过程中,除了考虑景观效果,养护效能的平衡是势必要进行的。 灌木树种由于自身体量的特性和生长的需求,每一年都需要开展定时修剪,需要的人力物力更巨大,不符合节约园林的低碳养护要求。 对于树种配置而言,配置的每一个树种需要考量养护中的管理频率, 在尽可能减少养护次数的基础上,保证更好的景观效果。

5 结语

园林植物群落的打造是景观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 也是构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支撑。 打造好具有节能、节水、养护性好、 景观性好的园林景观群落有利于促进节约型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前的城市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应该看到节约型园林的植物景观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 需要我们用发展的、批判的眼光来探索这个尚在发展的学科。

猜你喜欢
节约型覆盖率乔木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 园林苗木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基于喷丸随机模型的表面覆盖率计算方法
沈阳市政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基于覆盖率驱动的高性能DSP指令集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