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预机制建设 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2024-03-10 07:28刘鹤男
中国煤炭工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部室危险源排查

▊ 文/刘鹤男

安全生产是矿井的头等大事。面对瞬息万变的矿井生产环境,“防”字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辽宁铁法能源公司晓明矿充分运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为构建“安全风险可控、安全隐患可治、安全事故可防”的良性安全管理模式、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防范了安全生产事故。

一、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风险管控工作模式

矿井生产风险无处不在,只有对风险有全面、精准的认知能力,才能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其中以风险管控为先导。晓明矿积极对标行业先进风险管控工作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的风险管控工作模式。

1.构建规范化风险管控模式

打造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专业技术团队,在重点工程、重大灾害治理前,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模式,准确找出风险点和风险类型,制定预防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风险辨识与管控工作规范化。

2.形成系统化管控工作体系

选定重大危险源作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切入点,开展矿井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和管理,成立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及管理小组,明确各层级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及管理工作职责,在此基础上构建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实施方案和预防措施、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形成了系统化的重大危险源辨识、管控工作体系。

3.建立“1+4”风险辨识工作流程

“1+4”风险辨识工作流程,“1”,是指每年末对下一年度重大灾害治理和重点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全面辨识评估,找出容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估出其中发生几率高、危害程度大、影响范围广的重大安全风险。由矿长牵头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由各系统分管矿领导亲自督办实施。以年度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安全培训计划,在下一年度的安全费用使用计划上也要重点向重大灾害治理倾斜。

▎ 安全高效采煤工作面

“4”,是指4个专项辨识,即设计前辨识、重大变化时辨识、高风险作业前辨识、本矿或同行业典型事故后辨识。设计前辨识,主要用于指导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确保工程设计能够有效规避安全风险。重大变化时辨识,是指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帮助系统主管部室、施工单位找出新风险、新重点。高风险作业前辨识,是指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反风演习、工作面通过空巷(采空区)、更换大型设备、采煤工作面初采和收尾、综采工作面安装和回撤、掘进工作面贯通、矿井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复工复产等高风险作业前,要组织的针对性安全风险辨识。本矿或同行业典型事故后辨识,主要是各类事故发生后针对事故产生的深层原因,开展的针对性安全风险辨识,目的在于通过辨识引导相关部室和单位自查,及时发现制度编制和现场管理方面的不足,及时找出可能引发同类事故发生的关键点、薄弱点,从而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二、完善机制流程,强化事故隐患排查力度

隐患排查需要各个部门和系统形成整体布局,做到全方位推进、全覆盖实施。晓明矿努力打造机制稳定、流程清晰、覆盖全面、针对性强的高效隐患排查工作模式,进一步整合力量,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网络。

1.增强隐患排查的全面性

每月由矿长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暨隐患大排查,确保实现隐患排查工作的全覆盖。在矿井隐患大排查方案制定时,运用安全风险辨识成果,预先确定出隐患排查工作的关键部位和重点内容,确保隐患排查工作在全覆盖、无死角的前提下,有侧重、有针对性地消除安全管理的风险点。同时,通过隐患排查工作,确认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执行效果,实现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的有机融合,展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的效果。

2.突出隐患排查的专业性

业务保安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具有中流砥柱作用。生产、机电、地测、通风、安全5大系统按业务分工开展本系统隐患自查,由分管矿领导牵头、系统主管部室组织相关部室和单位以每半个月或每旬为周期开展隐患排查。排查内容以本系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出的主要风险、重点部位为基础,运用专业化的技术力量自主发现、解决本系统存在的隐患。

3.强化隐患排查的针对性

结合不同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确认清单,将岗位安全确认作为动态隐患排查的重要手段。每个岗位、每班作业前和作业期间都要由岗位人员、班组长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工作性质,进行动态的安全确认和走动巡查管理,确保隐患排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事故发生。

三、坚持循序渐进,确保预防机制取得实效

晓明矿将双重预防机制分成矿井总体建设、系统专业建设、区队自主建设三个阶段,做到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确保其作用充分发挥。

1.完善总体建设规划

重点完成安全风险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制定,形成了年度安全风险辨识、月度隐患排查的基本模式,其核心是形成矿井层面的双重预防机制整体框架。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完善管理制度、配齐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责任、构建管理体系。同时,从重大灾害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入手,实现安全风险管理的试点运行,通过有效管控重大灾害,实现消除重特大事故的目的。其中,除了对重大灾害的治理外,还须防控包含可能引发群死群伤的其他安全风险。

2.细化专业建设管理

重点完成专项安全风险辨识、系统隐患自查工作模式的建立,其核心是让各系统主管部室逐步了解本系统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职责分工,摸清各系统在双预机制中所需要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这一阶段,高风险作业的管理是各系统主管部室的重中之重,要更加注重风险的发生概率,其要点是全面客观地辨识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编制符合实际的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强化业务部室对高风险作业行为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落实。

3.明确自主建设责任

重点在区队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和生产动态中隐患排查安全确认工作的落实两方面下功夫,要以安全风险日研判和现场安全确认隐患排查为主。安全风险日研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区队长组织跟班干部、班组长根据每天工作任务预判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形成各单位的日研判清单;第二阶段是相关部室相互配合形成矿日研判清单,经矿长签字后发布全矿执行,由跟班干部在每班班前会上结合当班工作任务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并组织实施。

猜你喜欢
部室危险源排查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机关部室应发挥“龙头”表率作用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项目长制在国企职能部室的探索与实践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乖乖带饭族
如何排查并改错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