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建言显担当 一言一行展风采
——站在代表通道上的省人大代表们

2024-03-10 12:42
人民之声 2024年2期
关键词:人大代表广东

晓 理

梁思桥

张云飞

戈燕红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大会分别在1月23日上午和1月24日上午组织了两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一共有12名来自基层一线的省人大代表站上“代表通道”的红地毯。面对“长枪短炮”,代表们自信满满地分享了自己的履职故事,并为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奉献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把“蓝色粮仓”推向深远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第二次站上“代表通道”,省人大代表、湛江御唐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思桥关注的依然是人们的餐桌,但话题已从3年前海边种植的海水稻变成了今年的海洋牧场,他把目光投向了更辽阔的海洋。

针对在代表视察、专题调研、走访渔民渔企时发现的海洋牧场投入大、风险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弱的问题,梁思桥在去年的省人代会上提出《加大对湛江海洋牧场建设金融支持力度的建议》,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年度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之一。“建议内容也被吸纳到去年10月省政府出台的《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我深受鼓舞,也深感欣慰。”梁思桥说。

得益于代表们的一份份建议,得益于政府部门一条条扎实措施,湛江“蓝色经济”活力被持续激发。梁思桥以湛江金鲳鱼养殖为例:随着海洋牧场得到有力的支持,带动了湛江近10万渔民参与金鲳鱼养殖,相关产业链每年为湛江带来了高达200多亿元的总产值。

目前,湛江市的水产品养殖规模全省第一,水海产品养殖总产量和总产值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对于今后如何深耕“蓝色粮仓”,梁思桥给出的建议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化做大为做强,把“蓝色粮仓”从近海逐步推向广袤的深远海。

系统化构建应用创新矩阵

“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从‘岭南衣、粤家电’,到5G技术、无人装备、新能源汽车,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不留余力地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而强’‘ 小而专’并行共举,成果显著。可以说,广东制造既有变革前沿的躬身实践,也有数字时代的仰望星空。省人大代表、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飞的言辞中有着年轻人特有的自信与朝气。

张云飞介绍说,目前,广东无人装备现已经实现了“海陆空”全方位试点。正因为广东在无人装备场景应用创新的持续领跑,加速了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也促进了低空经济、智能网联车等领域的政策法规的出台,保障了无人装备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制造业当家”,张云飞建议围绕重点领域,更系统化构建应用创新矩阵,通过场景的商业化闭环,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具体包括三方面的措施:第一,从“给政策优惠”到“给场景机会”,给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商业化业务化示范应用空间,加快推进创新应用成果全面推广,试点解决法规、标准等准入问题。第二,构建“特色”场景IP,解决应用场景碎片化等问题。第三,谋划产业升级场景,以能源、制造、物流等领域国有、大型企业为试点,融合新兴产业,打造可复制的应用场景创新,通过场景创新,撬动“大产业发展”,助推“制造业当家”。

束祖飞

孔宪文

张 亮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省人大代表、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学仪器产品公司总经理戈燕红的见解是: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戈燕红以其所在的环境监测行业处理群众“异味投诉”的例子切入。“在过去靠纯手工监测的时代,对这种异味的排查是非常棘手的事情,现在,有了非常好的解决办法,我们采用车载式高端质谱走航监测,1秒钟就能出数据,智慧图谱能够实时显示污染物质是什么以及它来自哪里。”戈燕红说,“这其中所采用的高端质谱长期以来被国外垄断,近几年通过我们企业牵头与相关高校专家一起通力合作,攻克了质谱的‘卡脖子’技术,并且成功应用在环境监测领域。这一结果正是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政策牵引下落地的。”戈燕红介绍说。

为了更好地助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戈燕红建议,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参与到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决策中来,以企业的应用性难题为科研院所拟定应用基础研究方向,从应用中来,再到应用中去,共同解决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

打造绿色共富“金名片”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需要持续提升发展“含绿量”“减碳量”“含金量”。省人大代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束祖飞对此颇有发言权。他向媒体记者讲述了他的履职故事。

自2002年来到车八岭工作,束祖飞巡了10多年的山,从越来越多的动物脚印、粪便等痕迹,明显感觉到车八岭是很多珍稀动物常驻的栖息地。近年来,束祖飞和他的团队结合保护区科研工作,想方设法将车八岭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成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把提升周边社区村民的生产生活品质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车八岭落实落地的主要方式。

一方面通过提供野外调查工作岗位和科普服务机会,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团队和志愿者为村民科普生态保护知识和绿色生活理念。

目前,有12名社区村民长期在保护区管理局从事生态保护和科普讲解工作。社区村民每年在保护区从事科普和生态保护工作年收入有5万元,近年来参与野外调查的社区村民也超过2000人次/年,他们的劳务费人均每天有200元。

束祖飞表示,今后,他将通过绿美广东车八岭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个平台,立足本职工作,履行代表职责,用活用好车八岭丰富的生物资源,带领团队继续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良性发展模式,共同打造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共富“金名片”。

以产业有序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去年省人代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清远市德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宪文围绕清远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建设提出代表建议,与其他4份代表建议合并成《关于建设省级产业转移主平台的建议》,成为去年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建议办理成效显著并获评为2023年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孔宪文向媒体介绍了相关情况。

产业发展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孔宪文经过深入调研,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加大力度支持清远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建议,推动县域、镇域经济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

在各方努力下,建议的有关要求很快得到落实。2023年5月,清远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被省确定为五个重点支持建设主平台之一。截至2023年10月,主平台产业园区总投资额达到4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对广清接合片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孔宪文进一步建议,要从区域的人居氛围、产业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整治等维度出发,实现产业、城市与人口的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应互相成就

“中国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几年广东在顶层设计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作为领跑者,广东的奔跑速度将极大地影响中国的数字未来。我是一名来自本土互联网电商企业的人大代表,亲历和见证了数字赋能品牌和平台大发展的时代机遇。”省人大代表、唯品会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张亮展望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

潘智勇

吴晓莉

罗列波

张亮表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数据驱动占比越高,市场敏锐度、新品开发和运营效率、创新动能就越强。在广东,就有一大批这样的国货新锐品牌,它们生而数字化,并且凭借这一基因快速崛起。

在“数实融合”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也正在深刻重塑大湾区产业生态格局。广东有极其深厚的制造业基底,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产生了不少新型产业形态,比如广州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新型跨境电商平台等,在提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品牌和行业标准,并进行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可以说,广东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始于双向奔赴,终于互相成就。

“本次大会我也将带来相关的建议,希望从人才、政策、技术等支持层面进一步释放数字要素动能,激发企业和产业链的创新动力,政府、企业等各类主体优势叠加,共同将广东制造业这份家当做厚做优做强。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广东的数字经济一定能催生更多的时代‘繁花’,为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张亮说。

推动精品“出圈” 讲好广东故事

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传统戏剧有其独特的作用。省人大代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展演部副主任潘智勇从广东汉剧海外推广的过程中,极大地增添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激发了用汉剧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情和决心,更获得了用传统戏剧讲好广东故事、中国故事的成功经验,即要做到三个“出”:

首先,要加大培养力度,推动人才“出新”。构建南粤文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戏曲人才培养,着力打造一批文艺名家、领军人才。其次,要加大剧目创新,推动精品“出圈”。要把提高质量作为生命线,下功夫打造文艺精品,创作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再者,要加大交流交融,推动文艺“出彩”。

对于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面,要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人才培养、非遗保护、院团改革等方面,提供更多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帮助传统文艺运用新技术手段改造提升,积极引导优秀传统文艺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还要走入“田野乡村”,登上“村晚”舞台。

建设美丽城市 创造美好生活

建设美丽城市,就是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规划总监吴晓莉对此有话说。

近几年,深圳着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施“山海连城”计划,构建多层次的万里户外步道体系。市民们通过远足径徒步、登山,观赏山海美景,参加自然科普活动。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深圳人的新时尚,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去年9月,深圳以拍卖方式完成了全国首单全民所有的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溢价165%。这次实践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为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向自然资产管理延伸,提供了试点经验。

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美丽城市建设,吴晓莉建言:一是进一步完善绿道、碧道、古驿道等建设,推动省内生态廊道的贯通,并因地制宜开展户外运动和自然人文科普活动;二是健全我省蓝碳交易的制度框架和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全省海洋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转化,为提升海洋生态养护水平提供资金保障;三是支持深圳发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国际红树林中心等优势,联动港澳,建设国际蓝碳交易中心。

探索广东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职业习惯让省人大代表、揭阳普宁市中医医院院长罗列波更关注老龄化和慢性病叠加的老年医疗和养老问题。如何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快发展具有广东特色的养老服务?

罗列波先给出了“诊断”分析:老年病以慢性病为主,且多种疾病混杂,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和辩证观,相对更多依赖各种设备仪器,药物副作用较大的西医学有很多优势。在发挥中医药优势方面,广东省早在2006年就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中医医疗总量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广东省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中医药群众基础浓厚,老年群体的中医药信任度高,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养老服务一定会取得成功。

钟国泰

陈淑玲

余 旸

“要坚持发展老年养老事业和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双轮驱动,以中医医院最有特色的老年病科、康复科为医养结合链接支点,打通医养结合中间堵点,衔接民政部门五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医养联合服务体,提升中医药适老化的服务能力,完善‘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联动’的新型医养深度融合服务,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罗列波开出了他的解题“处方”。

以高质量履职助力“百千万工程”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省人大代表、茂名市电白区林头镇章班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国泰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对如何在“百千万工程”这一全省头号工程中发挥代表作用,钟国泰有这样的看法。他说:“百千万工程”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力量,我工作生活的林头镇章班村在人大代表的助力下有了大变化。过去章班小学教学楼、球场、饭堂破旧,人大代表搞调研、提建议,发动村民和乡贤、村委会和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将章班小学修缮一新,改善了村容村貌,群众拍手称赞。结合沈海高速扩建和电白服务区扩建,人大代表努力推动广湛高铁承建公司租用章班村100多亩土地用于制梁厂,解决近百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钟国泰的履职经历是全省基层人大代表积极推动“百千万工程”中的一个缩影。钟国泰表示: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平台作用,在履职中紧扣“百千万工程”,切实打通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作为省人大代表,他将全心全意投入“百千万工程”中,以高质量履职助力乡村振兴。

“让每个孩子内心充满光芒”

从教28年,省人大代表、广东肇庆中学党委书记陈淑玲始终坚持“教育,让每个孩子内心充满光芒”的办学思想,着力构建“阳光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活力。

当选省人大代表后,陈淑玲提出“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建议,呼吁多部门联动,全面筑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防护网。这次大会,陈淑玲很欣喜地看到“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列入了省政府今年十件民生实事。

就广东如何开展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省,陈淑玲提出了两项措施:一是省出台政策,广泛发动、吸引鼓励更多有教育情怀的教育人,包括“银龄讲学计划”教师、名师、骨干教师等,到广大乡村设立“乡村教育工作室”,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甘于奉献的专业化乡村教育家队伍。二是省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教育和乡村教育的投入,设立“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专项奖补资金,省、市、县三级合力,推动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教育强省目标。

科技创新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我一直认为,科技创新必须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脚踏实地,切实解决国家和行业的问题。”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省人大代表、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余旸毫不吝啬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余旸表示,广东产业基础强,优势明显,但是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面临不确定性的挑战中,存在自身较为突出的痛点,需要用产业实际需求的确定性来对抗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面对目前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挑战,余旸和他的团队正在探索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为广大制造业企业保持和寻找高性价比的出海通道。余旸透露,他们正以东莞市服装鞋帽行业为试点破局,利用数据分析来精准掌握海外消费市场动态和潮流变化,把市场信息及时回馈到源头工厂,帮助工厂快速反应、小单快反,同时应用人工智能帮助企业解决跨境贸易中的询盘回应、质量控制、清关退税、物流等环节,用科技的力量拓宽企业出海的渠道。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任务宏伟而艰巨。我们应该站位更高、措施更实,真正把实体经济和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在一起,确立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充分把创新活力激发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可持续为产业和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动力。”余旸说。

猜你喜欢
人大代表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广东电力》简介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一位人大代表的担当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我是人大代表,有事请找我!”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