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在治疗2.0~4.0 cm 肾结石中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2024-03-11 03:54段传军李曙曦
安徽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肾结石清除率输尿管

段传军 杨 瑞 赵 红 曹 志 刘 勇 李曙曦

肾结石发病时患者会出现腰痛、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血尿等情况的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肾功能会造成严重影响[1-2]。以往临床中对于直径大于2 cm 的肾结石,常规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其具有较好的一期清石效果,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引发各种并发症[3-4]。近年来,为了降低较大肾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风险,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 术(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m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lithortipsy,FURL)代替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术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对比两者在小于2 cm 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是在直径2.0~4.0 cm 肾结石领域治疗的经验及报道相对匮乏[5-6]。基于此,本研究采用mPCNL 和FURL对2.0~4.0 cm 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清石效果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6 月至2022 年11 月于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进行治疗的94 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4 例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mPCNL 治疗的45 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FURL 治疗的49 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结石大小、合并疾病、结石CT 值、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审批号:202212200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CT 等影像学检查为单发或多发,明确诊断为肾结石患者;② 结石直径最大2.0~4.0 cm;③ 年龄20~80 岁;④ 结石直径>1 cm,或存在明显梗阻、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等;⑤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 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者;② 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 先天性肾脏畸形患者;④ 未控制的严重尿路感染患者;⑤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mPCNL 治疗。采用全身麻醉方式。铺巾消毒后连接检查设备与系统,观察输尿管、膀胱开口情况。将F4 输尿管导管插入留置肾盂,之后取俯卧位,建立人工肾积水。连接超声设备在超声定位下对患侧肾盏进行穿刺,留置导丝,扩张通道,扩张范围为F8~F18,建立通道后通过极细肾镜观察结石部位及大小情况。之后将550 μm 的钬激光光纤置入,根据具体情况调配输出功率(功率设置30~50 W)。采用钬激光进行碎石,并灌注水流冲出碎石。确认结石全部清除后留置双J 管、肾造瘘管及尿管,加压包扎,手术结束。

1.3.2 观察组 采用FURL 治疗。麻醉生效后,铺无菌巾。连接检查设备,首先将输尿管硬镜置入膀胱,观察输尿管及膀胱情况。之后将硬镜置入肾盂,置入斑马导丝,并退出输尿管硬镜,再置入输尿管软镜输送鞘,沿鞘向上进入输尿管软镜直至肾盂内,通过输尿管软镜对结石大小、部位、数目进行观察确认,之后将275 μm 钬激光光纤置入,根据具体情况调配输出功率(功率设置20~40 W)将结石击碎。所有患者均确认结石完全清除,清除完全后退出钬激光及软镜,留置导尿管,术毕。

1.3.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及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降水平。②结石清除率:于术后第3 天、术后3 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统计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以无结石残留或结石直径<3.0 mm 判定为结石清除[7]。③肾功能:于手术前、手术后第1 天采集患者外周肘静脉血4 mL 及随机尿液标本,采用微球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id carrier protein,NGA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damage molecule-1,KIM-1)水平。④安全性: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内出现高热、胸膜损伤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Hb 下降水平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注:Hb为血红蛋白。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Hb下降水平(g/L)3.96±1.21 11.66±2.57 18.829<0.001例数49 45手术时间(min)91.74±9.52 59.72±8.44 17.183<0.001术中出血量(mL)8.64±2.49 53.82±11.74 26.314<0.001下床活动时间(h)6.84±2.14 14.54±3.52 12.933<0.001住院时间(d)3.72±1.12 5.98±1.76 7.490<0.001

2.2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结石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ys-C、NGAL、KIM-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 天,两组患者Cys-C、NGAL、KIM-1水平与术前相比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 天血清Cys-C、NGAL、KIM-1 水平差值均小 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Cys-C、NGAL及KIM-1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Cys-C、NGAL及KIM-1水平比较(±s)

注:Cys-C为血清胱抑素C,NGAL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KIM-为肾损伤分子-1;①表示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9 45 Cys-C(μg/L)差值4.14±1.03 10.82±1.86 21.722<0.001术前481.56±65.82 488.24±67.85 0.484 0.629术后第1天602.44±73.96①745.21±79.12①9.042<0.001差值125.54±27.62 252.77±49.63 15.522<0.001 NGAL(μg/L)术前2.67±0.68 2.70±0.66 0.217 0.829术后第1天2.96±0.73①3.38±0.81①2.644 0.010差值0.28±0.06 0.67±0.11 21.575<0.001 KIM-1(ng/L)术前68.61±7.75 67.82±7.48 0.502 0.617术后第1天72.54±8.24①78.22±8.75①3.241 0.002

2.4 两组手术治疗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6,P=0.017)。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肾结石是一种晶体物质在肾脏内沉积而形成的疾病,其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为5%~15%,且近年来呈现上涨趋势[8-9]。肾结石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腹腰痛、尿毒症、严重血尿等,对肾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0]。临床中对于肾结石患者,以往多采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其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11]。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微创技术在肾结石的治疗中已经较为成熟[12]。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微创碎石术为mPCNL 和FURL,其中对于≥2.0 cm 的肾结石患者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13]推荐PCNL 为首选治疗方式,虽然其结石清除率较高,但是术中出血风险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4]。FURL 是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泌尿系结石诊治指南[15]中治疗<2.0 cm 肾结石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其利用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碎石,几乎不会对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安全性较高。但是对于2.0~4.0 cm 肾结石患者的治疗,因FURL 碎石效率较低,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1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开始将FURL 用于2.0~4.0 cm 肾结石患者的常规治疗中,虽然效果明显,但是缺乏有效的数据及文献支撑[1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 天结石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与mPCNL 相比,FURL 具有相似的远期疗效,术中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但是早期结石清除率较差,且手术时间长,与赵博等[18]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其原因为:FURL 需要采用钬激光对结石进行尽可能的粉末化,之后随着尿液自然排出体外,因此术后早期结石清除率较低,随着时间的持续,小颗粒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结石清除率也随之升高。同时本研究的对象为2.0~4.0 cm 肾结石患者,结石体积较大,使用直径275 μm 的钬激光光纤,承载能量低,功率小,因而碎石的速度较慢,延长手术时间;而mPCNL 只需要将结石击碎的同时并进行取出即可,因此手术时间较短[19-20]。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减少能够反映术中出血情况,在本研究中,FURL 利用人体尿道等自然通道进入肾脏,不需要进行穿刺,从而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较快,而mPCNL 需进行穿刺建立手术通道,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创伤,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同时术后需要留置肾造瘘管进行导尿,会引发术后疼痛,从而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21]。

Cys-C 是由肾脏代谢的一种碱性蛋白,常用作肾功能早期损伤的重要检查指标之一[22]。NGAL 是临床中评估早期肾损伤的标志物之一,在急性肾损伤中其水平会急速升高[23]。KIM-1 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在正常肾脏组织中检测不到,但是在肾脏损伤后KIM-1mRNA 会快速表达,进而产生高水平的KIM-1 蛋白[2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Cys-C、NGAL、KIM-1 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表明FURL 和mPCNL 均会对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但是FURL 对肾脏损伤较小。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采用mPCNL 进行碎石,经皮肾镜不具有弯曲性,通道为直向,手术过程中肾镜会对肾实质反复摩擦,从而造成肾损伤。而FUR 经尿道进行碎石,且输尿管软镜质地柔软纤细,且能够弯曲旋转,进而能够有效的保护肾脏,减少肾损伤。结果显示,FURL 治疗2.0~4.0 cm 肾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与谢留定等[25]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mPCNL 需要经皮肾穿刺,并扩张经皮肾通道,从而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增加出血风险,同时若术后对创口护理不当,会提高发热、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FURL 经人体天然通道进行扩张,能够有效的减少对肾脏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6]。

综上所述,使用FURL 和mPCNL 治疗2.0~4.0 cm 肾结石患者疗效均较为良好,利于术后恢复,但FURL 术后肾脏损伤小于mPCNL,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PCNL,且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因此,临床中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当综合各方面进行考虑,为患者制定切实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肾结石清除率输尿管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