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生物高考备考策略从
——2023年6月浙江高考题22题

2024-03-11 06:30于美佳
考试与招生 2024年2期
关键词:生菜光合作用试题

于美佳

一、原题及分析

(2023年6月浙江卷,22题)植物工厂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人工控制光照、温度、CO2浓度等因素。不同光质配比对生菜幼苗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不同光质配比对生菜幼苗干重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分组如下:CK组(白光)、A组(红光:蓝光=1:2)、B组(红光:蓝光=3:2)、C组(红光:蓝光=2:1),每组输出的功率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光为生菜的光合作用提供______,又能调控生菜的形态建成。生菜吸收营养液中含氮的离子满足其对氮元素需求,若营养液中的离子浓度过高,根细胞会因______作用失水造成生菜萎蔫。

【分析】这一问题对应的知识点在教材97页:“在植物工厂里,人工光源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在自然界,则是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的输入、捕获和转化,是生物圈得以维持运转的基础。”试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为生命观念。

(2)由图乙可知,A、B、C组的干重都比CK组高,原因是______。由图甲、图乙可知,选用红、蓝光配比为______,最有利于生菜产量的提高,原因是______。

【分析】这一问题对应的知识点在教材99页:“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

(3)进一步探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增施CO2对生菜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在25℃时,提高CO2浓度对提高生菜光合速率的效果最佳,判断依据是______。植物工厂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冬天可燃烧沼气以提高CO2浓度,还可以______,使光合速率进一步提高,从农业生态工程角度分析,优点还有______。

【分析】这一问题对应的知识点在教材105页:“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一水、CO2,动力一光能,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因此只要影响到原料、能量的供应,都可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参考答案】

(1)能量 渗透

(2)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红光:蓝光=3:2

叶绿素和含氮物质的含量最高,光合作用最强

(3)光合速率最大且增加值最高 升高温度

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二、生物学学科素养在试题中的体现

该试题以“植物工厂”为情境,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并综合了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生态工程等其他章节的知识点。旨在用课本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落实生物学学科素养。

生命观念: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下进行,光为生菜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又能作为信号调控生菜的形态建成;生菜吸收营养液中含氮的离子满足其对氮元素的需求,若营养液中的离子浓度过高,根细胞会因渗透作用失水造成生菜萎蔫。考查以物质与能量观解决光合作用中物质与能量的关系;以结构与功能观解决植物吸水、失水问题。因此,了解了生命观念才能实现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科学思维:试题不仅考查生物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研究过程,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如小题(2)通过柱状图呈现的实验数据,红光:蓝光=3:2时,氮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均最高,氮元素是NADPH、ATP等光合作用中物质的组成元素,同时叶绿素是光反应进行的必备条件之一,其含量的多少决定了光合作用的强度。考生要基于事实和证据,利用生物学原理,通过逻辑推理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科学探究: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培养实验和探究能力是提高科学探究素养的重要途径。该试题虽未直接考查实验设计和方案实施,但对实验数据处理、语言表达、信息转化等能力也有所考查。以实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素养。

社会责任:该题紧密联系“植物工厂”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小题(3)中,植物工厂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冬天可燃烧沼气以提高CO2浓度,还可以升高温度,使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更高,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从农业生态工程角度分析,优点还有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等。试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生态意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新高考下的备考策略

1.注重课标要求,注重学科素养

新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依赖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不能适应新高考的特点,而新课程标准在新高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需要深度研究其变化。

“光合作用”在2017版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光合作用”在2003版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首先对标两版课程标准不难发现,2003版课标描述为“动词+名词短语”形式,而2017版描述更为具体,且有在相对应概念下所考查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本质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从而凸显自然科学的本质,同时还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其次,光合作用在2017版课标下学业质量等级要求中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为三级水平,“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为四级水平。与2003版课标相比,能力要求相当。因此,光合作用在高考中的地位仍然很高,如小题(2)为光合作用过程的考查,小题(3)为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考查。熟练把握课标中的等级要求,有所侧重,为备考助力。

2.注重基础夯实,注重能力提升

高考评价体系“四翼”中首位的就是基础性,夯实基础仍是新高考最重要的一环。复习中首要的仍是回归课本,关注教材的各个角落,在课本给出的情境中挖掘、总结、归纳知识,提升核心素养。本题中的“植物工厂”这一情境来源于2017版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中的问题探讨,并在教材99页侧边思考问题及101页课后思考题中重复出现。

另外,要深研高考题,领悟每个空所体现的知识点及要考查的核心素养,并且要联系教材内容,找出和教材内容对应的契合点,总结规律,把握方向。如本文第一部分对试题的分析。

3.注重应用情境,注重社会责任

高考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应注重结合社会和生活热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情境题解决中,开拓视野。另外,也可以通过了解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来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增强理性思维。

在新高考形势下,试题呈现出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考查,从简单设问到素养能力考查,生物学备考策略也应有相应的调整。同学们应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聚焦核心素养,科学备考。

猜你喜欢
生菜光合作用试题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脆嫩爽口的生菜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生菜怎么吃更健康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生菜?你爱吃圆的还是散叶儿的?
生菜有道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