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酶与危重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2024-03-11 03:33王林军岳建巍李建春冯菲李洪磊陈娣刘丽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肝素肺动脉

王林军,岳建巍,李建春,冯菲,李洪磊,陈娣,刘丽平,2

作者单位:1.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主要特征是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升高,即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20 mmHg(1 mmHg=0.133 kPa)、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3 Wood单位[1],其发病机制复杂,任何导致肺血流增快或PVR增加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均可能引发PH。研究表明,PAP增高会加重右心室后负荷,导致右心室肥大、扩张及心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导致右心衰竭[2-3]。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数据显示,PH患者5年生存率为65.4%[4],提示PH患者预后极差,特别是危重症相关肺动脉高压(critical illness-rel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IR-PH)患者。因此,筛选CIR-PH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NT-proBNP是相关指南推荐的评估PH患者预后的唯一血清标志物[5]。肝素酶是一种β-D葡萄糖醛酸酯酶,其能特异性地裂解细胞外基质中的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侧链,并激活多种血管生长因子,进而参与调控血管生成,其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研究表明,肝素酶能参与PH的发生[7],但其与PH患者预后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素酶与CIR-PH患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8例CIR-PH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危重症患者,且符合WHO关于PH的诊断标准[8]。排除标准:(1)无法行右心导管检查(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RHC)者;(2)超声检查图像不清晰者;(3)合并晚期肿瘤及严重急性或慢性疾病者,如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终末期尿毒症或难治性心力衰竭等;(4)接受手术治疗者;(5)合并精神疾病者。本研究已获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号:LDYYLL2023-453)。本研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https://www.chictr.org.cn/)注册,注册识别号为ChiCTR2300072241。

1.2 分组

出院后1年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28)和生存组(n=80)。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资料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PH临床分类(包括动脉性PH、心脏病导致PH、肺疾病和/或缺氧导致PH、肺动脉阻塞性病变导致PH、未知原因或多因素导致PH)、肝素酶、NT-proBNP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其中肝素酶、NT-proBNP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获得。

1.3.2 RHC结果

收集患者入院时RHC结果,采用SWAN-GANZ导管,主要指标为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PVR、平均右心房压(mean right atrial pressure,mRAP)和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

1.3.3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收集患者入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主要指标为右心室直径(right ventricle dimension,RVD)、右心房直径(right atrium dimension,RAD)、肺动脉宽度(pulmonary artery width,PAW)、肺动脉流速(pulmonary artery velocity,PAV)、PAP、三尖瓣反流速度(tricuspid regurgitation velocity,TR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Graph Pad Prism 9软件绘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CIR-P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肝素酶、NT-proBNP对CIR-PH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肝素酶与CIR-PH病情相关指标(NT-proBNP、APACHEⅡ评分、mPAP、PCWP、PVR、CO)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组与死亡组一般资料、RHC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

生存组与死亡组性别、BMI、PH临床分类、PAW、PA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RVD、RAD大于生存组,肝素酶、NT-proBNP、APACHEⅡ评分、mPAP、PCWP、PVR、mRAP、PAP高于生存组,CO低于生存组,TRV快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生存组与死亡组一般资料、RHC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RHC results and echocardiography results between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2.2 CIR-P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以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以CIR-PH患者预后(赋值:生存=0,死亡=1)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素酶、NTproBNP、APACHEⅡ评分、mPAP、PCWP、PVR、mRAP、CO、RVD、RAD、PAP、TRV可能是CIR-PH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以上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赋值同表2),以CIR-PH患者预后(赋值:生存=0,死亡=1)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素酶、NT-proBNP、mPAP、PAP是CIR-PH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CIR-PH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IR-PH

2.3 肝素酶、NT-proBNP对CIR-PH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肝素酶预测CIR-PH患者死亡的AUC为0.784〔95%CI(0.688~0.879)〕,最佳截断值为10.4 μg/L,灵敏度为0.500,特异度为0.875;NT-proBNP预测CIR-PH患者死亡的AUC为0.761〔95%CI(0.662~0.860)〕,最佳截断值为3 775 ng/L,灵敏度为0.357,特异度为0.950,见图1。

图1 肝素酶、NT-proBNP预测CIR-PH患者死亡的ROC曲线Figure 1 ROC curve of heparinase and NT-proBNP in predicting the death of patients with CIR-PH

2.4 肝素酶与CIR-PH病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素酶与CIR-PH患者NTproBNP(r=0.639)、APACHEⅡ评分(r=0.763)、mPAP(r=0.876)、PCWP(r=0.858)、PVR(r=0.846)呈正相关,与CO(r=-0.702)呈负相关(P<0.001),见图2。

图2 肝素酶与CIR-PH病情相关指标关系的散点图Figure 2 Scatter plo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paranase and CIR-PH disease-related indicators

3 讨论

WHO数据显示,既往诊断和新诊断的PH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0.4%、86.3%[4]。本研究结果显示,CIR-PH患者1年生存率为74.1%,低于WHO数据,分析原因为本研究纳入患者为危重症患者,病情较严重。PH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肺血管内皮细胞改变引起肺血管重构[9];此外,还包括炎症反应[10]、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11]、肺血管纤维化[12]等。目前,诊断PH的“金标准”为RHC,但其属于侵入性操作;超声检查也常用于评估PH[13-14]。PH常导致右心室压力过载和右心衰竭,进而影响危重症患者预后。三尖瓣环收缩移位和Tei指数已被用于评估PH患者的右心功能[15-16]。BNP和NT-proBNP是PH风险分层的常用生物标志物[5,17]。研究表明,BNP与PH患者死亡风险升高相关[18]。NT-proBNP作为BNP的前体,更加稳定,故常作为PAH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19]。

肝素酶是唯一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硫酸类肝素的糖苷酶[20],其通过降解硫酸类肝素而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进而在血流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21-22]。同时,肝素酶可参与炎症反应[23],增强局部凝血活性,包括从细胞表面解离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因子和诱导组织因子表达[24-25]。此外,肝素酶还可调节内皮细胞中的生长因子表达,如血管生成素,并参与肺部和其他器官纤维化,进而影响肺和其他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26-27]。

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肝素酶和NT-proBNP高于生存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素酶、NTproBNP是CIR-PH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肝素酶预测CIR-PH患者死亡的AUC为0.784,NTproBNP预测CIR-PH患者死亡的AUC为0.761。因此,肝素酶可能成为预测CIR-PH患者死亡的生物标志物。

众所周知,CIR-PH病情严重程度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研究表明,NT-proBNP与PH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8]。APACHEⅡ评分由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构成,其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29]。mPAP、PCWP、PVR、CO为RHC结果,其中mPAP、PCWP、PVR是PH的诊断指标,其值越高提示PH患者病情越严重[30]。CO是血流动力学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常用来评估心脏泵血功能,其值越低提示PH患者病情越严重[31]。本研究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素酶与CIR-PH患者NT-proBNP、APACHEⅡ评分、mPAP、PCWP、PVR呈正相关,与CO呈负相关,提示肝素酶与CIR-P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肝素酶越高CIR-PH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4 结论

综上所述,肝素酶是CIR-PH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对CIR-PH患者死亡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其与CIR-P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为进一步探索CIR-PH患者预后血清标志物提供了参考。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1)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无法排除混杂因素影响;(2)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因此,未来仍需要扩大样本量、联合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论。

作者贡献:王林军、刘丽平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李建春、陈娣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岳建巍、李洪磊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王林军、冯菲进行结果分析与解释;王林军负责撰写、修订论文;刘丽平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肝素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最严象牙禁售令
新闻眼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