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百香果产业规模化发展

2024-03-11 10:58
云南农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百香果文山果品

杨 丽

(文山市卧龙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市百香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种植户科技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科研水平滞后、采后处理水平低、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为解决制约百香果产业发展“瓶颈”,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产业化管理、建立标准化种苗基地、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培训体系、制定果品分级标准等措施,为推进文山市百香果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百香果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房前屋后、山地、坡地、路边甚至石山中的夹缝均可种植,由于其具有投资见效快的特点,从2020年开始,文山市大面积种植百香果,近年来百香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另一途径。

一、百香果品质和产量有待提高

(一)种植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文山市百香果栽培面积2 371.1 hm2,年产量5.34万t,涉及3个街道14个乡(镇)97个村委会1 420户。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是马塘镇,面积达1 121 hm2,品种以台农1号、钦蜜9号为主。

(二)管理粗放

虽然文山市百香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但是种植户科技意识淡薄,栽培技术相对落后,比如在中耕松土、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种植后就任其自然生长,粗放型管理很难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由于百香果花期和各种秋收农作物种植时间相冲突时,农户往往忙于其他农作物种植,忽视了百香果的管理,导致果品产量、品质下降。

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一)气候优势

百香果种植温度要求保持在20~30 ℃,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长势很快,年平均气温18 ℃以上的地区最适宜种植,产量更高。文山市环境气候特点为春秋长、冬夏短,四季气候差别不大,终年温暖,年均气温12.8~18.1 ℃,月均最高气温16.8~23℃,最低气温7.2~10.6 ℃,年均积温6 502 ℃;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数2 023.1 h;年均陆地蒸发量1 780.2 mm;年或有霜冻,无霜期年均为359 d;降雨量较充沛,年均降雨146.4 d,降雨量992.7 mm。

(二)区位优势

文山市地处滇东南偏西,在北回归线两侧。全市东西横跨63 km,南北纵跨66 km,总面积2 972 km2。四周交通便利,公路运输北上省会昆明市369 km、东至广西南宁市675 km、南下船头口岸122 km与河口口岸168 km、西至红河州蒙自市128 km均实现全程通高速路。如空运文山至昆明只需0.75 h、至重庆、广州只需1.5 h、至杭州只需3.5 h、为鲜果外销到全国大中城市提供了运输保障。

(三)农户种植意愿强

由于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收获,投资见效快,每亩产量1 000~1 500 kg。文山市大部分栽种品种为台农1号、钦蜜9号,每年2—3月开始种植,生长期12个月左右,7—9月收获第一季果,12月至翌年3月收获第二季果。2021年果品销售季节市场行情(商贩自行到果园收购):一级果16元/kg左右,二级果10元/kg左右,正常情况每亩产值可达2万元左右。因此,百香果已成为种植户增收的主要来源,后期会有更多农户将种植百香果作为增收渠道进行发展。

(四)市场前景广阔,深加工产品需求大

除了鲜食以外,新式茶饮市场也逐步成为百香果下游的一个重要消费市场,得益于百香果酸甜的口感和多种水果的复合口味,其作为天然果汁和果茶添加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另外,百香果还具有十分显著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在镇痛、镇静、促进消化、治疗痢疾及美容养颜、抗衰老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成为新式茶饮主打健康概念的又一切入点。2015—2021年,国内新式茶饮市场规模从214亿元增长至940亿元,目前百香果已经在调制复合饮料、果茶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未来消费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三、百香果产业化发展受困

(一)投入成本高

以木桩柱式栽培进行计算,木桩投入680元,铁丝170元,油线、扎丝、竹子580元,种苗1 050元,农业喷洒水管1 000元,肥料1 000元,农药500元,人工费用2 000元,合计百香果种植第1年投入成本每亩需6 980元。初期投入成本高,导致规模化种植实施难。

(二)本地无种苗繁育点

目前文山市百香果种苗完全依靠外地供给,不仅造成大量资金外流,还引发了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等系列问题。因此,加快繁育基地建设,迅速提高各类百香果种苗生产和供应能力,缓解供需矛盾已迫在眉睫。

(三)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低

百香果种植管理普遍粗放,产量、质量均有待提高。百香果属于新兴产业,绝大部分农户首次接触百香果种植,缺乏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加上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指导较少,很多种植户选苗、搭架、用肥、用药不规范,导致部分果园产量不高,果实品质下降。

(四)后续产业链不完整

主要表现为百香果采后处理、包装、保鲜等技术落后。大部分果品采收后没有按照果子大小分出等级就进行销售,没有任何包装就上市,无法提高产品档次,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目前文山市百香果生产多以一家一户或零星分散的果园为主,没有规范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也没有相应的百香果加工企业,形不成完整产业链,对百香果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制约。

四、多措施提高百香果种植效益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产业化管理

文山市委、市政府需出台优惠政策,以便引进规范的产品分级、包装公司和加工企业,才能推进百香果产业规范化经营。只有通过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个体种植户,聚力加快百香果产业发展,才能让其发挥助农增收的作用。通过产品的分级可以把外观稍差或是个头小的鲜果用来加工果汁、果醋、果脯等,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机制,促进规模化生产。

(二)优选品种,建立标准化种苗基地

依托文山州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优势进行优良新品种试验示范,选育出适合本地抗病性强、产量高、口感好的新品种,然后与企业合作,建设高标准无病毒育苗基地,以满足农户对百香果种苗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不仅降低了种苗价格,还减少外地引种的风险,更好地促进百香果产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培训体系

强化科技支撑,文山州农科院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健全技术培训、产品推广、服务体系模式。比如,采取示范基地观摩学习、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让种植户学会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鼓励和引导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成为科研的重要力量,通过基地试验示范,培育科技带头人,使百香果产业依托科技得以快速发展。

(四)制定果品分级标准

尽快制定文山市百香果果品分级标准,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种植户根据果品分级标准对百香果进行精准分类、精美包装,提高百香果销售价格,全面推进百香果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百香果文山果品
诗与象
诗与学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落叶在跳舞
夏令果品入古诗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蒋湘兰:百香果 香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