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释放高质量发展信号

2024-03-11 06:20冯翔慧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高质量

◎ 本刊记者 冯翔慧

编者按:在3 月4 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多位委员共话热点关切,“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民营经济”等成为关键词。

关键词一:新质生产力

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实干笃定意志。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们努力拼搏,共同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中国经济前景光明毋庸置疑。”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在通道上向中外记者阐释了看好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他认为,要重点打好“创新牌”“内需牌”“改革牌”“政策牌”“安全牌”这五张牌,把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更充分地释放出来。韩保江表示,应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抓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抓好“三农”,兜底民生,建议重点打好“五张牌”:一是打好创新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打好内需牌,着力扩大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实施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三是打好改革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四是打好政策牌,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更要把大量的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五是打好安全牌,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这条底线。

关键词二: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瑞领介绍,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截至今年2 月底累计开行超过8.5 万列,2023 年全年中欧班列开行1.7 万列、发送190 万标箱,分别比同期增长6%和18%。这条国际物流的黄金通道,连接着中国与欧洲25 个国家、217 个城市。中欧班列被形象地称为“钢铁驼队”,它再现了丝路繁华,更提升了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中欧班列提质增效,惠及世界、造福人民,必将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刊记者翟万江/摄影

关键词三:科技创新

11 年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所在的团队在抗艾滋病毒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消息传开后,我陆续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家属和病患发来的邮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作为一名医药科技工作者,这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对我们沉甸甸的期待。”“为了回应这份期待,我们愿去面对寂寞带来的压力。”吴蓓丽及其团队所从事的基础研究,是“从0 到1”的关键阶段。团队中有的90 后年轻人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冷板凳一坐就是近十年;有的前辈默默无闻投身科研,以毕生精力研发新药,造福千万患者。“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我们牢记使命,挑灯夜战,只为点亮更多生命之光。”

吴蓓丽表示,国家持续加强“三医”联动,在努力让患者“有药用”的同时,十分注重“用得起药”:通过加快医保谈判节奏、动态调整医保目录等措施,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一大批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以适宜价格纳入医保。其中,创新药进入医保的速度明显加快,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两年内纳入医保。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聪介绍,截至目前,奋斗者号、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三台潜水器累计下潜超过1100 次,近三年全球一半以上的载人深潜任务由它们完成。“‘奋斗者’号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是新时代中国科创的最新成果,也是真实的展示。”叶聪动情地说,“作为海洋科技工作者,我们要从极限深潜中继续总结经验,攀登深海科技高峰服务,加强强国建设,为人类了解保护开发海洋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叶聪表示,面向未来,海洋科技工作者要在两个方向继续攻关:一是实现对更多海域、深渊甚至极区冰下的海洋开展应用延伸,展示更大规模的集群组网作业能力;二是开展体系化的工作,构建一个从空天到水面,从水下直至海底的立体探测作业和开发装备体系,提升对整个海洋系统的感知和管控。

关键词四:民营经济

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郑鈜表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以法治手段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至关重要。郑鈜说,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遍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我国内需市场巨大,要素保障充足,产业配套体系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应不断丰富“法治为民”的实践,更好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郑鈜分享了一家中小企业如何通过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投诉机制,实现便捷、高效、低成本维权的案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必须依靠法治。”

关键词五:民生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每个人、每个家庭和全社会的心。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政策,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大家解决就业问题。我国近三年城镇新增就业都超过1200 万人,2023 年年底的调查失业率下降到低位。

因梦想而奋斗,因奋斗而精彩。1956 年,党中央发出修建青藏铁路的号召。这条被誉作“天路”的青藏铁路全长1956 公里,近一半线路在海拔4000 米以上,是各族群众眼里的经济线、团结线、生态线和幸福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吉安说,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青藏铁路的线路工李彪林曾坚守唐古拉17年。这里海拔高达5072 米,长期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疾病。妻子多次劝他‘下山’,可李彪林却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得有人坚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得益于无障碍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肢体残疾人可以无障碍出行,听力残疾人可以通畅地交流,视力残疾人工作、学习、生活更加便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在各行各业中奋发有为、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就我个人的情况而言,我是一名只有光感的重度视障者,平日我手持盲杖,独立乘坐地铁上下班,也经常坐飞机、高铁去各地出差,我主要是借助读屏软件,使用电脑和手机来工作。当然,要做好工作关键是靠用心二字,用头脑和勤奋来补偿视觉的缺陷,我的个人信条是可以没有视力,不能没有眼光,心中有光,脚下有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说,面对愈加频发的极端灾害天气事件,预警是人类社会最有效的应对办法。据他介绍,2015 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形成了政府主导、预警先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救灾工作机制,并且建成了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为亚洲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灾害预警提供支持帮助。张兴赢呼吁:“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我们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守护好人类共有的这颗蓝色星球。”

猜你喜欢
全国政协委员高质量
图片报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