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角度”价值,感悟度量本质

2024-03-12 06:31刘琳娜谢红霞刘加霞
关键词:数学史度量角度

刘琳娜 谢红霞 刘加霞

摘 要:《角的度量》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介绍古代器具的功能,让学生体会角度的价值,激发“度量角”的需求;基于“历史相似性”,让学生用“特殊角”量角,感受“单位越小,度量结果越精确”;在介绍360°分度体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数1°角、在量角器上找角,感受度量单位的累加,熟悉量角器的结构;借助现代生活情境,让学生再次感悟角度的价值。由此,为下一课时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画角做好操作经验和思想方法上的积累与铺垫。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史;角度;度量;单位累加

一、课前思考

角概念的本质在于角的大小(角度)。小学数学中,四年级《角的度量》单元是在二年级《初步认识角》单元的基础上学习规范地测量角,培养学生的量感。感悟角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才能激发“度量角”的需求,进而体验定义度量单位以及创造量角器的必要性,感悟度量本质。

对此,我们思考了以下问题:(1)借助什么情境更能凸显角度的重要性,引发度量角的需求,同时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在量角器产生前,古人是如何量角的?这些方法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在第一课时就直奔“用量角器量角”的主题?(3)量角器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用量角器量角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

现行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直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没有设计引发度量需求的情境;有的借助“滑梯”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角度的作用,这一情境虽然贴近学生生活,但还不能体现角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科技典籍《考工记》一书就记载了古人在生产活动中如何处理所遇到的角度问题。因此,我们选择中国古代兵器、乐器、农具上的“角度”作为引入情境,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技艺的了解,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

进一步查阅文献可知,中国古人对角度概念,首先是以矩(直角)为基础构造出一些特殊角,用特殊角来创生其他角度概念;随着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编译的《几何原本》的传入,中国古人才真正从360°分度体系的角度认识一般意义的角,而量角器(《几何原本》中提到的“有度之圆界”)就是360°分度体系的产物。“历史为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  [1] 从历史相似性的视角看,感悟度量本质有两条关键的路径:一是借助“特殊角”测量并刻画未知角度,二是通过1°角累加得到更多新的角度。

会用量角器量角只是一种基本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量感,还必须让学生思考量角器是怎样形成的,理解量角的本质是“要量的角”与“量角器上的角”重合,量角器上的角是各个单位角“有序”累加得到的。由此就能知道学生量角时的真困难:在量角器上找不到角,难以将量角器上的角与要量的角叠合;量角器有两圈刻度,不知道何时读外圈、何时读内圈的刻度。突破这些难点,绝不仅仅是记住量角的口诀(点对点,线对线,从零开始看),再把口诀转化为操作的流程,而需要了解量角器的结构本质,看到量角器上“密布着”一个又一个的“角”。

因此,我们决定在《角的度量》单元的第一课时,不急于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而创设“古人没有量角器怎么办”的问题情境,从“特殊角”入手,在“用小角量大角”的活动中引发学生对“单位累加”“度量值不够精确时要使用更小单位”等度量本质(思想)的深层次体验,继而介绍360°分度体系来得到1°角,通过“180个1°角累加”“在量角器上找角”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度量本质,更为清晰地看到量角器的内在结构,为下节课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画角做好铺垫。需要指出的是,几个版本的教材都设计了“用小角量大角”的活动,但是,其中要量的角都是锐角;我们用钝角替换教材中的銳角,

从而让学生可以用到“矩”(直角)这个特殊角进行度量。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能在了解古人兵器、乐器、农具功能的过程中,认识到“角的大小”决定了角在生活中应用广泛;(2)能在“用小角量大角”的活动中,体会度量单位的作用,感知单位越小度量结果越精确;了解1°角的产生过程,会用1°角的累加得到其他角度,形成和发展量感;(3)能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读出画在量角器上的角的度数;(4)能感受角度与古今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数学的眼光和应用意识,感受古人的智慧。

二、课堂实践

(一)介绍古代器具的功能,体会角度的价值

师   生活中常常会用到“角”,在古代也是如此。 (出示下页图1—图4) 图1、图2是古代的两种兵器,分别叫作戈和戟;图3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叫作磬,它被敲打后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图4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叫作耒耜,用来翻土,播种庄稼。

(学生观察图片。)

师    图中的这些器具,在制造的过程中都用到了角度。 (同步指图) 比如,如果戈这个地方的角度太大,攻击敌人时就打不进去;如果角度太小,给敌人造成的伤害就太小。在农具的使用上,不同角度的耒耜适应耕种软硬程度不同的土地。看了这几幅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生   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角,制造不同的东西要用不同的角度。

师   看样子角度非常重要,生活中用到不同的角实际上是角度在起作用。

借助古人制造兵器、乐器、农具等应用角度的情境,让学生知道角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角度的兴趣。

(二)用“特殊角”量角,感受“单位越小,度量结果越精确”

师   古人要想制造这些器具,怎么确定这些角的大小?

生   可以用量角器量。

师   古代还没有量角器,怎么办呢?

生   可以用三角板上的角去量。

师   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特殊的角来量一量。大屏幕上的图中标出了4个器具中的4个角。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选一个角,用三角板上的角来量一下。

(一名学生上台,选择了戟进行测量,她将三角尺上的直角与戟中标出的角进行了比对。)

生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量戟的这个角,刚好一样大,所以,戟的这个角应该是直角。

师   这位同学找到了三角尺上的直角,用两个角重合的方式量出戟的这个角也是一个直角。在我国古代并没有“直角”这个词, (同步板书) 直角被称为“矩”,钝角被称为“倨”,锐角被称为“句”。对于古人来说,在没有量角器的情况下,直角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存在,很多角度都是在直角的基础上推导得到的。

(出示学习单中的∠1,如图5所示) 接下来,请大家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一量学习单上的∠1有多大,想一想怎样表达出、记录下你测量的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两人交流。)

师   谁来展示一下自己是怎么量的?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有什么困惑和问题?

生    (展示量法,如图6所示) 我发现用直角摆上去的时候,会缺一块,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大。

生     (展示量法,如图7所示) 我摆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之后,又找了一个30°的角放上去,发现多了,说明这个角比90°+30°小一些。我估计了一下,可能是110°左右。

师   发现比90°大,又比90°+30°小一些,你为什么没有用两个直角来量呢?

生   用两个直角,差得太大了,不准确。

生    (展示量法,如图8所示) 我还有一种方法,不用直角了,都用比直角小的角,这样这个角的大小就是所用的三个角相加的结果。我发现,结果更精确了。

生   可还是有一点点缝隙,三角板上的角是固定的,不能调,所以怎么量都有误差。

生   还可以用更小的角。

师   就是把标准或者单位变得更小。

生   可以用量角器。

在用三角板上的幾个特殊角相加来表示未知角的过程中,再现了我国古人表示角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度量的可加性,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度量方法引起的误差;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把单位变小来得到更为精确的度量结果,培养学生的量感。

(三)借助量角器上的1°角,介绍角的360°分度计量体系

师   有同学提到了量角器,为什么用量角器量会更精确呢?是因为量角器上有什么?

生   有刻度线。

生   有小格,就像1厘米、1毫米一样。

生   有1°角。

师   1°角是如何产生的?

生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1份就是1°。

师   意思到了,但是表达不够准确。

(教师播放视频,介绍西方天文学上角的360°分度计量体系,让学生感受到:有了统一的、更小的1°角这个单位,度量结果更精确。)

生   我发现,量角器上,10°对着的大约是1厘米,那1°就大约是1毫米。

师   角不能用一个固定的长度来表示哦。

顺应学生在把度量单位变小的基础上想到的量角器,提问“为什么用量角器量会更精确”,引发学生对量角器结构的思考。抓住学生回答的1°角,引出360°分度计量体系。这时,一名学生想到用角对应的弧长(也可能是弦长)来刻画角的大小,但是,教师没有听懂,直接否定了该学生的想法。实际上,中国古人的“以规生度”就是用“弧长”表示“角度”的。如果教师能肯定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在课后或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研究“长度能否表示角的大小”这个问题,就能为学生找到思维的生长点。

(四)数1°角,感受度量单位的累加

师    回忆一下,我们在测量长度时,找到的单位长度是1 cm、1 dm、1 m……在测量面积时,找到的面积单位是1 cm 2、   1 dm 2 、

1 m 2……所以刚才有同学联想到了角的度量可以选择1°角作为度量单位。这个想法可真棒!我们把1°角进行累加,看看会发生什么?

(教师出示1°角。)

生   1°角太小了!

(教师累加5个1°角,同时让学生计数,得到“5个1°是5°”的结论;继续累加,继续计数,得到“10个1°是10°”;然后10°、10°地累加得到180°。教师让学生指认所有角的顶点,学生知道顶点就在半圆的中心。这时,教师才呈现出量角器。整个过程如图9所示。)

度量的本质是单位的累加。带领学生从1°角到180个1°角,开展数角及找角活动,初步感受角的大小是1°角的累加;再借助180个1°角累加起来的模型,初识量角器的结构,初步感知量角器上的角。

(五)在量角器上找角,熟悉量角器的结构

师   刚上课就有同学说用量角器量角,量角器就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观察一下量角器,上面都有什么?

生   量角器上有数,有刻度。

师   外面这圈叫外圈刻度,里面这圈叫内圈刻度。为什么会有两圈刻度呢?

生    (上台同步比画) 量的时候,如果角冲这边,就从这边开始数;如果从角冲那边,就从那边开始数。

师   角的大小就是1°角的累加,我们在数刻度的时候要看清楚1°角在哪里,从哪个方向来数。量角器上还有什么?

生   量角器上还有许多线。每一条线都对应着相应的刻度。

(教师布置在量角器上找角的任务:①在量角器上找出一个30°的角,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个角的;②在量角器上任意找出一个角,并在印着量角器的学习单上画出来。学生活动。)

生    (上台同步比画) 我是从左边0刻度线开始,

(顺时针) 数出30°的。

师   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我从30°开始找,数到60°,这个角也是30°。

师   这说明我们不一定要从0刻度线开始找,而只要通过累加数出30°就可以了。谁来展示一下画出的角?

(一位学生展示了如图10所示的角,引发了争议:有同学说是150°,有同学说是30°。)

师   到底是多少度?

(多数学生认可是150°。)

师   为什么是150°?

生   因为开口冲左,所以读外圈。

师   读的时候,我们要看是从哪里开始数、沿哪个方向数。

对这个角,我们要从0刻度线顺时针一直数到150°。能读30°吗?

生   不可能是30°,因为一看就比直角大。

师   对!通过与直角比较,也能判断这个角不可能是30°。

(教师又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画出的角,读出角的度数。)

用量角器量角就是将“要量的角”与“量角器上的角”重合。学生之所以在量角时出现困难,是因为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或不知道应该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读出度数。为了破解这个难点,教师基于学生数角的经验,设计在量角器上找角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是1°角的累加,熟悉量角器的构造,从而合理得到度量结果。教师还借助学生读数错误、产生冲突的契机,再次帮助学生澄清了从哪里开始数,沿哪个方向数。

(六)借助現代生活情境,再次感悟角度的价值

师   角度在古人的生活中很有用,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请你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学生举出建造大楼、发射火箭等都需要用到角度。)

师    (出示图11) 这是什么?

生   是滑雪的雪道。

师   对。北京刚刚成功举办了冬奥会,很多同学对雪上项目都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刚刚的学习经验,请你估一估两种

雪道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

生   30°、45°。

(教师抽象出雪道中的角,给出角的确切度数,分别是20°和45°。)

师   雪道的角度是有一定标准的。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关于雪道的小知识?

生    (朗读) 一般来说,初级道(绿道) 14°以下,中级道(蓝道) 14°—21.8°,高级道(黑道) 21.8°以上。大众滑雪

雪道的角度原则上限制在30°之内。

师   请你根据这个标准判断两个雪道分别属于什么级别的雪道。

生   1号雪道属于中级道,2号雪道属于高级道。

师   角度是判断雪道级别的依据。生活中很多地方都

会用到角度的知识,比如椅背的倾斜角度、无障碍通道与地面形成的夹角,等等。课

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看看这些角是多少度。只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奥秘。

现代生活中应用角度的真实情境与课始

引入的古人生活情境起到呼应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角度从古至今都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再一次意识到角度的重要性;也搭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借鉴古代数学中角度概念和角度计量的发展历史,将古人认识角度的路径与学生认知角度的难点建立联系。从介绍古人制造的器具的特点入手,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特殊角量角”的活动再现了古人用特殊角来刻画其他角度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度量单位产生的价值。

本节课的目标并不停留在量角的操作技能层面,而从度量的思想本质出发,重在落实学生量感的培养。教学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发展史中蕴含着大量可利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对此,教师不能仅仅是“告知”,而需要在深刻理解数学本质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筛选和挖掘史料的教学功能和文化价值,尤其是结合课标与教材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呈现。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融入既可以有明线(史料),也可以有暗线(思想方法)。本节课中,学生尽管还没有真正用量角器去量角(这个内容设计在下节课),但是,犹如庖丁解牛,已经对量角器的结构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度量方法的本质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为后续量角、画角从操作经验到思想方法都做好了积累与铺垫。

参考文献:

[1] 汪晓勤.HPM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数学教师,2017(7/8):77 83+2.

猜你喜欢
数学史度量角度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神奇的角度
模糊度量空间的强嵌入
迷向表示分为6个不可约直和的旗流形上不变爱因斯坦度量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角度不同
人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