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法治教育专册的案例教学

2024-03-12 06:31黄欣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

黄欣

摘 要:案例教学是法治教育专册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易陷入浅尝于“知”和止步于“法”的窠臼。法治教育专册的案例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依托“熟”案,扫除盲区,打开“法治视角”;二是对话“群”案,理解判断,培养“法治思维”;三是回归“真”案,明法笃行,践行“法治生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专册;案例教学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教育专册,重在普及宪法常识,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1] 教材中的相关法律知识和行为要求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如果就法律说法律,就要求说要求,容易使课堂枯燥而低效。案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法律意义的典型生活事件进行深入解析,构建还原社会生活的教学情境,让抽象的法律知识接地气。  [2] 但是,由于对相关法律内容的不熟悉、价值定位不清晰等原因,法治教育专册的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易陷入浅尝于“知”和止步于“法”的窠臼。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法治教育专册案例教学的一些经验。

一、依托“熟”案,扫除盲区,打开“法治视角”

法治教育专册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呈现抽象的法治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实际上反映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具体经历中。然而,这些经历通常处于未被审视的状态,没有从法治视角进行聚焦和价值整合。因此,我们需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经历,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案例。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熟”案中隐藏的法治元素,打开法治视角,突破原有的认知局限,重新审视已有的经验,从而实现意义的升华。

下面,以第二单元《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的《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这一框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首先,研读教材把准目标,捕捉学生的前认知,找到目标与学生之间的真实差距,为案例教学找到起落点。

“掌握公民的内涵,理解国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这一目标是教学的落点。再看六年级学生的前认知,学生对个体在不同生活场合中的身份有零散认知,但对“公民”身份的认知相对空白;对世界上的不同国家、不同国民,比如“中国人”“德国人”等有感性认知,但不了解其真正内涵,对国籍与公民身份的内在联系也不清楚。这成为案例教学的起点,也为后续驱动性问题的有效设计提供了基础。

基于起落点的把握,创设两组对话身份识别的案例情境,设计了“我是谁”“谁是中国人”驱动性问题。

围绕“我是谁?”这一问题,创设家中、学校、商场、图书馆等不同场合中“我”的身份识别案例。学生回顾家中、学校、商场、图书馆、高铁等不同的生活情境,讨论整理自己不同的身份表现,感知个体身份在场景中的“变化”。从“变化身份”之中寻“不变身份”,引出“公民”的概念。然后,就“公民”一词交流个人理解或疑问,自学“公民”概念文本,增进或修正认知。回归“身份识别”案例情境,将公民与国籍在原情境中建立联系,增进大家都是“中国公民”的身份认识。

围绕“谁是中国人?”这一问题,开展人物案例辨析。这里有意选择易产生认知冲突的人物素材:刘亦菲(演员,美籍华人)、谷爱凌(北京冬季奥运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比赛冠军,中国公民)、马海德(明显的西方面孔,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公民)等等。从“公民”的法律角度重新定义“中国人”,深入建立“公民与国籍相关联”的认知,打开法治视角。

如图1所示,将学生熟悉的经历转化为教学案例,把“远”的法律化为“近”的生活,认知与思维在“熟悉”中被激发,以问题驱动学生主体探究。依托“熟”案,学生在对话中一步步学习,从法治视角重新认识这些司空见惯的案例事件,看见“法治”的生活表现,建立起微观的现实生活和宏观的法治体系之间的联系,打开法治视角,获得法治认知。

二、对话“群”案,理解判断,培养“法治思维”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法治观念”不仅包括基本的法律知识,还包括“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 ,指向法治思维与习惯的培养。实际的案例教学往往倾向于可见的、规定的法律知识学习,学生缺少“法治思维”层面的反思性体验与建构,主要表现为:

将“案例”作为学习知识的工具与资源,只对抽象的法律知识做具象化补充;只停留在于某个案例情境的讨论,停留在对法律威严的认识上,法治观念素养目标难以真正落实;等等。我们在法治教育专册的案例教学中,可以对话“群”案,将宏观、抽象的“法治思维”转化为生活场景中微观、具体的群象表征,帶领学生通过理解判断、综合比较,找到“法治”共性,培养法治思维。下面,以第二单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一框的教学为例,详细阐释做法。

(一)类案并举,迁移判断,培养“遵法守法”的法治思维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同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迁移判断中深化理解,培养“遵法守法”的法治思维。

法律概念是相对抽象的,我们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概念,帮助学生奠定对公民义务的基本认识。然后,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案例情境,通过“类案并举”安排了两个有梯度的学习活动。

第一步是“连连看”,引导学生初建勾连,具化法治概念。我们选取了一系列典型故事作为案例,每个案例都对应着公民的一项或多项基本义务。学生需要围绕“他们分别履行了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查阅宪法,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生活案例相联系。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还培养了他们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是“寻寻看”,引导学生迁移判断,具化遵法守法思维。在这一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搜索和交流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抗疫画面,并从中寻找公民基本义务的体现。这是对在第一步中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旨在进一步强化法律条款与日常生活行为之间的联系。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认知经验,从“遵法守法”的角度出发,深入理解在抗疫过程中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例如,一线医生在抗疫前线的工作就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义务的履行,这也是“遵法守法”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通过以上两个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和内容,发展“遵法守法”的法治思维。这种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类案并举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二)异案对比,辨析选择,培养“找法靠法”的法治思维

相似问题情境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异”案来深化学生对法治思维的理解。这些“异”案可以展示不同人物或组织在面对相同问题时所做的选择和决策。通过对这些不同选择的辨析,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法律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通过模拟“知法—遵法—靠法”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靠什么法”“为什么要靠法”“遇事如何找法”,培养遇事“找法靠法”的法治思维习惯。

教学中,以商家拒绝开票,以“赠送饮料代替发票”为问题大情境,呈现了同一情境下不同选择的对比案例:甲选择喜欢的饮料,接受不开票;乙以宪法规定为理由,要求商家开票。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基础。通过学习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后续的法治思维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这里,学生通过案例辨析,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了解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

在了解法律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树立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需要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的重要工具,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不做违法之事。教师通过展示校园的桌椅、城市绿化、交通运输等画面,帮助学生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进而认可维护法律的重要性。

当遇到问题时,学生需要学会寻找合适的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法律程序和相关规定,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依靠法律来解决争议和纠纷。教师引导学生回归问题情境,为乙发声,遵行法律,维护个人权利,了解维权通道——拨打12366纳税服务平台热线。

三、回归“真”案,明法笃行,践行“法治生活”

法治观念最终要内化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行动。课堂教学的时空是有限的,案例教学需要向学生真实的生活问题、实际困境做有效的延伸,开展基于真实案例的实践对话,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实践中进一步体认,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一)补充实践活动,关注生活,指向主体构建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我们需要关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应用过程,加深对法治的理解。同时,实践活动还应指向主体构建,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法治观念,构建正确的法治思维模式。这种基于真实案例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例如,学习完《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的《认识居民身份证》这一框后,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信息保护意识,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我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票证处理大调查”,调查家庭快递单、购物小票等含有个人身份信息的票证处理情况。学生了解家人处理票证的方式,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形成家庭信息处理调查报告。通过家庭会议,学生以信息保护官的身份向家人说明调查结果,宣传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又如,学习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的《生活与法律》这一框后,我组织学生对校园接送人员系安全带或戴头盔问题、街边小店食品安全问题等展开调查实践。学生深入实地,通過观察、访谈和数据收集,挖掘身边的真实案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从安全和健康的视角审视这些问题,更从法治的角度去探寻解决之道。通过实践,学生逐渐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法律,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更是保障个体权益的重要工具。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守法、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做到知行合一。

可以看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法治观念的灌输,而是主动地探索和体验法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他们深入生活情境,细心观察,积极寻找真实的生活问题。在实践中,主动将课堂所学与课外生活紧密联系,运用法律概念和法治思维,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促进法治观念的养成。

(二)创建多样平台,立体分享,强化自我教育

为了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我们创建了多样的分享平台,如:线上论坛、案例分析会和模拟法庭等。学生将实践活动的感悟收获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外化、分享,共同探讨真实案例和法律问题,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基于多样平台的分享与探讨,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其自我教育的实现。

例如,学校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开展“法治微剧场”活动。学生根据实践收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编,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融入创作,真实且生动地演绎“案例故事”。这些“案例故事”既有教育意义又充满趣味性,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关注。通过“法治微剧场”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演和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互动中深化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培养了法治思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法治的学习和实践中。

又如,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法治的魅力,我们与当地法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走进法院,开展观摩活动。通过近距离观察真实的庭审过程,学生深刻体会法律的庄严与公正。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推出了“真案模拟法庭”活动。学生在专业法官的指导下,模拟真实的案件审理过程,亲身体验法庭的运作,了解法律程序。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法律知识,对法治教育产生了全新的认识。通过亲身参与和积极思考,学生逐渐形成了对法治的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促进了自我法治观念的建构。

参考文献:

[1] 须洁.例谈法治教育专册教学之道[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3(8):71.

[2] 陈桂萍.小学法治教育专册中的案例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1(20):4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