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眼明片治疗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2024-03-12 03:25武文忠王延超肖婷婷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增殖性视物视网膜

武文忠 王延超 肖婷婷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血糖过高可对全身组织、器官、细胞等产生不良影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累及眼睛、肾脏、心肌等[1]。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生在眼球壁内层透明薄膜上的细小血管退化性病变,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视野模糊不清、视力下降、视野暗影或空缺等表现,甚至可伴有心血管或消化系统改变[2]。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超20 年病史的Ⅰ、Ⅱ型糖尿病患者几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8 年以上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约50%发生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3]。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首位,其中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占1.9%~4.2%,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占13.6%~26.3%[4]。临床为便于治疗,将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轻、中、重度,轻中度患者可口服药物治疗。目前,全世界仍有许多糖尿病患者遭受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折磨,现有西药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全面控制病变进一步发展。正常情况下,疾病的发展总是按照由轻到重,由较简单到错综复杂的方式变化,康复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恶化趋势[5]。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视瞻昏渺”“视直如曲”范畴,主要由肾阴虚、阳气不足、肝经湿热、痰湿血瘀等引起[6-7]。本研究就障眼明片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8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收治的86 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22 例,年龄67~84 岁,平均(75.48±1.57)岁;观察组男20 例,女23 例,年龄68~84 岁,平均(75.57±1.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患者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规范指南》[8]中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轻度:仅在眼底上可观察到微小血管瘤。中度:在轻度基础上合并视网膜渗出。重度:4 个象限中任一象限均出现20 处以上出血点;两个以上的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一个以上的象限出现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符合任意一种情况。2)患者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标准》[9]中的诊断分级标准。早期:视力减退、眼前黑影,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胖嫩,脉沉细无力;中期:视物模糊、眼睛干涩,伴头晕耳鸣、肢体麻木,舌暗红,脉细;晚期:视物不见、暴盲,伴五心烦热、腰肢酸冷,舌有瘀点,脉沉。

纳入标准:1)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存在视力减退、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变形、眼前可见黑絮样物质、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症状;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4)Ⅱ型糖尿病;5)糖尿病病史在10~20 年。

排除标准:1)合并脑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急性期;2)对治疗用药过敏;3)合并严重肝肾疾病;4)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等眼部疾病;5)不配合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基础干预,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适当运动,予以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等。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9164,60 单位)治疗,口服,120~240 单位/次,3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障眼明片(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2460,0.42 g)治疗,口服,2 片/次,3 次/d。两组患者均用药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参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10],主症:视力减退与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变形、眼前可见黑絮样物质,按照症状无、轻、中、重度分别计为0、2、4、6 分,主症总分范围为0~18 分;次症:神疲乏力、头晕耳鸣,按照症状无、轻、中、重度分别计为0、1、2、3 分,次症总分范围为0~6 分。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均成正相关。2)视力变化: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Octopus 900全视野计检测两组视野灰度值;采用眼底荧光造影评估两组出血斑面积;采用CT 与X 射线摄影胶片评估两组血管瘤体积;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测两组黄斑厚度。3)眼部血流动力学: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检测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CRV-EDV)、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RV-PSV)、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OA-EDV)、眼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OA-PSV)。4)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经肘前静脉给予荧光素钠5 ml,拍摄眼底造影图像,观察视网膜无灌注区域、新生血管、黄斑水肿情况,所有拍摄的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统一汇总求和。5)生命质量: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OL-DVI)检测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包括20 项条目与一项总评价,200 分制,分数与生命质量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视力减退与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变形、眼前可见黑絮样物质、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减退与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变形、眼前可见黑絮样物质、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视力减退与眼睛干涩 视物模糊变形 眼前可见黑絮样物质 神疲乏力 头晕耳鸣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4.70±0.67 1.77±0.35 4.89±0.66 2.70±0.64 4.81±0.66 1.97±0.26 2.37±0.10 1.25±0.11 2.20±0.08 1.37±0.13观察组 43 4.72±0.65 0.93±0.14 4.87±0.64 1.03±0.58 4.76±0.63 0.99±0.12 2.36±0.11 0.78±0.03 2.19±0.09 0.83±0.05 t 值 0.140 14.612 0.143 12.679 0.359 22.442 0.441 27.031 0.545 25.423 P 值 0.889 <0.001 0.887 <0.001 0.720 <0.001 0.660 <0.001 0.587 <0.001

2.2 视力变化

治疗前两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比较(±s)

视野灰度值(%) 出血斑面积(mm2) 血管瘤体积(μm3) 黄斑厚度(μm)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4.39±0.35 2.45±0.26 3.02±0.64 2.32±0.5818.93±2.36 15.65±3.58405.21±16.05 375.92±12.58观察组 43 4.38±0.23 1.41±0.13 3.03±0.59 1.14±0.2318.98±2.49 11.03±2.05408.28±15.98 301.25±11.68 t 值 0.157 23.461 0.075 12.401 0.096 7.344 0.889 28.524 P 值 0.876 <0.001 0.940 <0.001 0.924 <0.001 0.377 <0.001

2.3 视网膜血管血流动力学

治疗前两组CRV-EDV、CRV-PSV、OA-EDV、OA-PS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V-EDV、CRV-PSV、OA-EDV、OA-PSV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视网膜血管血流动力学比较(cm/s,±s)

表3 两组患者视网膜血管血流动力学比较(cm/s,±s)

CRV-EDV CRV-PSV OA-EDV OA-PSV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1.55±0.37 1.93±0.52 7.06±1.15 7.89±1.264.43±0.89 4.75±0.91 26.43±3.30 27.02±3.24观察组 43 1.57±0.35 2.24±0.55 7.13±1.14 8.94±1.334.45±0.86 5.23±0.94 26.32±3.36 29.47±3.25 t 值 0.258 2.686 0.283 3.758 0.106 2.406 0.153 3.501 P 值 0.797 0.009 0.778 0.002 0.916 0.018 0.897 9 0.001

2.4 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与生命质量

治疗前两组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SQOL-DV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小于对照组,SQOL-DV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与生命质量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与生命质量比较(±s)

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mm2) SQOL-DVI 评分(分)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5.62±1.33 3.32±0.73 121.88±17.46 132.55±12.39观察组 43 5.54±1.23 2.74±0.65 122.37±18.68 155.40±16.47 t 值 0.290 3.891 0.126 7.270 P 值 0.773 0.001 0.900 <0.001

3 讨论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由微血管进行性病变导致,确诊后应及时治疗,避免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11]。其轻中度级别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种类的选择应遵循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原则,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起到扩张眼底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效果较好。中医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中成药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对于观察探索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和诊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认为瞳神属肾,脏腑以先天之精为基础,肾为藏精之处,肝血赖肾精滋养。视瞻昏渺是因气血不足,清阳不升,精气不能上注于目所致,以自感视力下降,视物朦胧不清;视直如曲是由津液输布失调或毛窍血出所致。治法宜补益肝肾、升阳利窍[12]。障眼明片所含成分中:白芍养肝血,可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车前子归肝、肾经,主治目赤肿痛,有利尿通淋、清肝明目等功效;川芎归肝胆经,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党参入肺、脾经,可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甘草可补脾益气、止痛解痉;葛根与黄柏可治热病烦渴、升阳止泻;枸杞子补气益血、滋补肝肾;黄精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肾功效;黄芪可补中益气、补气升阳;菊花可清热、明目;决明子与蔓荆子可清肝火而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目暗不明等症;肉苁蓉补肾、益津,具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石菖蒲可用于痰蒙清窍、活血理气。以上药材共奏滋养肝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视功能。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指标、视网膜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小于对照组,SQOL-DVI 评分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血液黏稠淤滞、代谢紊乱等使毛细血管内皮增生与基底膜增厚,从而导致眼底血管硬化,视神经功能障碍[13]。简怀平等[14]的研究提出:2 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血糖影响使血液成分改变,从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使血-视网膜屏障受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芍中的芍药苷与芍药内酯苷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内压;车前子的车前草素与川芎嗪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末梢血管;党参多糖与石菖蒲挥发油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甘草的甘草次酸和菊花提取物可减少血管痉挛发生;葛根总黄酮能够抗凝、改善视网膜的血液循环;枸杞多糖与黄柏小檗碱可增加肝糖原储备、降低血糖;黄精多糖与黄芪多糖可增强血管血流、调节免疫、降低血糖水平;决明子的芹糖葡萄糖苷起到保护视神经的作用;蔓荆子水提取物可抑制血管通透性;肉苁蓉可调整内分泌、促进代谢。联合诸药材能够增加视网膜血管血流,降低血液黏稠程度,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障碍,抑制病情进展,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疗效较好。这与何媛等[15]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障眼明片能够减轻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改善眼底血管的血液循环,提高视力与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增殖性视物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