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我国社情民意研究的新探索
——评《大数据时代社情民意研究与应用》

2024-03-13 04:18陆杰华
西北人口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意案例时代

陆杰华

自古以来,民本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儒家更是自先秦以来就有重民、爱民、保民、养民的思想传统,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时至今日,“得民心”依然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和关键一环。毋庸置疑,民心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具象为社情民意。社情民意从本质上讲是人民利益、民心所向,既全面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客观情况,也从不同层面包含了广大民众的主观意愿。要得民心,先听民意。古有采风官摇着木舌铜铃走村串户、深入百姓家中听取民声民意的做法,今有党政机关在城市管理、政绩考评、国家立法等方面引入民意调查的成功经验,广大民众也能够依托信息技术在多种社交平台表达利益诉求、提出意见建议。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在社情民意收集渠道与范围上更加多元和广泛。河北大学社情民意研究院执行院长贾志科教授和河北省资政社情民意研究院院长梁永生长期致力于社会调查方法和社情民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期,两位作者牵头撰写出版的《大数据时代社情民意研究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一书立足于大数据时代,深入考察和细致剖析了社情民意的研究与应用,为当下乃至未来社情民意领域的研究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通观全书,作者引导读者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研究的建构历史,解析当下社情民意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撰写过程,特别是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民意研究中价值呈现、队伍建设、风险防范等关键议题,显示出作者对社情民意研究对象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概括而言,该书在三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第一,在研究视角上,一改以往系统论、信息论的传统视角,采用社会变迁、数字时代的新视角,拓宽了社情民意的研究范畴。从已有成果来看,学界对社情民意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领域,尤其偏重于调查方法的理论探讨,对社情民意研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重视不够。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群众利益诉求、意见表达及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社情民意已成为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用性价值愈加凸显。在这一背景下,该书针对社情民意调查的应用范式进行了重点探究,认为民意研究能够实现党群联系的协调统一,促进政策下达和民意上传,具有独特的联系纽带价值。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社情民意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和精准化识别,不仅可以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深刻把握社情民意研究的现实应用,拓展和丰富社情民意的研究范围,而且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为我国政府治理与改革、民主协商等研究领域提供有益启发和借鉴,有利于提升民意研究效率,并辅助进行科学决策。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该书采用案例分析法将微观研究拓宽至宏观范畴,建构起系统性的逻辑链条。尽管社情民意研究现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局限,如国内关于社情民意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对社情民意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以及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全面探究。该书从重新明晰我国社情民意的基本问题出发,借助诸多案例,对大数据时代我国社情民意研究的调查流程、现实应用等内容进行了逐步分析,并以这些个案作为宏观研究基础,详细论证了当代社情民意研究的发展趋向。尤其是在社情民意队伍建设、构成异质性和认识复杂性等关键性问题上的探究,有效弥补了微观层面研究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贯穿全书的案例分析是该书的一大特色,这些案例均为近年来极具典型的真实案例,其中不仅包含了各类优秀案例,也有失败案例,如“拖星”干部拖垮基层。正是借助这些案例,该书对具体而微小的问题加以观照,以微观研究透视宏观问题,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中把握对研究对象的剖析,为洞察民意、社会治理提供了的发展方向。

第三,在学术观点上,该书提出了许多颇具新意义且富有创见的看法。社情民意信息不仅能够获得真实民情、辅助科学决策,在预判风险、提供前瞻性视角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大数据背景模式下的现实应用同样也会存在诸多潜在问题。比如,社情民意一旦上升为网络舆情,政府的应急能力和水平势必会面临考验。对此,该书将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变动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三个阶段,并提出政府在不同时期应在主动防范、常态监控、信息公开、共同治理、善用媒体等方面对网络舆情采取相应的引导和管理方式。再比如,在探究社情民意的未来和发展趋势时,尽管政府能够凭借大数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更加精细化地治理社会,效率会大幅提升,技术治理将成为国家治理的良术,但是民意调查终究无法避免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的伦理道德问题。为此,该书提出了既要在主观方面增强伦理道德的风险防控意识,又要在客观方面完善技术支持和保障机制。可见,该书立足于大数据时代社情民意调查的实际应用,关照我国社情民意研究的既有成果和现实国情,对新形势下的民意研究形成了客观判断与理性认知,体现出对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社情民意理论体系、应用体系的学术自觉和自信。

总之,该书通过精心论证和深入剖析,及时回应了大数据时代社情民意研究路径的时代命题,为学界研究社情民意调查提供了一种全新研究范式。作者在书中展望我国未来民调发展之路时所提出的那些引申思考,是每一个关心中国社会发展的人必须直面的大问题、真问题,也必将引发我们对社情民意研究进行新的探索。

猜你喜欢
民意案例时代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