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历史公园风貌演化研究进展及趋势

2024-03-14 12:22李旭芳周向频吴怡婧翁飞帆
园林 2024年3期
关键词:层积文化景观风貌

李旭芳 周向频* 吴怡婧 翁飞帆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2.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福州 351125)

风景园林;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风貌演化;遗产价值

历史公园承载着城市文脉和集体记忆,是人地关系长期互动的结果[1],是中国近现代城乡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产价值关系城市的时空演变、社会集体记忆遗存以及公共生活的发展。城市发展从快速城镇化建设时期向物质空间生产动力减弱、信息技术兴起的后城市化存量更新时期转变,价值延续与城市更新的矛盾加深,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风貌及文化遗产价值受到严重冲击,面临风貌破碎、文脉断裂的现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保护第一、挖掘价值、有效利用、活态传承[2]。而风貌演化机制及遗产价值认知作为历史公园保护更新的前提,此前国际对于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风貌演化与遗产价值认知的关注主要针对“古迹”进行管理宪章及法则的制定[3-4],重点聚焦在基于物质层面的风貌特征识别保护。随着价值导向保护原则的提出[5],遗产价值层积认知、数字化遗产档案、遗产价值评估等方式的引入将历史公园从单体的静态物质保护转向置于更广阔的城市背景和地理环境中进行整体风貌及文化记忆的活态保护[6],为其数字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已有研究仍然存在风貌演化机制挖掘不够深入、遗产价值评估赋值主观、指标因子雷同等问题,历史公园的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二元对立局面仍然存在,亟需辨析已有研究的脉络,以探索进一步的研究路径。鉴于此,本研究从文化景观视角切入,从历史公园的风貌特征识别、演化机制,以及基于风貌所沉积的遗产价值等层面剖析其风貌演化的研究进展。以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和中国知网CNKI中2000-2023年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呈现,系统梳理与回顾等,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亟须将历史公园置于城乡遗产活态更新的背景中,从多维时空视角认知其风貌演化内在规律及遗产价值,建立完善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归纳城园作用模式,探寻协同发展的路径,为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风貌科学管控及遗产价值认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1 历史公园的概念及内涵界定

历史公园(historic park)的概念衍生于201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关于城市历史公园的文件》(Documenton Historic Urban Public Parks)[7],是对1982年《佛罗伦萨宪章》(The Florence Charter)作为古迹认定的历史园林(historic garden)的延续[8],但更强调其在城市场域中的公共属性,即城市公园的属性。近年来学者对于“历史公园”的界定主要为近代公园,时间段一般指1840-1949年,但实际上在1840年之前中国已出现了城市公园,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60年、改革开放后以及1980-2000年建立的公园按照“当代遗产”“二十世纪遗产”,概念也不断被列入历史公园,并因其历史性沉积而具有遗产属性。因此本研究中的历史公园包括自近代建造起就具有公共属性的公园、留存更早但在近代时期被改造为公园的历史园林[9],以及2000年前建造的城市公园。国外的历史公园研究在欧洲主要针对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建设的早期现代公园,也涉及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等思潮下或侵略殖民影响下建设的城市公园,早期的研究聚焦于公园的产生背景、建造风格[10],而后扩展到生态价值评估、集体记忆、风格修复等方面并不断延伸[11]。

“风貌”是源于文化学的用语,主要用于描绘人物的风采和体貌特征,其用于描述历史遗存和景观的独特风格,其文化美学意涵则是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2年发表的《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的建议》中[12]。伴随国际社会遗产保护观念不断深入,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也被引入世界遗产保护领域,为历史公园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当前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面临着历史风貌破碎、价值认知不清等严峻挑战[13-14],亟需厘清其风貌的演化机制及生成规律,并对其遗产价值进行多元认知与识别。将其风貌的形成、演化融入城市特色肌理,与城市社会环境关联互动,以推进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与活态更新的实践(图1)。

图1 历史公园风貌演化与文化景观遗产研究概况Fig.1 Overview of historical park style and feature evoluti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research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为使数据全面、可信,本研究的中文数据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英文数据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数据来源。在阅读相关文献及搜索测试后,中文文献的高级检索方式设置为“主题=历史公园OR主题=历史园林/历史园林保护/历史园林遗产OR主题=近代公园OR主题=城市公园OR主题=历史景观AND主题=遗产/遗产保护/遗产价值/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遗产”,英文文献的高级检索式设置为“TS=historic park OR TS=historic garden OR TS=morden park AND TS=heritage”,时间设定为2000-2023年,通过剔除相关性较弱的文献,最后筛选出中文有效文献519篇,英文有效文献446篇。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发文量、关键词及研究机构共现图谱、时间线图谱,其中图谱节点的大小反映出词频的大小,节点颜色的深浅表示该节点出现的时间先后,结合大量的文献阅读,明晰研究热点与方向。根据相关研究的年发文量(图2),将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风貌演化与遗产价值认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以介绍和溯源为主的初步探索阶段(2000-2010年)、中期多元丰富的平稳积淀阶段(2011-2016年)、近期构成多维视角构建的极速发展阶段(2017-2023年)[15]。可以发现,阶段的转折与相关法规的颁布休戚相关,1982年宪章中对历史园林的认定引发国际对其开始关注探索,2011年颁布《关于城市历史景观建议书》[16],将城市中的历史景观作为遗产纳入城乡规划体系中,阐明历史景观是文化和自然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所产生的历史区域,强调遗产资源及价值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动态作用,引发学者对其研究的转向,涌现大量学者对其进行多维视角的探索。

图2 2000-2023年中英文献发表量Fig.2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2020-2023)

3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历史公园风貌演化研究进展及趋势

3.1 历史公园风貌演化

3.1.1 文化景观视角引入

根据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可视化结果(图3,图4),文化景观是中外学者重点关注的切入点之一,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城市历史景观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议题,但国内重点关注其保护更新及价值认知,国外研究重点聚焦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管理、规划层面。研究尺度方面国内涉及历史园林、公共空间、历史城镇及古典园林等多个研究对象,国外更多针对城市层面的遗产、公园。国内外共同关注的文化景观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苏尔(Sauer)在地理学领域引入,而后为弥合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二元分类,在1992年召开的第1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中首次将文化景观的概念纳入世界遗产保护体系中[17],由此引发了国际上对其理解偏差引起的讨论。随着文化景观的认知、实践的不断更新,世界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与文化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概念逐渐区别开来,强调以动态、文化的视角来剖析人与自然之间的演进与互动。国内研究学者主要包括同济大学的韩锋、周向频,重庆大学的肖竞、李和平、曹珂,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ISCCL)等相关合作机构(图5)。英文文献的发文机构以美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为主的教育高校为核心辐射不同国家对此开展研究(图6)。世界范围内对文化景观遗产的研究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美国文化景观基金会(TCLF)、澳大利亚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Committee)及国家文化遗产账户(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ccount)、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等,这些组织联合国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针对文化景观遗产展开跨地域的国际合作、培训、研究,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资源及信息共享。在国内外不同院所展开国际学术会议研讨的基础之上,通过共同策划和实施研究项目、合作计划,关注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数字化研究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文化景观遗产的独特性及多样性并推动其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

图3 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Fig.3 Keywords co-occurrence map in Chinese

图4 英文关键词共现图谱Fig.4 Keywords co-occurrence map in English

图5 中文文献发文机构分析Fig.5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occurrence map in Chinese

图6 英文文献发文机构分析Fig.6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occurrence map in English

3.1.2 基于文化景观的历史公园风貌特征识别

文化景观概念的引入扩大了历史公园的遗产视野[18],将其置于持续演进的时空范畴中,更加关注动态演化过程中的文化景观特质[19]。欧洲诸国将景观保护政策与文化遗产政策、领土规划政策相联系,将文化景观视作文化资产,在地理、考古、遗产层面进行管理。英国历史景观特征描述应运而生,利用谷歌地图和遥感卫星,通过描述和绘制不同时期的景观特质地图分析景观的历史演化特征和变化[20],传统的以遗址为导向的历史景观撤回到广阔的历史环境中,增添连续性,避免历史文脉的断裂。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以及相关组织在1992年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设立以来对于文化景观的定义、分类、标准进行了激烈讨论,从CiteSpace关键词共现时序图中“文化遗产”“景观”“非物质遗产”“保护”等足以体现对文化景观的关注(图7,图8)。但在国际上对文化景观进行激烈探讨之时,国内的文化景观研究于2005年才刚刚起步,此时的研究侧重于理论层面及研究,主要参考国外相关理论并针对国内现状展开保护与利用研究,而后由韩锋[21]较早引入到遗产保护领域。历史园林作为城市文化景观遗产最早被关注是基于对古典园林的探讨,学界及城乡规划者意识到历史公园不能被孤立地视作物质遗产,需要纳入到非物质的政治、社会环境中。随后诸如周向频、肖竞等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具有公共属性的历史公园,展开对近代出现的城市公园的研究[22-23]。在理论研究层面,从园林美学、史学角度识别、挖掘城市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特征及遗产价值[24]。但相对于动态的演化分析,目前的研究依旧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更偏重于单个时间切片的分析,少有研究能够建立遗产时空模型,对其文化景观遗产资源进行动态的全面梳理[25]。

图8 英文文献关键词时间线Fig.8 Keywords timeline chart in English

3.1.3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历史公园风貌演化机制探讨

伴随《关于城市历史景观建议书》中“层积”概念的提出,历史公园作为文化遗产特质在特定的范围内随时间不断叠加、沉淀的动态遗产,需要关注其整体风貌的动态演变[26]。针对城市及乡村风貌演化已有学者开始展开相关研究,有针对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景观风貌演化特征及内在驱动的探索[27],有借助ArcGIS等空间分析工具对时空风貌演变机制的梳理[28-29],提出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风貌变迁及重心偏移与军事活动、宗教发展、社会文化活动关系密切。此外有学者针对城市活态遗产保护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探讨历史风貌保护与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30]。但以上城市或园林景观风貌感知与评估的研究大多以风貌保护为目的,针对城市风貌生成机制的研究,对历史公园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历史公园与近现代城市社会共同发展变迁,参与城市风貌的塑造,其自身长期演化的风貌要素积淀成遗产特征,代表了时代与地域的造园特色与精神内涵。探究其文化景观风貌演化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内生动力、外源动力及自然驱动力等各种因素,各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但由于缺乏对公园风貌特征形成和演变机制的内在研究,导致无法把握风貌发展方向,许多风貌保护措施因缺乏针对性而导致特色的弱化。

3.2 历史公园遗产价值

3.2.1 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及评估是保护的基础和前提,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文化景观遗产纳入《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31]、《佛罗伦萨宪章》和《公约》等国际准则指导下,英国、美国、苏格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展开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及标准。而后国际权威话语体系下对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完整性、原真性的建构树立了半个世纪的遗产价值理念[32]。在遗产认知方面,基于价值导向的遗产保护已经开始主导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遗产的研究,其价值认知涉及考古学、人类学、建筑学、艺术学等多元学科[33],有助于全面理解文化景观的多层次性质。在价值阐释及体系构建方面,由于中国的文化特质与国外存在差异,因此进一步的体系构建尚无统一的标准,但都致力于建立涵盖历史、社会、人文、艺术以及公众参与在内的更完善的体系框架。此前普遍认同的有《公约》中阐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但此分类过于笼统,并不能体现历史公园的特殊性及地域性,还需针对性地提出更契合其二十世纪遗产独特价值的标准。

国内对于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的探讨主要基于国家政策及学术研究。国家政策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关于实施中华传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立法体系都推动了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向。学术研究方面,目前大部分的研究将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要素主要解析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评价的标准涉及景观遗产要素的完整性、延续性、原真性等[34-36](表1),根据遗产价值特性将其遗产价值构成分为本底价值、直接应用价值和衍生间接价值[37],但此种分类认知与现代城市公园的评价体系并无相差,忽略了历史公园与古典园林、现代公园的迥异,因此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可供广泛参考和使用的价值认知体系。

表1 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构成体系Tab.1 Heritage value component system for historic park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此外,已有的价值认知更多基于对现状层面的研究,但历史公园作为动态演变的活态遗产,不同层积的历史价值也不尽相同。有学者开始关注历史公园的层积遗产价值,刘祎绯[38]根据城市研究中的“地标—基质”提出了“层积—锚固”理论,应用于历史公园的研究,即将不同层积切片的公园基底风貌视为“固”,衍生出的历史文化景观遗产视作“锚”,基于不同层积的持续演进分析其价值关联。基于此,有学者按照朝代更迭对其进行分层[39],也有按照遗产本体的发展脉络进行解译[40],为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遗产演化中的历时性层积价值研究提供了思路,但受限于史料及历史地图的稀缺,更微观层面的研究有待挖掘。

3.2.2 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遗产活态更新利用

对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遗产风貌演化及遗产价值认知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性保护及更新,以缓解城市更新对遗产价值延续带来的冲击,反之,历史公园的活态遗产更新是存量时代背景下对其文化景观风貌及遗产价值研究的实践性衔接。国内外对历史公园的遗产保护与更新经历了从静态的单体保护到达成整体活态保护的共识,区别于建筑及古典园林遗产,历史公园遗产具有更高的公共属性,是城市公共生活变迁的见证,需要统筹兼顾城市、公园、市民三者的关系进行保护更新。目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研究模式:其一,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在对遗产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记录、保护和恢复景观遗产,包括激光扫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能够精准识别历史公园动态演进中文化景观风貌的要素特征,以提高遗产保护的效率和精度[41],杨晨、韩锋等学者利用三维点云、激光点云等技术对遗产信息及空间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确立历史公园保护和更新中监测、管控、建设等环节的分级实施强度,从而确定决策者、管理方、设计方、建造方等治理主体的参与方式、介入程度和合作模式,在制度层面结合自然基底、历史层积和当代需求提出制度层面的措施[42]。其二,将历史公园遗产的研究范畴延伸到周边环境、遗产旅游、城乡规划的范畴中[43],基于当代的情感、功能认知需求,将历史公园的遗产资源与时代精神接轨,转化为遗产活化再生的路径。周向频等[44]以近代公园为载体,从公众视角提出修复更新原有历史风貌时需要保证景观的可逆性等。

3.3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历史公园风貌演化研究方法转向

3.3.1 定性向定量转变

对于历史公园的研究,早期以历史文献为主的定性描述为主,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计量史学、空间句法、谱系学等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等数字技术的介入体现了定量研究的趋势。在遗产价值评估方面,在对历史公园遗产价值评估中,针对公园的现状评估常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构建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遗产评估体系,确定各评估因子,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赋值,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评估结果,为遗产保护提供基础。但是研究发现,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之间的相互比较,然后用特征向量计算综合权重,容易存在前后的误差,而且现有的对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遗产评估体系存在指标因子雷同、赋值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结合历史公园的特殊性讨论出更适宜的评估体系。

3.3.2 静态向层积转变

在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风貌演化研究中,时空分层的动态模式成为新的研究趋势,层积性的方法为时空维度下的风貌演化特征识别及遗产价值评估提供参考。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历史性城镇景观(HUL)的概念与方法,主张建立一种整体、动态的历史景观保护观念,应用于包括历史公园在内的不同尺度城市景观遗产的认知与保护实践中[45]。强调文化景观遗产在历史层积中的演进过程,将其与价值内涵一并置入更宏观的历史背景中,在景观表征与价值内涵中寻求动态关联。HUL方法包含6个关键步骤及4个实施工具,为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风貌演变提供了从资源勘测—公众参与—价值认知—建立框架的研究机制[46-47],成为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风貌演化研究的新方法,正在被关注。

在层积遗产价值评估中,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景观特征评估方法(LCA)和历史景观特征评估体系(HLC)对于历史公园的遗产价值评估有重要借鉴意义,国内对LCA、HLC等体系已有较充足的认识和一定的应用。此外,借鉴英格兰对土地利用模式、历史景观特征进行描述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层积遗产价值(HLA)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48],以历史层积深度和历史景观丰富度为核心建立遗产评价体系,以时间的纵向维度结合全域历史风貌解译每个历史时期的风景特质。其旨在建立一种具有时间深度的评价体系,运用ArcGIS将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进行空间解译,得出区域面积及遗产要素面积,计算不同层积切片的历史遗产价值,进而对多重历史层进行加权处理,得出层积遗产价值。已有学者运用此方法对历史古城的层积遗产价值进行了评估,但在历史公园中的研究几乎未有。另外,此方法需要不同时期的详细地图,但目前针对历史地图的数据库有限,对于了解近代公园历史地图的详细程度不足,造成研究的阻碍。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0-2023年中英文文献的可视化梳理及重点文献剖析发现,对于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历史公园风貌演化研究存在以下趋势:(1)相关法规政策的颁发引导研究动向。从发文量及相关研究关注度来看,相关重要法规的颁布对研究阶段的转折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政策的驱使及城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正处于急速发展阶段,研究方向存在以文化景观、遗产价值、城市文化为切入点的共性。但由于中外文化背景及面临社会问题的不同,研究侧重点也存在差异,国外建立了相对更完善的筛查、保护、评估体系,更注重自下而上的公众社区参与来对其进行保护更新,国内更关注传统文化基地与本土文化的延续,注重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和制约。(2)研究内容从静态的物质层面转向动态的价值层面。研究内容上呈现多元化交叉,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风貌的演化机制、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评估,以及基于此的历史公园遗产活态更新利用。研究内容呈现从关注单体遗产本体到关注动态的层积演变过程并将价值评估作为认知和后续研究的基础,从“物质性”层面向“基于价值”层面转变,研究范围随之扩展到更广泛的周边环境及城乡背景。(3)研究方法由定性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层积性研究。由传统的考古文献等主观定性分析向景观数字技术、地理信息空间解译、三维空间复原等更具可视化、定量化的多元学科发展。城市历史景观(HUL)、层次分析法(AHP)、层积遗产价值评估(HLA)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方法,但是对于历史公园持续演进中的价值认知和风貌演化机制的深层探索尚浅。

4.2 研究局限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尚存在一些局限性:(1)研究内容的偏向性,由于历史公园与历史园林的概念及范围有相互交叉的地方,导致学者的实证研究更关注对于传统古典园林的研究,对于近代兴起、承载一个世纪城市集体记忆的历史公园关注度较低。(2)历史公园风貌和遗产特征的形成过程更为复杂,构成更为多样,需要结合多种内外部影响因素来进行遗产价值的判断。目前虽然已有研究在探讨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风貌的演化,但大部分研究重点在于对动态“层积”视角下的风貌特征,而对其动态的演化模式及演变机制的探讨不足。(3)遗产价值认知及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已有研究对遗产价值的认知多停留在对传统遗迹的评估框架之下,对历史公园的适配度难以掌握,存在指标因子及价值分类过于雷同僵化,缺乏针对历史公园特殊遗产价值挖掘的评估体系。

4.3 研究展望

历史公园是城乡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景观的风貌演化及遗产价值认知对于城乡历史文脉的赓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以下研究展望:(1)多重视角认知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从建成遗产、二十世纪遗产、城市遗产等多维视角对历史公园的遗产价值进行认知,建立具有普适性和特殊性的遗产价值分类评估体系,为动态发展中的历史公园提供更新利用的参考。(2)在研究方法上与数字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联动,建立更完善的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遗产数据信息库,完善古地图的空间解译程序,为历史公园的风貌演化机制研究提供更详实的资料。(3)未来可通过对重要城市的历史公园风貌普查,采用空间图景解译等方法对其进行分层,继而从内外因素作用力分析、作用力模式归纳、作用规律,探讨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风貌的演化模式以及导致风貌形成和演化的各个作用力具有的关联性和规律。(4)将历史公园的学术研究与更新实践有效衔接,置于城乡活态遗产的保护更新范畴中,弥合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实现历史公园从风貌演化—规律探索—价值认知—活化更新的保护体系,为其当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注:文内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层积文化景观风貌
低温层积对3种椴树属植物种子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包裹的一切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