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激发粤东西北内生动力

2024-03-18 15:47麦婉华
小康 2024年8期
关键词:粤西粤北粤东

麦婉华

粤东西北各市2023年经济发展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一直以来困扰广东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正在逐步改善。广东通过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积极对接对口帮扶协作等方式,激发粤东西北地区内生动力,加快补齐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推进高质量发展。

早前,粤东粤西粤北12市2023年经济数据陆续出炉。揭阳、梅州、汕尾3市经济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分别为7.5%、6.5%、5.0%。其中,揭陽、梅州经济增速位居全省前两位。

2023年,茂名、湛江、汕头3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分别是3987.22亿元、3793.59亿元、3158.32亿元。揭阳、清远两市GDP超过2000亿元,分别是2445.03亿元、2120.19亿元。而梅州、茂名、清远、韶关、阳江、汕尾、云浮等7市全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前三季度,呈现逐季向好的态势。

数据可见,粤东西北各市2023年经济发展呈现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一直以来困扰广东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正在逐步改善。这得益于从去年开始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正以此为重要抓手,通过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积极对接对口帮扶协作等方式,激发粤东西北地区内生动力,加快补齐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新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广东明确提出要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积极探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和模式。

近年来,广东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加快珠三角产业转移到粤东西北的步伐。早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作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主文件,《若干措施》提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高标准建设一批产业承接载体、引导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强化要素资源支撑、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21条政策举措,与14个省级配套文件、15个市级实施方案,为新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搭起了政策框架、夯实了制度基础。

具体来讲,《若干措施》提出,拓展多种形式的跨区域产业合作。支持非对口帮扶协作关系的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模式,按照协商自愿、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市、县和园区等多层次共建关系,引导更多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各类共建园区、“产业飞地”、转移项目产生的收益,共建双方可以按规定以适当方式分享。

《若干措施》还提到,根据“核”、“带”、“区”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指导粤东粤西粤北各市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明确重点承接产业、制定重点承接产业引导目录、建立产业转移重点项目库。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大力引进强链扩链型、集群配套型、龙头基地型项目,实现集群化、集聚化发展。

广东还特别鼓励珠三角企业将生产制造环节、新产品线转移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推动珠三角地区临港重化、海工装备等产业向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有序转移;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在满足政策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基础上,有序承接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资源精深加工、安全应急与环保、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推动老工业城市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支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加快振兴发展。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承接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移,谋划建设大型加工贸易制造基地。

对粤东西北市县两级横向帮扶全覆盖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发展的突出短板,主要表现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针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的情况,广东深化对口帮扶协作,支持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市依托对口帮扶协作关系。省内深化拓展帮扶协作,建立纵向支持、横向帮扶、内部协作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45个县(市)帮扶协作全覆盖,做好惠州、江门、肇庆市12个县(市)的帮扶工作。

珠三角在粤东西北各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范围内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帮扶方主要负责合作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引资,被帮扶方主要负责土地供应、社会管理、配套服务。合作园区内产生的税收收入市县留成部分,符合条件的由共建双方商定在一定时间内留存园区用于发展,期限届满后可以适当方式分享。

记者从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得知,广东已建立帮扶协作新机制,实现对粤东粤西粤北市县两级横向帮扶全覆盖,并成功举办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同时,广东实施“大平台”提级赋能行动,高标准打造一批“万亩千亿”园区载体,加快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省产业园新增2个、基本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县域全覆盖,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601万亩,实施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近7000亩,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腾出新空间。

交通也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023年,粤东西北交通建设有了新进展。据悉,时速350公里的广汕汕高铁开通运营,广州到汕头缩短至1.5小时左右,粤东地区加速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新的一年,广东正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区域互联互通,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办事标准、流程、时效与珠三角地区接轨趋同。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

铁路方面,广东开工建设漳汕、合湛高铁和西丽高铁枢纽、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等项目,建成梅龙高铁、新白广城际铁路等,推进广清永高铁前期工作,加快广湛、深江、珠肇、深南、梅武等高铁和粤东城际、南珠(中)城际、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建设。

水利航道方面,广东推进全省水网建设,加快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和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二期建设,规划建设雷州半岛输水储水网络,开工建设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加快西江肇庆、云浮和北江韶关、清远等港区内河码头建设。

编辑/余弘阳

猜你喜欢
粤西粤北粤东
粤西出土唐许夫人及冯氏墓志相关史事考略
350人参会!恒兴虾苗在粤西再次火爆,为何深受养户青睐?
粤北龙船歌研究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粤西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
粤东剧界演变发展及其戏剧史意义
粤北采茶戏的保护策略研究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中控签约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