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呼吸训练对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及快速康复的作用

2024-03-19 10:04张清云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4期
关键词:血气胸腔镜肺癌

张清云 徐 刚

[1.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肺外二病区,山东 济南,250117;2.齐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山东 德州,251199]

肺癌是临床常见、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临床广泛开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其效果并不亚于传统开胸手术[1]。但术后由于患者肺活量降低、呼吸肌力下降、呼吸道痰液增多等原因,极容易导致患者肺功能降低,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恢复时间。患者在治疗期间多会因以上原因引起负性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逐渐丧失自我照护能力;同时因为呼吸肌功能障碍,肺功能持续下降,持续影响生活[2-3]。因此临床多采用生活指导、呼吸训练等方式进行干预,以期提高呼吸功能,促进预后。六字诀呼吸训练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的传统健身术,通过六种特殊的发音配合简单的形态动作,可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此种呼吸训练方式能锻炼肺呼吸耐力,同时让患者对呼吸训练有正确认知,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促进预后[5]。鉴于此,本研究对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患者开展六字诀呼吸训练,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4月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收治的86例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5.85±4.27)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3.48±1.23)年;肿瘤分期:Ⅰ期28例,Ⅱ期15例。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3.48±4.28)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3.52±1.24)年;肿瘤分期:Ⅰ期26例,Ⅱ期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6]中关于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经CT或MRI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肿瘤分期为I~Ⅱ期;②具有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指征;③卡氏评分≥60分;④预计术后生存期在6个月以上。

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者;②各种原因导致中转开胸者;③胸腔镜治疗禁忌证者;④合并肝肾功能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⑤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⑥合并精神疾病者;⑦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对痰不易咳出者,通过雾化稀释以促进痰液排出。做好术后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时观察引流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此外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即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吸气与呼气比在1:2或1:3,尽量深呼吸慢呼,呼气时间控制在4~6 s为宜,练习3~4次/d,10~20 min/次;腹式呼吸:可仰卧位或坐位,将手放在腹部肚脐位置,自然呼吸后吸气,最大限度向外扩张腹部,促使鼓起,而胸部保持不动,坚持10~15 min,再徐徐呼出,最大限度向内收缩腹部,练习2~3次/d,10~15 min/次。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六字诀呼吸训练。方法如下:六字诀呼吸训练包括预备式-起式-嘘、呵、呼、呬、吹、嘻-收式这几个步骤。可由专业人员录制六字诀呼吸操,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通过病房电视机观看视频,可在病房内与患者一同观看视频,通过边观察边讲解、示范的方式向患者说明动作要点,并指导患者进行六字诀呼吸训练,直至其掌握。术后第1天可先在床上进行训练,简化起式与收式,待患者可下床后,指导其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放松全身,采用顺式腹式,吸无意,呼无意,深呼吸后呼气时念字吐音,“嘘”字诀:两手放于腰间,向左旋转腰部,伸出右手向前伸,念“嘘”字,然后手收回后,再向右转,伸出左手念“嘘”字;呵”字诀: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心自小腹向上至两乳之间时向外翻,上举至眼部,念呵字,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按原循序返回,自然垂落两侧,再进行第二次吐字;“呼”字诀:将手放置于腹前10 cm的位置,缓慢蹲下,两手呈圆形,念呼字,然后起身恢复站姿;呬”字诀:两手抬至乳腺位置后立掌夹肘,仰头缩颈使劲往后顶,双手向前慢慢往前推,口说“呬”字,然后掌心向里,恢复站姿;“吹”字诀:双手向后伸展画弧形放置腰部,缓慢下蹲,念吹字,两手屈肘向前,虎口相对,逐渐起身恢复站姿;“嘻”字诀:呼吸念嘻字,两手作捧物状自然抬起至胸前后,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向上举过头部,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并以意引气至足四趾端。每个字重复六次,早晚各练3遍。持续练习7 d。

1.4 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测试仪检测患者肺功能,包括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②血气指标:观察两组干预前后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③炎症因子:于干预前后采集两组空腹肘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处理,离心半径10 cm,离心时间10 min,取得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观察干预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方差齐时且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结果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所升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PEF(%)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431.13±0.321.55±0.24*1.86±0.322.56±0.24*45.15±2.1560.55±3.52*41.26±3.8251.92±3.82*对照组431.12±0.331.32±0.25*1.87±0.572.45±0.27*45.78±3.7853.88±4.21*41.49±4.6247.23±4.94*t 0.143 4.3520.100 1.9960.950 7.9700.251 4.924 P 0.887<0.0010.920<0.0010.345<0.0010.802<0.001组别例数FEV1(L)FVC(L)FEV1/FVC

2.2 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气指标PaO2及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CO2均较治疗前降低,PaO2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1 mm Hg≈0.133 kPa。

PaO2(mm Hg)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360.58±3.5842.15±2.52*55.62±2.5286.79±4.26*观察组4360.78±4.2346.85±3.25*54.48±3.4981.72±5.13*t 0.237 7.4941.736 4.985 P 0.814<0.0010.086<0.001 PaCO2(mm Hg)组别例数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炎症因子IL-10、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所降低,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220万肺癌新发病例和180万肺癌相关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癌症病例总数的11.4%和癌症死亡总人数的18.0%[7-8]。在肺癌病灶切除中应用胸腔镜手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好,已成为早期肺癌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但手术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通气,可对膈肌功能造成直接影响,造成主动收缩能力降低,使得术后血性、脓性分泌物排出困难,加之术后疼痛影响等,会对患者肺功能产生影响,延迟其恢复时间,增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9]。因此采取积极恢复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肺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3.1 对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针对一些肺功能疾病临床多采用呼吸训练,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呼吸功能训练能促进肺泡压力排出,对呼吸机功能进行调节,避免小气道陷闭现象发生,利于增强气体交换,促进肺功能恢复[10-11]。本研究对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患者开展六字诀呼吸训练,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且血清指标PaO2及PaCO2也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患者开展六字诀呼吸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其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由于传统的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训练方式多作为辅助锻炼方式,其单独训练效果并不明显。而六字诀呼吸训练是中国传统气功的代表之一,强调“调息、调身、调心”,其应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是基于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一种呼吸训练方式[12]。明·龚居中《红炉点雪》中指出:“呵则通于心,去心家一切热气;嘘则通于肝,去肝经一切热聚之气;吹则通于肾,去肾中一切虚热之气;呬则通于肺,去肺家一切积气;呼则通于脾,去脾家一切浊气;嘻则通于胆,去胆中一切客热之气”。可见六字诀对脏腑功能改善的作用机理。通过“嘘、呵、呼、呬、吹、嘻”特定的六字呼吸法,对机体气息进行调整,其中嘘字有“嘘以散滞”“嘘去痰积”的作用,可调动肝脏中气机,助肝疏泄;呵字则呵去烦满,调动心脏之气机,使心气下行;呼字则对于脾,能调动脾脏气机,发挥补益肺气、培土生金的作用;呬字则对于肺脏,能调动肺脏之气机,可将肺气,对宣发和肃降气机进行调节;吹字则有利于肾气提升,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嘻字则能调动三焦气机[13]。因此,在肺癌患者术后指导其进行六字呼吸训练,能对其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功能进行调节,不仅对其脏腑经络气血进行调节,还增强呼气肌和吸气肌耐力,从而对其肺功能和血气指标进行改善,缓解呼吸功能困难症状。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TNF-α(ng/L)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4335.85±2.5216.78±3.21*30.68±3.5121.82±5.21*39.62±10.4819.73±8.42*对照组4336.02±2.1926.79±2.13*30.79±3.4226.82±6.15*38.92±12.1528.59±9.42*t 0.334 17.0380.147 4.0670.286 4.598 P 0.739<0.0010.883<0.0010.775<0.001组别例数IL-10(U/mL)IL-8(nmol/mL)

3.2 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本组干预后观察组炎症因子IL-10、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患者开展六字诀呼吸训练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这是由于六字诀呼吸训练以“嘘、呵、呼、呬、吹、嘻”为口诀,在配合肢体动作辅助,可以达到加强逆腹式呼吸的效果,使得呼吸肌肌力增强,促使小气道分泌物转向中央大气道流动,增强患者咳嗽、咳痰能力,从而促进分泌物的排出,从而起到缓解阻塞情况,进而减轻肺不张症状,降低肺内压力,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作用,进而维持全身气机平衡[14]。

综上所述,对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患者开展六字诀呼吸训练有利于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改善术后肺功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术后预后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血气胸腔镜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