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融媒体中心记者应对策略研究

2024-03-20 14:24
记者摇篮 2024年1期
关键词:受众中心时代

杨 锐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解析

从古代文明之初的“结绳记事”,到发明文字之后的“文以载道”,再到当前科技支撑的“数据建模”,信息的承载从过去的“语言”到后来的“文字”,再到现在的“数据”,无不体现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当前这个信息量巨大的时代里,大数据作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符号化表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运用,成为21世纪继物联网之后的又一次具有颠覆性价值的技术变革,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二、大数据技术对融媒体中心记者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的横空出世大大提升了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以及应用数据的速度和效率,为推动人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媒体作为引导社会舆论、促进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在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媒体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决定了其社会职能发挥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只有当媒体具备足够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才能真正发挥出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融媒体中心是新媒体时代我国传统媒体行业与时俱进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但随着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融媒体中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呈下降趋势,甚至很多年轻人从没听说过“融媒体中心”,就更不会了解融媒体中心的作用与职能。在这个品牌效应在市场营销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背景下,只有不断提升融媒体中心的新闻产品质量,才能打造独一无二的新闻品牌,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认知甚至熟知。融媒体中心记者是一线工作人员,他们所采集到的新闻素材对最终的新闻产品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融媒体中心记者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性影响,同时也有一些消极性影响。

1.为新闻素材采集拓展了渠道

采集新闻素材是融媒体中心记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集素材主要依赖于现场采集,所以他们很大一部分工作时间都消耗在了交通上。一对一采访或者民间走访是记者最常用的方法,这样虽然有利于采集到最真实的信息,但采集效率不尽如人意,一条专访报道的问世往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真实性、新鲜性与时效性是新闻三要素,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谁能更快地将新闻信息发布出去,谁就能赢得主动权。与新媒体相比,虽然融媒体中心综合实力更强,但如果不能“快人一步”发布新闻信息,就会降低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与新鲜性,最终将失去受众的支持。新媒体平台之所以拥有更为丰富的新闻素材采集与传播渠道,主要是应用了大数据技术。为此,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拓展融媒体中心记者采集新闻素材渠道,成为他们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保证新闻信息时效性与新鲜性的必然选择。可以认为,大数据技术为融媒体中心记者采集新闻素材拓展了渠道。

2.为新闻报道多维化传播创造了条件

过去,融媒体中心获得信息数据往往要靠新闻记者,因为数据的来源与传播途径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影响了受众对媒体的满意度与认可度。在大数据时代,媒体数据来源与传播途径得到了丰富,已经不再只是依托于单一的数据采集与传播渠道,而是开辟了多维化、交互式的传播渠道,所以媒体对信息数据的采集往往更加详尽。当然,媒体将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数据加工成新闻产品,这些新闻产品内容通常也更富有多样性,更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满足受众需求是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赢得受众支持的基础,更加广泛的新闻内容覆盖率也在无形之中大大提升了新闻内容的实际到达率。

知晓受众阅读习惯和阅读偏爱更有利于指导媒体新闻采集与新闻生产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融媒体中心记者而言,如果能掌握受众的偏好,他们就可以有效预测一项新闻内容通过哪些传播渠道进行组合传播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受众主要通过眼睛、耳朵等接收新闻信息,科学表明,调动全身的感官系统去学习知识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融媒体中心记者可以利用人体生理特点,打破单一的新闻报道传播局限性,将文字、视频、音频等形态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多维呈现,并借助于互联网、电视、无线广播、报刊等平台传播新闻信息,丰富新闻内容和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这样才能让新闻报道的辐射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

3.弱化了记者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

时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解放劳动力,使人力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被弱化。尤其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更是在加速人类发展的同时显著降低了人力资源的使用率。不可否认,人力资源的解放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但如果过于依赖科技就很容易让人变得懒惰。在大数据时代,“勤跑才能出新闻”的观点似乎已经过时,新闻记者仅需要简简单单敲动手指就可以获得海量新闻素材,这种“守株待兔”式的工作方式减轻了记者的工作负担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也弱化了记者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会逐渐消磨新闻记者的斗志与激情。

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但如果遇到问题总是想着用科技来解决而忽视对自我的提升,就很容易走进误区。自媒体让很多普通群众成为“业余记者”,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一部分人为了博眼球、吸引粉丝,会选择发布一些虚假信息,误导公众舆论,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埋下隐患。甚至一些专业记者为了抢先发布新闻信息,也会忽视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考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大数据技术带给媒体以及媒体从业人员的不仅是很多的机遇,同时也有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如何才能在把握好发展机遇的同时,降低大数据技术对媒体行业的负面影响是所有媒体从业人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融媒体中心记者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策略

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技术既为融媒体中心记者带来了发展机遇,又让他们直面发展困境与挑战,但从整体上来讲,大数据带给记者的机遇要大于挑战。新闻信息传播需要载体,不同的载体往往具有不同的信息传播效率和效果。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电视以及无线广播是新闻信息的主要传播载体,但这些传统媒体“先天不足”,在信息传播效率方面远不如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不仅继承了互联网的很多强大功能,更是融合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在为受众呈现多样化、多元化新闻产品的同时,也优化了人机交互功能,为媒体从业人员与普通受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扫除了障碍。新闻记者就像一个个“嗅探”,他们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不断挖掘新闻素材,但走街串巷这种新闻采集方式却不再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主流方式。为了深度挖掘某些新闻素材,新闻记者很多时候都不得不选择跟踪报道的方式。而在大数据时代,“一键获取”新闻素材似乎不再是梦想,融媒体中心记者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大量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并进行整理,就可能生产出一份还说得过去的新闻报道。但这些看似简化了记者工作内容,却实际上“暗藏杀机”,很可能会禁锢融媒体中心记者的思想和创新,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融媒体中心记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培养“以学养能”意识

现代传媒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势,提高“硬实力”与“软实力”是提高媒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打造一支现代化高质量记者队伍对促进融媒体中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能力的提升有多种途径,但学习知识是能力提升的基础。作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他们应该培养“以学养能”的意识和观念。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的新知识,虽然要求融媒体中心记者把所有的新知识都掌握并不现实,但了解并学习一些重要的新知识不仅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还可以激发新闻编采的灵感。那些优秀的新闻记者总是很容易地与被采访者拉近距离,并采访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新闻记者要有大局观、全局观,而这些与他们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大数据技术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很多领域,媒体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主体,也应该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把大数据技术当成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融媒体中心记者更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学习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不仅如此,融媒体中心也要做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掀起学习的热潮,鼓励员工学习知识和技能。只有不断激发融媒体中心记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才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中,自身的能力与职业素养才能稳步提升,从而在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的同时为融媒体中心创造更多的效益。

2.学习大数据技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战胜敌人,首先应该全面而细致地了解对方的情况,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弱点,做到一击必杀。大数据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可以说,如果没有大数据技术作为基础,很多行业不会发展到现今的水平。为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挑战,融媒体中心记者也应该深入学习大数据技术,分析大数据的优势与特点,并了解大数据技术对现代媒体发展的影响,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能力与意识紧跟时代潮流,所生产出的新闻产品才更符合现代受众的需求。就像互联网一样,大数据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好大数据技术能大大减轻融媒体中心记者的工作压力,同时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做到事半功倍。当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工作,如分析受众阅读偏好、收集反馈信息、绘制信息传播图谱等。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其在媒体行业的应用范围必然会越来越广阔。所以,深入学习大数据技术不仅有利于融媒体中心记者做好当前的工作,而且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当然,为了深入学习大数据技术,融媒体中心记者首先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等线上学习资源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初步了解,并利用bilibili等网站资源进行针对性学习,进一步掌握大数据技术的有关知识;其次,融媒体中心记者要保持求知的热情,遇到问题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教。实际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能促进人的成长。

3.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在大数据时代,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数据信息其实潜藏着非常大的价值。但要想发挥出其价值,就必须知道这些数据信息的特点和规律,这样才能加以利用。融媒体中心在新闻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加强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与应用对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融媒体中心记者并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角色,他们需要凭借自己的努力与能力为媒体采集高质量新闻素材。实践不仅能帮助融媒体中心记者积累宝贵经验,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技术,“熟能生巧”,很多技术都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应用才能被真正地掌握。当前,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电子商务等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应用形态,而民众在使用这些应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数据。利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的有效管理、高效处理、快速分析以及合理优化,然后再将分析结果以更清晰明了的形式反馈给使用者,这无疑会给他们创造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融媒体中心记者要把握好每一次实践的机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全新的采编道路,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学以致用并不是一句口号,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一名优秀融媒体中心记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总而言之,融媒体中心记者要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大胆尝试与创新实践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这样才能将大数据技术发展成为攻坚克难的利器。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融媒体中心记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为他们创造了发展机遇,同时也让其面临着某些发展困境。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融媒体中心记者应当培养“以学养能”的意识,并深入学习大数据技术,将大数据技术当成自己未来发展的必备工具,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创新实践来打破发展瓶颈,既要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综合素养,同时也要为受众提供更多优质新闻产品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受众中心时代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